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安徽亳州中院公开宣判:原审被告人车超、李勇、谢广英无罪。
2025年9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安徽亳州中院公开宣判:原审被告人车超、李勇、谢广英无罪。
消息一出,微博热搜瞬间“爆”字,网友弹幕刷屏——“真凶在哪?”“谁该为25年青春买单?”
从2000年1月少女王某某被害,到2025年9月三人彻底洗冤,这起横跨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涡阳奸杀案”不仅是一纸判决,更是一堂全民法治公开课。
下文我们一起按时间线来梳理案情,看看二十多年间,都发生了什么。
一、案发:一条干渠、一块带血砖头,五名青年被“圈”进命案
2000年1月17日清晨,16岁少女王某某出门上学却彻夜未归。
次日,村民在村外干渠沟底发现了她:裤子被褪至膝盖,两件毛衣从头顶套下蒙住面部,颈部有明显勒痕,北侧一块带血砖头经鉴定血型与死者一致。
涡阳警方初步判断为“强奸杀人”,并在没有任何物证的情况下,将同村新婚青年车超、其弟车雪峰、表弟李勇、战友荆献柱以及车超母亲谢广英先后锁定。
经长时间连续讯问,车超第一份“认罪笔录”出炉,随后李勇、荆献柱也“交代”了“轮奸后用砖头砸死”的经过。
2000年12月,五人全部被批捕,一场“口供定罪”的大幕就此拉开。
二、抓捕:长时间连续讯问与“布鞋足迹”
警方卷宗显示,审讯灯长时间开启,嫌疑人被铐在铁椅上轮流“熬鹰”。
车超后来回忆:“他们让我想象作案场景,说不想象就继续蹲,我困得点头,他们就记录成‘供认不讳’。”
唯一“客观证据”是足迹鉴定:河南省公安厅认定现场南北两侧鞋印分别为车超、李勇所留。但再审揭开硬伤——现场鞋印尺寸与两人日常鞋码存在明显差异;用作比对的“样本鞋印”系侦查人员事后让两人穿新布鞋在水泥地上“走两步”制作,鞋底磨损程度与现场照片完全不符。
所谓“同一认定”因此被最高法认定为不具备科学条件。
三、一审再一审:四年三判,死刑与无期来回拉扯
2001年12月亳州中院第一次判决:车超、荆献柱死刑,李勇无期,车雪峰无期,谢广英伪证罪2年。
被告当庭喊冤,安徽高院以“事实不清”发回重审;
2003年4月第二次判决仍维持死刑。2004年6月安徽高院终审改判车超死缓、李勇无期,荆献柱、车雪峰因“仅有口供无其他证据”宣告无罪,谢广英维持原判。
死刑变死缓,死缓变无期,口供始终未变,却再无新物证补强,案件陷入“留有余地”的折中判决模式。
四、刑期:21年6个月、19年、2年——他们用自由等一句“对不起”
车超:24岁被捕,45岁刑满,共被羁押21年6个月。狱中每天跑10公里保持体力,“我怕自己倒下就等不到清白”。家属每月探监,他把申诉状藏在鞋垫里带出来,累计写下数百份。
李勇:案发时未满18岁,被判无期徒刑,后经减刑于2019年8月出狱,实际服刑19年。狱中自学法律,因“拒不认罪”被扣减减刑分,最长一次严管。
谢广英:唯一女性,因“隐瞒儿子当晚在家吃饭”被判伪证罪2年,实际羁押2年4个月。出狱后远嫁外省,25年不敢回娘家,“我怕人家戳脊梁骨说杀人犯他妈”。
五、转机:一滴未知DNA与最高检“无罪抗诉”
2021年,最高检开展“涉强奸命案专项复查”。
承办检察官在物证室找到被害人当年衣物,成功检出未知男性DNA,STR分型与车超、李勇等四人全部不符;
同时发现原足迹鉴定样本系事后补做,不具备同一认定条件。
2021年12月,最高检向最高法提出无罪抗诉。
2024年11月,最高法在亳州中院公开开庭,全程8小时微博直播,观看人次破3亿。
2025年9月28日,再审宣判:车超、李勇、谢广英无罪;同案此前已获无罪的两名当事人亦一并恢复名誉。法槌落下,车超跪地痛哭:“我等了25年,终于听见‘对不起’!”
六、网友追问:真凶在哪?谁该被追责?
微博话题#真凶在哪#阅读量24小时破15亿,留言超百万条:
“DNA都指向‘另有其人’了,刑侦技术这么发达,能不能启动重新排查?”
“当年刑讯的警察心里没点数吗?他们凭什么把五个人当‘业绩’?”
“不能让无辜者背锅,让真凶潇洒25年!”
法律博主@王才亮律师指出,按照《刑法》第87条,强奸杀人追诉时效为20年,但本案已启动再审,不受时效限制,“只要真凶还在,就应缉拿到案。”
七、追责之问:是什么驱动“办成铁案”?
据媒体报道,当年专案组曾立“限期在春节前破案”的目标。
办案民警在接受内部调查时坦言:“领导催得紧、群众呼声高、媒体天天堵门,不拿下几个人没法交差。”
于是“口供为王”取代“物证说话”:连续审讯、不让睡觉、冷水浇头、体罚殴打……
一位已退休的预审员在纪录片镜头前低头:“当时觉得只要有人认,就能给被害人家属交代,现在看是拿无辜者顶账。”
心理学专家分析:高压指标+封闭权力=“隧道效应”,办案人员越陷越深,错案层层签字变成“集体意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顾永忠认为,只有把“破案率”与“质量考核”挂钩、把“刑讯”纳入重大责任事故,才能斩断“屈打成招”的利益链。
八、下一步:国家赔偿+继续侦查+终身追责
国家赔偿:车超、李勇均已提交申请,侵犯人身自由赔偿金按每日373.10元计算,外加精神损害抚慰金,总额待法院决定。
继续侦查:安徽省公安厅已成立“1·17”案再侦专班,对未知DNA进行Y-STR家系排查,并面向全国悬赏征集线索。
终身追责:最高法已建议纪检监察机关对原办案人员是否存在刑讯逼供、失职渎职问题立案调查。
九、结语:让“无罪判决”成为法治进步的逗号,而不是句号
25年,一棵幼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25年,三名青年却被错押成中年。
今天,法律用公开宣判为他们擦去污点,但社会不能止步于“洗冤”。
真凶尚未到案,追责仍在路上,制度篱笆仍需再加高。
正如网友所言:“冤案纠错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正义旅程的起点。”
愿每一次法槌落下,都能让无辜者自由,让作恶者颤抖,让“疑罪从无”真正写进每一起案件的DNA。
来源:玉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