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UV/H₂O₂ AOP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详解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9 09:31 1

摘要:羟基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 V),能非选择性地攻击有机分子中的双键、共轭结构或芳香环,将难降解有机物(如嗅味物质、抗生素、农药残留)彻底矿化为CO₂、H₂O和无机盐。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处理传统工艺(如混凝、沉淀、过滤)难以去除的微量污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UV/H₂O₂ AOP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详解

一、技术原理:紫外光催化生成强氧化性自由基

UV/H₂O₂ AOP(紫外线双氧水高级氧化工艺)通过紫外光(通常波长为254 nm)照射过氧化氢(H₂O₂),引发光解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OH):

H₂O₂ + UV → 2·OH

羟基自由基(·OH)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 V),能非选择性地攻击有机分子中的双键、共轭结构或芳香环,将难降解有机物(如嗅味物质、抗生素、农药残留)彻底矿化为CO₂、H₂O和无机盐。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处理传统工艺(如混凝、沉淀、过滤)难以去除的微量污染物。

二、核心优势:高效、环保、灵活

高效降解

污染物去除率>96%:对土臭素(2-MIB)、2-甲基异莰醇(GSM)等嗅味物质,36秒内去除率可达90%以上;对微囊藻毒素(MC-LR)的降解率在22分钟内达93.02%(UV光强153 μW/cm²条件下)。

矿化彻底: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无害产物,避免中间产物积累。




环保无二次污染

仅需消耗电能和双氧水,无需添加化学药剂,残余双氧水在反应末期自然消散。

避免传统氯氧化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保障饮用水安全。

适应性强

高盐耐受:盐度3%以上仍稳定运行,某些金属离子(如Fe²⁺)可催化自由基生成,提升效率。

低温运行:可在2-5℃低温下保持高效,适用于北方地区冬季处理。

智能化控制

通过数智化系统自动调节紫外灯功率、双氧水投加量,实现节能降耗。

支持远程监控,优化运行参数。



三、应用场景:饮用水深度处理与微污染物去除

去除嗅味物质

案例:潍坊北控水务有限公司(4.0万m³/d规模)采用UV/H₂O₂ AOP工艺处理峡山水库和白浪河原水,成功去除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等嗅味物质,终端水口感显著改善,经1个月取样化验均达标。

降解微囊藻毒素

传统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对溶解性微囊藻毒素处理效果不佳,而UV/H₂O₂ AOP可通过·OH破坏毒素的Adda基团(毒性表达必需基团),降低毒性。

影响因素:UV光强、H₂O₂投加量、pH值。例如,UV光强153 μW/cm²时,MC-LR降解率显著高于19.13 μW/cm²;H₂O₂临界投加量约0.9 mmol/L,过量会导致·OH捕获,降低效率。





应对新污染物

有效去除挥发性有机物(如N-亚硝基二甲胺,NDMA)、个人护理品残留等新兴污染物,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新增指标要求(如乙草胺0.02 mg/L、氯酸盐0.7 mg/L)。

四、经济性与运行成本

吨水处理成本

低温条件下(2-5℃),成本可控制在0.1元/吨水以内(含灯管更换费用)。

长期运行费用较传统工艺(如氯氧化+中和沉淀)节约67%,重金属副产物减少96.4%。

设备投资与维护

模块化设计,易于安装、扩展及搬迁,适合不同规模水厂。

智能PID投加、ORP在线反馈系统确保COD去除率波动

五、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能耗较高:需UV灯和H₂O₂投入,适合中小规模处理。

初始投资高:紫外灯、石英套管等核心部件成本较高,但可通过规模化应用降低单位成本。

优化方向:

利用废水光敏特性实现能量优化。

开发模块化、智能化设备,扩大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六、未来展望

UV/H₂O₂ AOP工艺凭借其高效、环保、灵活的优势,已成为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融合,该工艺将实现更精准的智能控制,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未来,其应用范围有望扩展至更多高难废水处理场景,为全球水资源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小向科技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