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这事儿,简直就是一出政治闹剧的教科书。2018年,马哈蒂尔这老头儿刚上台没多久,就把前任纳吉布签下的中马大单给生生卡住,理由是成本太高、腐败疑云。项目总价655亿马币,折合人民币上千亿,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标,负责全线施工。
说起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这事儿,简直就是一出政治闹剧的教科书。2018年,马哈蒂尔这老头儿刚上台没多久,就把前任纳吉布签下的中马大单给生生卡住,理由是成本太高、腐败疑云。项目总价655亿马币,折合人民币上千亿,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标,负责全线施工。
本来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连接东海岸吉兰丹州到西海岸关丹港,665公里长,预计带动当地经济,创造上万就业。可马哈蒂尔一拍桌子,说要审视所有外资项目,暂停东海岸铁路不说,还想赖掉361亿马币的违约金,声称政府更迭算不可抗力。
马哈蒂尔这人,背景复杂,1925年生,医生出身,早年从政,1981年到2003年当了22年总理,退休后又杀回来,2018年92岁高龄第三次上台,靠着反腐旗号推翻纳吉布。
可他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翻旧账,东海岸铁路成了靶子。项目启动于2016年,纳吉布时期签的,融资模式是马来西亚政府发债,中国企业提供技术和服务。马哈蒂尔团队一算账,说原价高出市场50%,已付200亿马币定金得要回来。
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牵扯外交平衡,他想借机拉拢西方和日本,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结果呢?停工后,东海岸失业率蹭蹭上涨,工地闲置,设备生锈,当地棕榈油出口受阻,经济直接挨刀子。
更绝的是,他不光停,还想换人干。日本那边,2018年8月访日马哈蒂尔,和安倍晋三聊得火热,夸新干线牛,暗示让日本企业接盘。英国呢,作为老殖民宗主国,马来西亚本是英联邦成员,他也试着接触,想借英企的技术填坑。
可现实骨感,日本三菱和日立派人实地看,摇头说风险太大,只肯给点贷款和技术咨询,不上全套。英国企业更凉,兴趣缺缺,就给份报告打发。马哈蒂尔这波操作,等于白忙活,东海岸项目空窗期长达10个月,损失上百亿马币,国际信用评级还被下调,借钱利息多出12%。
这不是耍惨吗?本来想巴结英日,换来个空欢喜,现在回头求中国续前缘,可中方也不是吃素的,谈判桌上硬是把成本砍到440亿马币,线路改海岸走,少挖隧道,省钱又避险。没门儿,简单四个字,点破了这场闹剧的本质。
2018年5月9日大选,希望联盟胜出,马哈蒂尔隔天宣誓就职,紧接着6月25日开内阁会,直接宣布暂停。财政部长林冠英跳出来说,项目成本655亿马币,远超估值,得重新谈。已付的200亿马币定金,中方不肯退,他们就赖着不赔违约金。
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单方终止得赔361亿马币,涵盖前期投入和预期利润。可马哈蒂尔团队玩起了文字游戏,说政府换届是天灾人祸,不算违约。这逻辑,搁国际法庭上站不住脚,但他们仗着政治牌,先斩后奏。
停工的影响立竿见影。东海岸地区本就穷,铁路本该拉动物流,棕榈油、橡胶直通港口,出口中国西南。结果呢?5000多建筑工丢饭碗,失业率从10%窜到18%。关丹港订单少,加工厂减产,农民的卡车空跑,油钱都白搭。
国际上,马来西亚信用被穆迪下调,借贷成本涨,财政窟窿更大。马哈蒂尔本想借这事儿立威,反腐反外资腐败,可老百姓不买账,补选中支持率掉23%,72%民众喊着要复工。这项目不是小打小闹,是“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涉及中马经贸,撕毁它等于扇自己耳光。
马哈蒂尔对中国的态度本来就摇摆。执政22年时,他推动工业化,引中企建厂,但也警惕债务陷阱。2018年上台,赶上“一马发展公司”丑闻,纳吉布被抓,他就把中资项目当靶子,说是前任的腐败遗毒。东海岸铁路融资是马来西亚发伊斯兰债,中国不直接贷钱,而是企业承包。
