摘要:金秋九月,岁物丰成。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国网绥德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身影正活跃在乡村一线,集中开展秋季安全用电大检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养殖车间与非遗工坊,为秋收农忙、特色产业以及剪纸、石雕等非遗传承保驾护航,以可靠的电力支撑,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
金秋九月,岁物丰成。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国网绥德县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的身影正活跃在乡村一线,集中开展秋季安全用电大检查。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养殖车间与非遗工坊,为秋收农忙、特色产业以及剪纸、石雕等非遗传承保驾护航,以可靠的电力支撑,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
电力保障,肉牛养殖“畜”势勃发
电力护航畜牧业
服务队首先来到位于四十里铺镇马兴庄村的兴牧源牧业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榆林市南六县地区的肉牛养殖重点,采用“养殖+生产+加工”一体化模式,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有效带动了周边就业和周边乡村玉米、秸秆等农产品的消化。
企业负责人马腾飞表示,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程对电依赖极高。“从饲料加工到日常饮水秋冬季自动加热系统,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我们月用电量很大,供电公司的服务非常到位。”他特别提到,服务队不仅保障用电安全,还主动介绍分时电价政策,指导他们通过调整大功率设备运行时间来节约成本。服务队此次对企业内部线路和设备进行了全面排查,并用无人机巡检了外部供电线路,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可靠电力,雕琢千年石艺新篇章
在四十里铺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德石雕的代表性传承人鲍武文,对前来进行秋季用电检查的服务队队员连声道谢。他的传习基地兼具技艺教学、文化展示和产品生产功能,年加工各类石雕作品超5000件。
“现在雕刻的精度要求高,从大型原料吊装切割到精细雕刻,再到产品烘干,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稳定电力。”鲍武文介绍说。
绥德公司将该基地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了专属档案。此次检查中,队员利用无人机和万用表对内外线路、车间用电设备进行了细致排查,帮助该企业更换了老化部件,确保供电万无一失。可靠的电力让这位传承人能更安心地致力于技艺传承与产业发展。
贴心服务,“剪”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服务队来到四十里铺镇钱凯老师的绥德剪纸传习馆。作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市级非遗传承人,钱凯每年要接待数千名海内外学员,并通过直播等方式推广剪纸艺术。
“现在的剪纸创作和过去大不一样了,从设计、装裱到线上直播,每个环节都要用电。”钱凯老师一边创作一边感慨。他回忆以前,服务队甚至曾专门为他的直播间布线,优化用电方案。此次队员检查了传习馆的窑洞、工作区和直播间的用电线路,更换了老化开关,并讲解了安全用电知识。服务队队员马雄峰表示,守护好剪纸这样的文化名片是他们的责任,要当好非遗传承路上的“电保姆”。
这一系列的走访服务是绥德公司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缩影。通过党员服务队的先锋作用,建立了“一对一”的常态化服务机制,将贴心电力服务延伸至乡村产业的最前沿。下一步,国网绥德县供电公司将继续创新服务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薛海英 续彬莉)
责编:张颖
编辑:李晴
来源:陕西时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