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以法治之笔,绘就“诗和远方”新图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9:03 1

摘要:从 “汉风楚韵”的历史回响到“美食城市”的烟火蒸腾,再到“球迷之夜”的活力迸发,徐州这座兼具两汉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频频“出圈”。

从 “汉风楚韵”的历史回响到“美食城市”的烟火蒸腾,再到“球迷之夜”的活力迸发,徐州这座兼具两汉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频频“出圈”。

这座城市的每一次精彩绽放,都镌刻着法治的印记。 近年来,徐州市司法局以法治为笔,精心绘就保障与服务蓝图,为擦亮“快哉徐州”文旅品牌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法治筑基

绘就文旅发展蓝图

炎炎夏日,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游客络绎不绝,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其革命遗迹密布苏皖豫,红色故事更是传唱已久。

为传承淮海战役精神、确保淮海战役红色资源一体化保护,徐州市牵头与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河南省商丘市开展跨区域立法沟通与协商,打破壁垒,推动跨省红色资源整体性协同保护,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深化。今年7月1日,《徐州市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实现了全国首次跨省际市级层面开展的红色资源保护协同立法。

面对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与新业态崛起所涉及的法律需求,徐州市司法局聚焦城市品质提升、历史文化保护、法治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统筹立法项目,推动出台《徐州市旅游促进条例》《徐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文旅产业发展构建清晰稳定的法治框架。

法润民心

守护文旅烟火气

“且慢!”

云龙湖畔,古装“苏轼”一声喝止,普法剧《护花·护渔》火热开演,游客在欢声笑语间悄然收获法律知识。这正是徐州市司法局创新“法治+文旅”融合模式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徐州市司法局着力实施法治文化浸润工程,将法治元素融入景点建设,全市20余家4A以上景区和重点乡村旅游点设置法治广场、法治街区、法治园地、法治长廊等,实现法景与美景和谐共生。

依托回龙窝、户部山、云龙湖等热门景点及梅花节、杏花节等重要节点,举办法治文化节目巡演、游园会、非遗文创集市等活动,针对旅游中常见问题,提前梳理涉旅法律服务清单,指引游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持续增强法治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

规范执法

激发旅游市场活力

多部门联合检查效率高,一次到位,方便我们尽快集中发现问题。

在一次“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后,某景区负责人点赞道。

为营造安全、有序、整洁的旅游环境,徐州市司法局立足行政执法监督职能,推动出台《深入推进综合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引(试行)》,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通过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机制,组织引导相关部门对景点、酒店、餐饮等多领域开展联合检查,并运用“伴随式执法”监督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为市民游客打造规范文明的城市环境。

多元共治

打造矛盾化解样板

外地游客郑女士带孩子去贾汪某滑雪场游玩,孩子意外受伤,后因治疗费用与滑雪场产生纠纷。茱萸山调解团队及时主动介入沟通。最终郑女士与滑雪场就医疗费用赔付,达成一致。

徐州市司法局深化“靠前服务、即时解纷”的工作模式,在重点景区打造涉旅纠纷流动调解驿站和法律咨询站点,开通涉旅纠纷化解绿色通道,对于景区纠纷进行主动摸排、及时响应、就地化解。

积极构建“1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编印发放《公共法律服务“十分钟”便民服务指引》,围绕游客需求提供多方位法律服务,从前端筑牢消费维权防线,守护徐州的“烟火气”。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