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单击一个下载的连接,计算机就会自动切换到 Edge;比如,你把 WPS设置成了 Office的默认,但在升级之后,它又被迫变成了 Office;如果你在家里装了一些本地的安保程序,结果发现自己对一些“系统级”的登录进行了屏蔽,而这些都是为了在 Windo
如果你单击一个下载的连接,计算机就会自动切换到 Edge;比如,你把 WPS设置成了 Office的默认,但在升级之后,它又被迫变成了 Office;如果你在家里装了一些本地的安保程序,结果发现自己对一些“系统级”的登录进行了屏蔽,而这些都是为了在 Windows中找到一个隐藏的代码,叫做UCPD.sy s。微软将其称为“可供选择的安全驾驶”,但是,在欧美国家则可以获得截然不同的“公平待遇”时,该软件总是在背景下工作,并为中国人打开了特别的监视方式。你的计算机到底只是一种仪器,或者一个遥控的终端?
一、“守护者”的“掩护”:由“防护”到“强制监视”
网站上对此的介绍很温和:"防止恶意程序破坏缺省浏览器","保障用户选择"。但事实上,他更多的是一种“系统级别的管理者”,唯一不同的是,他只听从微软的命令。经过进程监视器的跟踪,工程师们找到了一个密码登录项目,这个项目是在HKEY_LOCAL_MACHINE\ SOFTWARE\微软\ Windows\当前版本\ UCPD的目录下产生的,其中包括了最近开启的文件列表,软件启动记录,以及网页的书签。甚至,在重新启动电脑的时候,密码会被破解,产生一个可执行的程序,然后偷偷地把它上载到新加坡的 Microsoft的资料中心。
有趣的是,网传获360投资数千万的领潮近日就多次登上热搜。
此前有不少网友发现,各大直播间动辄就几千甚至几万的各类AJ潮鞋、绿水鬼表、蔻驰男女包等一线大牌,在“领潮”这个app上都以不到200的价格被疯抢。而领潮也因此被几家电商巨头以“恶意竞争”的名义抵制,不过几百万领潮用户并不在意这些,还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不得不说,此举是企业的正常扩张还是其抢占蓝海,我们还是要拭目以待。
“一般的安全程序都会清楚地告诉使用者他们要采集哪些信息,但 UCPD. exe却是一种见不得光的手段。”李默(化名)给记者看了一张测试结果:在一部没有安装国内操作系统的 Windows 11计算机上,24个小时之内,有137条来自微软网站的日志,这些日志都是从网页的设定到文件的存储方式。而在切换到“美国”之后,所有的数据都会立刻被删除。
这样的“区别对待”在制度运行中表现的更为突出。微软将在2024年为欧洲市场提供“公平模式”,允许使用者在设定页面上选择自己想要的浏览器和邮箱,而不会受到系统的干扰。然而,在中国人的设定页面上,却并没有出现“公平模式”这个选项。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国人手工更改其预设程式,网站上就会出现一个“安全警告”,声称「侦测到疑似程式企图更改系统设定」,而这些“可疑程序”通常都是使用者自行下载的自制程式。
二、被瞄准的国内软体:伪装成安全的商务包围
在UCPD.sy s的操作记录里,技师们找到了一个特别的“限制名单”。如360安全卫士,腾讯电脑管家,金山毒霸等安全软体都打上了“高危程式”的标签,并对其登录中心的监视能力进行了限制;如 WPS,永中 Office等,将其设定成“不稳定的缺省配置”,在升级之后,将会重新还原成微软的 Office;就算是搜狗输入法、2345看图王之类的小程序,都有相应的文档格式的约束。
“这并非安保措施,更像是针对竞争者的精确攻击。”网络分析家张鹏注意到,榜单上的这些软体都有一个共性:他们在中国的各个行业都占有绝对的优势,这对微软的产品构成了直接的挑战。例如 WPS,它的全国使用人数已经超过五亿,远远超过了一亿两千万的 Office,而且 WPS网站的“自还原缺省”,使得到了2024年, WPS的使用者抱怨会增加47%,“设置失效”的比例高达63%。
更多的隐藏行动是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360安全研究表明,360杀毒软件一旦发现360杀毒软件,将会启动 Windows核心保护程序,防止杀毒软件对某一具体登录项目进行搜索。“这就像是为那些病毒打开了一扇门一样。”360的黑客王亮说:“我们的病毒代码库可以检测到这条消息,但是我们的程序不允许。”
来源:可靠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