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红现场,人头攒动,村民们拿着身份证有序签字、按手印,工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登记、点钞、发放。当一沓沓崭新的钞票递到村民手中,现场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9月25日
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八一村的
党群服务中心热闹非凡
一场“积分制分红”仪式在此举行
此次分红惠及
全村270户883人
共计发放分红金额52.98万元
分红现场,人头攒动,村民们拿着身份证有序签字、按手印,工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登记、点钞、发放。当一沓沓崭新的钞票递到村民手中,现场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这份“真金白银”的分红底气,源自八一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所有分红资金都来自村集体经济收入,按照50%的利益联结比例进行分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6万元,今年就按照每人600元的标准完成了此次分红。” 八一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平介绍道。而分红金额的差异,正源于村里推行的 “积分制”—— 凡是村民家中有子女考上大学或是有参军入伍,都能获得积分加分;反之,若出现图斑整改不到位、环境整治不力、家中卫生脏乱差等情况,则会被相应扣分。积分直接与分红金额挂钩,鲜明的奖惩导向,让“干好干坏不一样” 成为村里的共识。
在八一村,“积分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奖惩机制,而是形成了一套以“群众主体、积分激励、奖惩并举”为核心的系统化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构建起“党委统揽、支部落实、网格兜底”的三级管理架构,同时细化出“基础分、贡献分、荣誉分”的三维积分体系,将以往抽象的村规民约,转化为具体可量化的行为指标。积分管理实行“月记录、季公示、年兑现”制度,最终直接与集体经济分红挂钩,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彻底破解了过去基层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受益者”。
积分制能够长久运行、持续惠民,离不开产业“造血”的坚实支撑。八一村精准把握积分制的激励导向,特意将“发展特色产业”“学习实用技术”列入考核项里,用“挣积分、得分红”的方式,激发村民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如今走进八一村,“人人有事干、户户有产业”已成为常态,村民们或发展养殖业,或参与特色种植,或加入村集体产业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随之稳步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反哺积分分红,形成了 “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积分分红-激发干劲-产业再升级” 的良性循环,让积分制有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锐娜 通讯员:党琳琳 张雨轩
编辑:李由
校对:吴卓群
审核:杨阳
终审:王红梅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