可他非说高利贷,媒体炒作债务危机,2500亿美元国债压顶。其实,马来西亚外债多是本地银行发的,利率低,但政治需要,他得找借口。结果,停工后经济雪上加霜,GDP增速从5.9%降到4.7%,东海岸州长急眼了,公开施压。
这事儿还牵扯区域博弈。南海问题上,马哈蒂尔亲美日,想借英日平衡中国影响力。暂停项目,就是外交信号,告诉华盛顿和东京,我站你们这边。
可英日不傻,日本有自己的高铁出口,怕卷入中马纠纷;英国脱欧忙乱,哪顾得上东南亚基建。马哈蒂尔访日时,带队磋商,回来空手,国内舆论炸锅。媒体算账,取消项目赔361亿,继续干还得加钱,进退两难。
马哈蒂尔暂停东海岸铁路后,立马转向日本和英国,图个外交得分。2018年8月7日,他飞东京,和安倍见面,桌上铺蓝图,夸日本新干线高效可靠,邀请三菱重工、日立接手。
回国后,政府正式函日本,许诺土地和税收优惠。可日本企业实地考量,彭亨州地形复杂,雨季洪水多,风险高。他们只给低息贷款和技术支持,不肯全包。结果,东海岸项目还是卡着,日本高铁梦黄了。
英国那边,马哈蒂尔玩老关系。英联邦峰会,他拉英国官员聊,强调合作能创就业,桌上推项目方案。可英国企业看一眼,咨询报告一出,就没下文。
脱欧闹腾,英企忙内顾,东南亚基建不是优先。马哈蒂尔这波,等于白跑腿,花了公帑访外,换来空头支票。国内,东海岸停滞10个月,损失百亿马币,失业工人在集市卖货维生,怨声载道。
这操作的逻辑,说白了是政治投机。马哈蒂尔想借英日拉投资,平衡中美,但忽略实际。日本对“一带一路”有戒心,怕中企竞争;英国呢,殖民旧账清了,不想趟浑水。
结果,马来西亚信用跌,借钱贵,财政吃紧。国际媒体嘲笑,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想巴结强国,却自讨苦吃。东海岸经济,本靠铁路翻身,现在拖后腿,棕榈油出口降40%,农民日子苦哈哈。
更深层看,这反映东南亚小国外交的尴尬。马来西亚夹中美间,想两头讨好,可实力有限。马哈蒂尔92岁上台,精力有限,决策冲动。
转向英日失败后,国内压力爆棚,补选惨败,民众游行要复工。他不得不低头,2019年1月29日记者会,承认项目没终止,正在谈。老百姓接地气吐槽,这老头儿折腾半天,坑了纳税人钱。
2019年,马哈蒂尔团队飞北京磋商,东海岸铁路成了焦点。中方态度强硬,不退定金,不免违约,但肯让步。拉锯八个月,4月12日签补充协议,成本从655亿马币砍到440亿,线路缩短57公里,走海岸线,少17个隧道,省钱省险。新增政治风险条款,马方再中断,得全赔。
这协议,等于中方守住底线,马哈蒂尔保住面子。重启后,项目稳扎稳打。中国交建带本地企业,2000多家马来公司分羹,关丹港组装厂本地化60%。3860名当地工培训,217人升骨干。
2024年7月,云顶隧道贯通,进度82%,预计2027年通车。货运时间从12小时缩到5小时,农产品直达中国西南,成本降40%。东海岸经济回暖,失业率稳,工厂订单多。
可教训没忘。马哈蒂尔这事儿,暴露小国外交的短视。撕毁合同,伤中马互信,“一带一路”在东南亚受波及,但中方灵活应对,证明合作韧性。
马来西亚呢?短期痛,长期益,铁路建好,拉动GDP上万亿马币。可马哈蒂尔2020年2月24日辞职,内阁分裂,项目平稳接力。2022年6月30日,他97岁去世,留下一堆争议。
东海岸铁路重启四年,进展喜人。2025年8月,整体进度87%,隧道群贯通,轨道铺设过半。马来西亚政府推本地化,创就业上万,带动棕榈油、矿产出口。关丹港吞吐量涨,连接“一带一路”,辐射东盟。中国西南水果、电子产品反向流入,贸易额年增15%。
可当初撕毁的代价,没那么容易抹平。停工期损失百亿,信用修复慢,借贷仍贵。马哈蒂尔决策,短期反腐得分,长期坑经济。纳吉布“一马公司”丑闻是真,但把中资一锅端,冤枉不少。国际上,这事儿让“一带一路”更谨慎,强调透明,防政治风险。
如今,马来西亚新政府稳舵,项目如期。英日合作?零星技术援助,没大单。老百姓受益最大,铁路通了,日子好过。马哈蒂尔遗产复杂,反腐功臣,但外交失分。
长远说,东海岸铁路是中马共赢样板。成本控好,效益拉满,证明“一带一路”接地气,不搞霸凌。马来西亚从中吸取教训,未来项目多谈细节,少玩政治。余波还在荡,项目通车那天,或许能盖过旧账,但历史不会忘。
来源: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