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十岁那天,我盯着体检报告上“大脑前额叶发育完成”的备注,突然明白:原来前面那五十年,脑子都没长全。
五十岁那天,我盯着体检报告上“大脑前额叶发育完成”的备注,突然明白:原来前面那五十年,脑子都没长全。
哈佛去年发的论文说这事,我直接笑出声。
合着我跟老公吵的每一次架、跟领导拍的每一次桌子,都是半成品大脑在瞎指挥。
现在催产素蹭蹭往上飙,看谁都像自家娃,火气还没起来就先想“算了算了,他也不容易”。
身边那帮老姐妹更绝。
有人把微信名改成“终活小能手”,周末不约火锅,约“遗物整理课”。
老师发一把标签贴,让写“扔”“捐”“留给孩子”。
我写第一张就卡壳——那叠老公三十年前写的情书,扔还是留?
旁边阿芬直接甩手机:“别纠结,抖音直播撕情书,打赏都够买条金链子。
我们玩真的。
周一读书会,周三回忆录写作班,周五去寺院学正念冥想。
数据说这样混的中年人抑郁率降一半,我信。
以前失眠就数羊,现在数呼吸,数着数着想起白天孙子把米饭塞我鼻孔,噗嗤笑出声,一觉到天亮。
更魔幻的是00后反向偷师。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00年,午休不刷B站,搬个小板凳坐我旁边:“阿姨,讲讲你第一次失恋咋熬的?
”我边扒饭边给她复盘,她拿手机备忘录狂敲,敲完抬头:“原来你们当年也这么蠢。
”废话,谁不是从蠢里长出新皮。
科技更贴心。
我妈80岁,每天跟AI小机器人唠嗑。
机器人奶声奶气:“奶奶,今天最开心的事是啥?
”我妈眯着眼说:“早上煎蛋没糊。
”机器人立刻生成一段金句发家族群,点赞瞬间99+。
我妈乐得假牙差点飞出去,转头问我:“这玩意儿能替我参加葬礼不?
我想自己先听听悼词。
夜里我刷到一条科普:爱学习的老头老太太,端粒能比别人长一截,直白点说——染色体橡皮筋松,人就显得嫩。
我啪地合上手机,翻箱倒柜找出三年前买的尤克里里,弦早锈了,手指按下去像锯木头。
锯就锯呗,反正邻居也戴助听器了。
说到底,五十岁就是系统更新,弹窗提示“是否允许重新开机”。
以前我点“稍后”,现在果断“立即重启”。
屏幕一亮,桌面干净,连回收站都清空了。
那些没抢到的高铁票、没吵赢的架、没瘦下来十斤,全成了旧版本缓存,一键清零。
明天打算去拍遗照。
摄影师问要啥风格,我说:“P得别太狠,得让我孙女认出来,不然她以后烧纸找错坟。
”拍完顺手发了个朋友圈,配文:先死为敬。
两分钟点赞破百,老同学留言:帮我团一张,要双人套餐,带老伴。
我回她:活着就把事办完,死了才能躺平。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