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香港高院驳回宗馥莉的上诉,18亿美元资产继续冻结的消息传出时,娃哈哈这场牵涉340亿资产的控制权之争算是进入了白热化。一边是手握遗嘱、完成股权工商变更的宗馥莉,一边是潜伏三十年、带着三名子女起诉的"隐形CFO"杜建英,谁能真正掌舵这家饮料巨头?那些手写遗书和
当香港高院驳回宗馥莉的上诉,18亿美元资产继续冻结的消息传出时,娃哈哈这场牵涉340亿资产的控制权之争算是进入了白热化。一边是手握遗嘱、完成股权工商变更的宗馥莉,一边是潜伏三十年、带着三名子女起诉的"隐形CFO"杜建英,谁能真正掌舵这家饮料巨头?那些手写遗书和信托协议又能不能定乾坤?这事儿得从里到外扒清楚。
一、杜建英的"逆袭几率":三成希望都嫌多
要问杜建英控制娃哈哈的几率有多大,先得盘点她手里的牌到底硬不硬。从目前的局势看,她的筹码看似唬人,实则全是软柿子,能赢的概率撑死三成。
首先是最核心的股权主张。杜建英带着三个孩子打官司,核心诉求是要回宗庆后名下29.4%的娃哈哈股权,说这部分早通过离岸信托转给了她控制的公司。但这张牌有个致命漏洞:宗馥莉已经拿着遗嘱完成了工商变更,法律上这200亿市值的股权早是她的了。杜建英要翻盘,得先过两关:一是用DNA证明三个孩子和宗庆后的亲子关系(这步刚成),二是证明那所谓的离岸信托真的有效。可问题是,他们拿不出正式的信托契约,只有些邮件和手写信,香港法院至今也没认这个信托 。
再看她的"隐藏股权网"。杜建英通过三捷投资控制着18家娃哈哈关联工厂,还间接持有集团18.7%的股权。但这些要么是非核心的区域乳制品业务,要么是分散在不同公司的零散股份,根本够不着集团的决策权。更关键的是她惦记的那46%国资股权,看似拿到就能控盘,可国资方早就成立专班介入了,怎么可能帮着她搞内斗?要知道国资连续三年没分红,现在最关心的是稳定和利益,不是帮谁夺权 。
最后是所谓的"内部人脉"。杜建英在娃哈哈干了三十年,管过财务和进出口,老员工叫她"杜老师",但这没用。宗馥莉接手后早把管理层换了一遍,核心部门全换成了自己宏胜系的人,连经销商合同都转签到宏胜旗下了 。杜建英那点老交情,在实际控制权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这么算下来,杜建英手里没一张能直接定胜负的牌。股权没法律实锤,国资不站队,内部没人脉,想控制娃哈哈基本是空想。
二、遗嘱与信托的"生死战":两份文件都有坑
这场争夺的核心,其实是宗庆后留下的两份关键文件在打架——宗馥莉的遗嘱和杜建英的信托协议,可偏偏这俩都有致命缺陷。
先看宗馥莉手里的"王牌遗嘱"。这份2020年的公证遗嘱写着"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看着挺硬气,但细节全是漏洞。见证人全是娃哈哈的高管,没有一个家族成员在场,这在法律上就容易被质疑"有利益关联"。更要命的是,宗庆后后来又手写过委托书,让宗馥莉给三个非婚生子女设信托,这等于自己打了自己遗嘱的脸。现在香港法院冻结资产,就是因为觉得这遗嘱和后续安排有冲突,没直接认它的效力。
再看杜建英依赖的"离岸信托"。他们说宗庆后2003年就设了信托,给三个孩子每人7亿美金,可翻遍证据清单,连个正式的信托合同都没有。香港法院讲究"白纸黑字",仅凭手写信和邮件,根本够不上信托成立的法定条件。虽然9月刚确认了亲子关系,但血缘能证明有继承权,却不能证明信托真的存在。就算最后法院判三个孩子有份,也顶多是分点钱,拿不到控股权。
说白了,这两份文件就是"双输局"。遗嘱有程序瑕疵,信托缺法律要件,最后大概率得靠法院折中判,但不管怎么判,杜建英想靠这个拿控制权都没戏。
三、宗馥莉的"破局手册":别硬刚,要做这四件事
宗馥莉现在看着占理,但其实处境挺危险:香港资产被冻,国资不信任她,经销商信心还下滑了。想稳住局面,得赶紧放下"长公主"的架子,做好这四件事。
第一,赶紧修复和国资的关系。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毕竟国资握着46%的票。之前她偷偷转移387件商标被国资叫停,还把桶装水销售权转给自己的公司,让国资的分红更没指望,这操作纯属给自己挖坑。现在该反过来,主动把商标转回去,承诺给国资分红,甚至可以再谈谈收购国资股权的事。只要国资站在她这边,杜建英再怎么闹都没用。
第二,别在法律上死磕,赶紧和解。香港法院已经驳回上诉,18亿资产继续冻着,再耗下去只会拖垮公司。三个弟妹要的是钱,不是控制权,宗馥莉不如顺水推舟,把那18亿按承诺设成信托,再补点钱了事。这样既能解冻资产,又能甩掉遗产纠纷的包袱,专心管经营。
第三,稳住内部基本盘。现在员工和经销商都慌了,电商销量掉了一半,直播达人跑了一大半 。得赶紧开大会给大家吃定心丸,明确说干股分红不会取消,经销商的利益不变。之前她把管理层全换成自己人,已经让老员工有意见了,现在该拉一把老骨干,别把内部逼反了。
第四,别瞎搞改革,先保业绩。宗馥莉之前推的"宏胜化"改革太急了,把销售权、生产权都往自己公司转,反而引发了更多矛盾。现在最该做的是稳住基本盘,把AD钙奶、纯净水这些主力产品的销量保住,再推新品。只要业绩好看,不管是股东还是市场,都会站在她这边。
四、这场闹剧的本质:没补好的"传承漏洞"
其实这场争夺战,根本不是杜建英和宗馥莉的个人恩怨,而是宗庆后留下的"传承烂摊子"总爆发。他生前用"强人模式"管了三十年,却没解决两个致命问题:股权架构一团乱,家族关系没理顺。
娃哈哈的股权看着清楚,国资46%、宗家29.4%、职工24.6%,但实际上全是"体外循环"。核心利润都在宗家控制的宏胜这些公司里,集团成了空壳,国资和职工都拿不到应得的利益 。这种架构在他活着时能镇住,他一死,矛盾立马就炸了。
更要命的是家族关系没处理好。宗庆后既没给杜建英和三个孩子明确的财产安排,也没给宗馥莉铺好路,反而留下互相冲突的遗嘱和信托承诺。这种"模糊处理"看似能暂时平息,实则是给后人埋了颗定时炸弹。
现在来看,不管最后谁赢,娃哈哈都已经输了一半。品牌形象受影响,内部人心涣散,还可能被竞争对手趁机赶超。这也给所有家族企业提了个醒:传承不是留遗嘱就行,得把股权捋顺、把关系摆平,不然再大的商业帝国,也经不住家里人折腾。
总的来说,杜建英想控制娃哈哈基本是痴人说梦,宗馥莉只要别再犯糊涂,稳住国资和内部,赢面还是很大的。但这场闹剧最该让大家记住的是:商业帝国的传承,从来不是看谁的遗嘱写得漂亮,而是看生前的功课做得够不够扎实。
来源:白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