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总觉得口干咽燥,喝再多水也没用?晚上失眠多梦,醒了还一身汗?眼睛干得像揉了沙子,看会儿手机就酸胀?其实这些不是 “上火”,也不是 “缺水”,而是身体在喊 “阴虚了”!
中医说 “阴虚则内热”,肺、心、脾、肝、肾这五脏,只要有一脏阴虚,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肺阴虚会干咳少痰,心阴虚会心慌失眠,脾阴虚会口干便干,肝阴虚会眼干头晕,肾阴虚会潮热盗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碗能兼顾五脏的 “通用补阴汤”,食材常见,煮法简单,喝对了能把五脏阴液都补起来,口干、眼干、失眠这些小毛病慢慢就没了。
一、先自查:你的五脏,哪一脏在 “缺阴”?
阴虚不是 “一刀切”,五脏阴虚的表现各不同,先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才能更精准调理:
(一)肺阴虚:呼吸间都是 “燥”
典型症状:总觉得喉咙干、痒,干咳少痰(或痰少而黏,难咳出来),一到秋天或干燥环境就加重,甚至声音嘶哑,皮肤也干得脱皮;小信号:不喜欢说话,一说话就觉得累,偶尔还会手心发热,下午或傍晚更明显。(二)心阴虚:心里像 “揣了团火”
典型症状:失眠多梦(尤其容易半夜醒,醒了难再睡),心慌、心跳快,胸口发闷,偶尔还会舌尖疼、口舌生疮;小信号:舌头红、少舌苔,白天容易烦躁,遇事爱着急,记性也比以前差。(三)脾阴虚:消化里藏着 “干”
典型症状:口干但不想猛喝水(喝多了还腹胀),吃点油腻、辛辣的就上火,大便干硬(要么好几天一次,要么排便费劲);小信号:食欲差,吃一点就饱,肚子偶尔隐隐作痛,舌头中间有裂纹,舌苔薄而少。(四)肝阴虚:眼睛里透着 “干”
典型症状:眼睛干、涩、痒,看手机、电脑半小时就酸胀,甚至怕光、视物模糊,偶尔还会头晕、太阳穴疼;小信号:脾气容易急躁,晚上躺下后腿总忍不住想动(像有虫子爬),女性可能会月经提前、量少。(五)肾阴虚:全身都缺 “滋养”
典型症状:晚上睡觉盗汗(醒来发现睡衣湿了一片),腰膝酸软(站久了、坐久了都疼),手脚心发热,男性可能会遗精、耳鸣;小信号:头发早白、掉得多,牙齿松动,口干咽燥在晚上更明显,舌头红、舌苔少,脉跳得快但无力。二、一碗 “五脏补阴汤”:6 味食材,全滋养不偏科
针对五脏阴虚的问题,我参考了中医 “滋阴不伤脾、补五脏不偏科” 的思路,搭配了这碗 “通用补阴汤”—— 既用温和的滋阴药补阴液,又加了健脾的食材护脾胃,40 + 人群、上班族、阴虚体质都能喝,不用担心滋腻伤胃。
(一)配方:6 味食材,各有 “分工”
食材用量对应功效为什么选它?北沙参10g补肺阴、清燥火比南沙参更温和,不寒不燥,适合长期补肺阴,缓解干咳、咽干麦冬10g补心阴、安神助眠能直达心经,缓解心慌、失眠,还能生津止渴,改善口干山药15g补脾阴、固脾胃补阴不滋腻,还能健脾胃,避免其他滋阴药伤消化,全家都能吃枸杞10g补肝阴、养眼睛滋肝阴的同时能明目,缓解眼干、头晕,还能辅助补肾阴女贞子10g补肾阴、强腰膝温和补肾阴,不燥不热,缓解腰膝酸软、盗汗,还能乌发莲子8g养心脾、安神既能补心阴助眠,又能补脾阴助消化,让汤的口感更清甜(二)煮法:3 步搞定,清甜不苦
