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掀涨价潮,筹码大幅集中的存储芯片概念股仅9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9 09:20 1

摘要:存储芯片行业的“冷暖交替”从未停歇,2025年的这轮涨价潮,绝非偶然。回溯2022-2023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因供过于求陷入价格“跌跌不休”的泥沼,三星、美光等国际巨头被迫集体减产。但从2024年下半年起,行业风向悄然逆转。

01 存储芯片涨价潮:周期反转还是结构性机会?

存储芯片行业的“冷暖交替”从未停歇,2025年的这轮涨价潮,绝非偶然。回溯2022-2023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因供过于求陷入价格“跌跌不休”的泥沼,三星、美光等国际巨头被迫集体减产。但从2024年下半年起,行业风向悄然逆转。

据集邦咨询最新监测,2025年第二季度,DRAM价格环比上涨8%,NAND Flash价格环比上涨5%,且这一涨势仍在延续。涨价的核心逻辑,源于供需格局的深度重塑:

供给端:巨头集体控产。三星在其P3晶圆厂缩减DRAM产能,美光削减30%的NAND闪存产能,SK海力士则推迟新产线投产计划。全球存储芯片产能增速从2024年的12%骤降至2025年的5%以下,供给端的收缩力度空前。

需求端:下游全面复苏。智能手机领域,2025年全球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且单台设备存储容量从128GB向256GB、512GB加速升级;PC市场,AI PC的爆发式推广使得单台设备存储需求提升40%;数据中心领域,AI服务器对存储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10倍,DDR5内存和高容量NAND订单呈“井喷式”增长。

库存端:去化彻底见底。经过2023年的深度去库存,全球存储芯片行业库存周期于2024年第四季度进入健康区间,三星、美光的库存周转率已回升至历史均值以上,价格上涨的“后顾之忧”彻底消除。

02 筹码大幅集中的9只存储芯片概念股全解析

在存储芯片行业周期拐点明确之际,A股市场有9只存储芯片概念股出现筹码大幅集中的现象(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2025年9月20日股东人数及机构持仓变动)。这背后,是机构资金对行业前景的“用脚投票”。以下是每只个股的深度拆解:

1. 兆易创新

主营业务:国内NOR Flash绝对龙头,同时布局DRAM领域,合肥长鑫DRAM项目已实现量产,产品覆盖LPDDR4/5等中高端型号。

筹码动向:最新股东人数较一季度减少23%,社保基金、QFII等机构持仓占比提升至18%。

核心逻辑:NOR Flash在车规、工业领域需求刚性,DRAM业务深度受益于国产替代,且与国内头部手机厂商合作紧密,后续产能爬坡潜力巨大。

2. 北京君正

主营业务:通过收购ISSI,成为国内稀缺的DRAM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连续三个季度下降,累计减少35%,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增长超50%。

核心逻辑:汽车电子领域,其DRAM产品在智能座舱、ADAS系统中渗透率持续提升;消费电子领域,AIoT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带动存储需求,公司产品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扩大。

3. 江波龙

主营业务:存储模组全球前十龙头,产品涵盖固态硬盘(SSD)、嵌入式存储等全品类。

筹码动向:上市后股东人数从峰值减少40%,私募机构扎堆入驻,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私募占比7席。

核心逻辑:存储模组行业周期性极强,价格上涨将直接带动毛利率跳升。公司在消费级SSD领域品牌力突出,渠道覆盖全球主要市场,业绩弹性十足。

4. 国科微

主营业务:存储控制芯片绝对龙头,产品为SSD、TF卡等存储设备提供“大脑”级主控支持。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减少28%,社保基金新进成为前十大股东。

核心逻辑:存储控制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公司技术突破后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且SSD行业涨价将直接拉动其芯片出货量,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5. 朗科科技

主营业务:国内闪存盘(U盘)发明者,手握存储领域多项核心专利,同时布局固态硬盘业务。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减少32%,控股股东增持叠加机构调研频次显著增加。

