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导语:广汽和华为深度合作,全新品牌启境出世,这个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首款新车将于2026年推出。令人关注的是,广汽能否借着全新品牌走出低谷,以及华为在鸿蒙智行不再扩容之后如何与整车企业开展新的合作关系?】
【导语:广汽和华为深度合作,全新品牌启境出世,这个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首款新车将于2026年推出。令人关注的是,广汽能否借着全新品牌走出低谷,以及华为在鸿蒙智行不再扩容之后如何与整车企业开展新的合作关系?】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与鸿蒙智行的“五界”不同,广汽与华为打造的新品牌名字并不带有“界”字。
9月19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以及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共同宣布了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启境”的诞生。
作为一个华为全面赋能的全新汽车品牌,启境将融合华为乾崑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用户生态和品牌营销方面的能力,结合广汽在三电技术与整车制造领域的经验,力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其实,广汽集团曾经在2023年3月27日以全票通过决议,终止与华为的智选车合作模式。这次广汽寻求和华为的深入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随之,刘嘉铭被任命为“启境”品牌首席执行官(CEO),全面负责品牌战略、产品规划、市场拓展和运营管理等工作。
刘嘉铭长期在广汽丰田、广汽集团工作,拥有超过25年汽车行业经验,涵盖汽车销售、产品规划、投资战略以及技术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广汽丰田期间曾主导汉兰达、凯美瑞等明星产品的企划工作,并在销售领域推行“构造改革”。刘嘉铭具备跨领域工作及系统化经验,并善于在跨文化环境中资源整合。
广汽为什么吃回头草?
通过打造传祺、埃安以及昊铂,广汽自主品牌一度表现亮眼。尤其是被广汽寄予厚望的埃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曾经风光无限。
2023年,埃安全年销量49.9万台,平均单月销量超过4万。但到了2024年,埃安销量同比下滑21.2%至37.5万辆;而2025年1-8月,销量进一步下降17.3%至15. 4万辆。埃安销量波动与B端网约车市场密不可分,随着不少城市的网约车市场饱和,支持埃安销量增长的动力已然不在。而前期的网约车定位,让埃安难以打开C端市场,再加上无论是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些传统车企,还是零跑、小鹏等,都对埃安的销量造成了不小的分流,埃安陷入困境也就不足为奇。至于作为燃油车品牌的传祺,表现也平平无奇,今年1-8月累计销量197,014辆,同比下降18.66%。
合资表现不佳,也对广汽集团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36.42万辆,同比小幅增长;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154,647台,同比下降约25.63%。众所周知,对于像广汽这样的传统汽车集团来说,利用合资利润来反哺自主品牌,尤其是补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是主要的发展路径。而合资车企表现不佳,导致广汽集团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5%至421.66亿元,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直接转负,从去年的同期的15.16亿元净利润转为25.38亿元的净亏损。
为何是“启境”而不是“第六界”?
当下,广汽需要一个全新的品牌来带领集团打一场突围战。而和华为进行战略合作,被国内不少车企尤其是传统车企视为迅速翻身的捷径之一。今年3月,广汽与华为成立华望汽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而“启境”品牌就是华望汽车未来征战国内汽车市场的一个全新品牌。
如果没有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明显的差异化的点,那么启境汽车要想在国内汽车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难度其实很大。毕竟华为汽车如今主打的是鸿蒙智行的五界,而且五界的产品覆盖比较全面,不仅有纯电和增程,也有尊界的豪华车定位到尚界的不到20万的车型定位。启境要想拿到华为独有的技术,并且找到一个新的蓝海市场来避免和其他华为赋能的品牌进行竞争,比较难。
但即便这样,广汽为什么还是寻求和华为来合作呢?
华为在智能网联技术方面的确站在了国内第一梯队。通过引入华为乾崑的技术,启境汽车在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方面能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就使得启境汽车的旗下车型在产品力上不会出现明显的短板。虽然现在华为赋能的汽车品牌不少,而且华为赋能也不一定就都能卖得好。就像智界品牌,之前也低迷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如果没有华为或者其他行业内最顶尖供应商的赋能,启境汽车想要成功恐怕很难。
相比于启境汽车,广汽更为看重的应该是华为包括IPD流程在内的一整套产品研发以及企业管理的流程。通过导入华为的流程,对整个广汽来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广汽的潜力,让广汽重新找到打造爆款车型的能力,这或许也是广汽寻求和华为合作的原因之一。IDP是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的缩写,是华为最著名的产品管理流程,其本质就是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栅栏,将研发、销售、市场等团队在若干关键节点“互锁”,确保开发出来的产品能够最大程度贴近用户需求,将产品的“偶然成功”转变为“必然成功”。
华为的野心边界在哪里?
对于现在的华为来说,其已经走过了不被整车企业信任的“艰苦创业”初始阶段,转而成为了各家主机厂的座上宾。其中,华为体系能力介入最深,或者可以直接被视为华为操盘的鸿蒙智行也已经达到了“五界”,甚至逼得余承东公开表示,不会再有第六界了。消化好当前合作的五家整车企业,推高五个车企的销量是摆在余承东面前的头等大事。
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在国内汽车市场开疆拓土的步伐并没有停下。除了和广汽再续前缘的启境汽车,比亚迪方程豹,东风旗下的岚图、猛士和奕派,长安的阿维塔和深蓝等品牌也都已经和华为合作,它们大多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和鸿蒙座舱。宝马、大众和日产也都和华为有一定的交集。
对于华为来说,在国内汽车市场彻底站稳脚跟,为整个集团找到新的收入和利润来源,是余承东和华为汽车团队肩负的重要使命。使用华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的车企越多,不仅规模效应可以被进一步放大,给华为带来更客观的利润,同时也能够帮助华为收集更多的非常宝贵的第一手数据,成为系统迭代优化最大的基石。而光靠鸿蒙智行“五界”,能够收集到的数据体量还是比较有限。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也有消息称,华为近期将推出不同于既有全栈技术供应商模式(HI)与鸿蒙智行(智选车)的合作模式,这个全新地合作模式可能被称作“HI Plus”。在这种模式下,华为也将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供应商,而是一个拥有更多话语权的供应商,但是限于华为自身的资源有限,其也不会像参与鸿蒙智行的“五界”一样,那么深入地全程参与到这些品牌的日常运营上。
点评
广汽对启境寄予厚望。无论是从看得见的销量和利润,还是从看不见的体系流程变革上,广汽都把“宝”押在了华为身上。只不过,现在的华为肯定要将资源优先向鸿蒙智行“五界”倾斜,这样才能确保华为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启境更多还是要看怎么才能更好地把华为的技术和体系能力与广汽现有的架构做一个对接,并逐步来对广汽内部进行流程上的变革。只要能够做好这道题,广汽就能够在国内一众车企中脱颖而出,在维护自身最大主导权的同时,也能够借助华为的金字招牌来实现逆袭。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禾颜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