预处理:北沙参、麦冬、女贞子用清水快速冲洗(别泡太久,避免有效成分流失),山药去皮切小块,莲子去芯(莲子芯苦,会影响口感,且偏寒,去掉更温和);炖煮:把所有食材放入砂锅或养生壶,加 500ml 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5 分钟(山药煮软即可);调味:煮好后可根据口味加 1-2 颗冰糖(别多放,避免上火),每天喝 1 碗(约 150-200ml),早上空腹或饭后 1 小时喝,连续喝 2-3 周。(三)加减:根据 “阴虚侧重” 调配方
如果某一脏阴虚症状更明显,可按下面的方法加减,让效果更精准:
肺阴虚重(干咳、咽干):加百合 10g(润肺止咳,缓解干燥);心阴虚重(失眠、心慌):加酸枣仁 10g(安神助眠,缓解心慌);脾阴虚重(口干、便干):加玉竹 10g(补脾阴、润肠燥,改善便秘);肝阴虚重(眼干、头晕):加菊花 5g(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煮最后 5 分钟即可);肾阴虚重(盗汗、腰酸):加熟地 8g(补肾阴、强腰膝,熟地偏滋腻,脾胃弱的人少加)。三、补阴不止喝汤:2 个 “滋阴小技巧”,效果翻倍
光靠喝汤补阴还不够,搭配这 2 个简单方法,能让阴液 “存得住、耗得少”,调理效果更好:
(一)按揉 “滋阴穴”:每天 5 分钟,补阴不费力
太溪穴(补肾阴第一穴):在脚踝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每次 3 分钟,每天 2 次,能缓解腰膝酸软、盗汗,晚上按还能助眠;太渊穴(补肺阴关键穴):在手腕内侧,桡动脉搏动处,用食指按揉,每次 2 分钟,每天 2 次,缓解咽干、干咳,尤其适合经常用嗓的人(老师、主播);三阴交(补肝脾肾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约 4 个手指宽),用拇指按揉,每次 3 分钟,每天 1 次,女性常按还能改善月经不调、眼干。(二)避开 “耗阴习惯”:别让补的阴液 “白丢了”
少熬夜:晚上 11 点后是肝、肾养阴的关键期,熬夜会 “透支” 阴液,哪怕每天只早睡 30 分钟,2 周后口干、眼干也会减轻;少吃 “燥火食物”:辣椒、火锅、烧烤、油炸食品会 “耗阴生热”,阴虚的人要少吃,可多吃梨、银耳、桑葚、葡萄等滋阴的食物;少用 “伤阴行为”:长时间看手机、电脑(耗肝阴)、大声说话(耗肺阴)、频繁生气(耗心阴),每天固定 1-2 次 “闭目养神”,让五脏阴液慢慢恢复。四、补阴的 3 个 “真心话”:别踩这些坑
补阴不是 “越多越好”:滋阴药多偏滋腻,脾胃弱的人(吃多了腹胀、大便稀)要减量,或在汤里加 3g 陈皮理气,避免堵胃;感冒、发烧时别喝:感冒时身体要 “祛邪”,补阴汤会 “困住邪气”,导致感冒好得慢,等感冒彻底好后再喝;阴虚≠上火,别乱喝凉茶:很多人把阴虚的 “口干、手心热” 当成 “上火”,喝凉茶反而会伤阴,越喝越虚,一定要先辨清体质。阴虚是个 “慢问题”,不是喝 1-2 碗汤就能好的,但只要坚持喝 “五脏补阴汤”,配合按穴位、改习惯,2-3 周后你会发现:口干咽燥减轻了,晚上能睡整觉了,眼睛看屏幕也不酸胀了 —— 五脏阴液足了,身体自然清爽又舒服。
如果你分不清自己是哪脏阴虚,或喝了汤后有不适,建议找中医师辨证调理,毕竟 “一人一方” 更精准。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阴虚症状,我们一起交流调理心得!
来源:陈医生中医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