核心逻辑:专利授权收入稳定,固态硬盘业务在价格上涨周期中盈利弹性极大,且公司市值偏小,估值修复空间值得期待。

6. 深科技

主营业务:存储芯片封测龙头,为三星、西部数据等国际巨头提供封测服务,同时布局存储模组制造。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减少19%,QFII持仓占比提升至12%。

核心逻辑:封测行业周期性与存储芯片高度绑定,价格上涨带动封测订单“量价齐升”。且公司在先进封装技术(如CoWoS)上的布局,未来可切入高端芯片封测赛道,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7. 通富微电

主营业务:国内封测三强之一,与美光合作紧密,承担其部分DRAM封测订单。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减少25%,北向资金连续增持超3个月。

核心逻辑:美光存储芯片产能扩张直接带动封测需求,公司作为核心合作伙伴深度受益。同时,在CPU、GPU封测领域的技术突破,也将降低单一业务的周期风险。

8. 长电科技

主营业务:全球封测龙头,存储芯片封测业务占比约30%,客户涵盖三星、SK海力士等国际巨头。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减少15%,社保基金与保险资金共同加仓。

核心逻辑:存储芯片封测技术壁垒极高,公司在先进制程封测上的优势显著。且受益于全球存储芯片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订单增长具备长期持续性。

9. 华天科技

主营业务:国内封测龙头之一,存储芯片封测业务覆盖DRAM、NAND全品类。

筹码动向:股东人数减少22%,地方产业基金入驻前十大股东。

核心逻辑:公司在存储芯片封测成本控制上具备明显优势,且国内存储芯片设计公司的崛起,将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增量。

03 存储芯片投资逻辑:周期、技术、政策的三重共振

要读懂存储芯片板块的投资价值,需从周期、技术、政策三个维度深度剖析:

周期维度:行业周期的“戴维斯双击”

存储芯片行业遵循“产能扩张-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产能收缩-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的周期规律,周期长度通常为3-4年。当前行业正处于“产能收缩”向“供不应求”过渡的关键阶段,历史经验表明,这一阶段板块涨幅往往超过50%。从库存周期看,当前行业库存水平处于近五年低位,价格上涨的持续性具备强支撑。

技术维度:国产替代的“攻坚时刻”

存储芯片技术迭代永不停歇,DRAM领域从DDR4向DDR5升级,NAND领域从QLC向PLC(五级单元)演进,3D堆叠技术持续提升存储密度。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已进入“收获期”:长鑫存储的DRAM技术达到国际主流水平,长江存储的NAND技术在3D堆叠层数上实现对国际巨头的超越。技术突破将打破垄断,为国内企业带来份额提升的历史性机遇。

政策维度:国家战略的“强力托举”

存储芯片是半导体产业的“心脏”领域之一,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突破存储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在政策红利下,国内存储芯片产业链(设计、制造、封测、模组)持续完善,产业基金、地方政府对存储芯片项目的投资力度不断加码,为行业长期发展筑牢政策基石。

04 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机遇与风险并存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存储芯片板块的“诱惑”与“陷阱”并存,需做好以下几点,才能在周期浪潮中把握机会:

把握周期节奏

存储芯片的周期性极强,价格上涨阶段往往伴随业绩“爆发式”增长,但周期反转时股价也会“高台跳水”。投资者需密切跟踪行业库存、产能、价格等核心数据(可通过集邦咨询、TrendForce等专业机构报告获取),避免在周期顶点盲目入场。

精选个股质地

在9只筹码集中的个股中,需结合基本面(营收、净利润、毛利率)、技术壁垒、客户结构等维度筛选。例如,兆易创新、北京君正的设计能力突出,深科技、长电科技的封测环节护城河深厚,江波龙的模组业务弹性十足。

控制投资节奏

板块短期涨幅过大时需警惕回调风险,可采取“分批建仓、定投参与”的策略。同时,要区分个股的“短期交易性机会”和“长期投资价值”,切勿盲目追高,避免沦为“接盘侠”。

分散配置风险

即便极度看好存储芯片板块,也不应将资金“all in”。需结合其他半导体细分领域(如AI芯片、功率半导体)或非周期行业进行分散配置,降低单一板块波动对账户的冲击。

来源:星愈情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