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婚才一年多,杨颖的国内通告几乎清零,热搜却全是她在巴黎时装周被老外簇拥的照片——这落差,谁看谁心梗。
离婚才一年多,杨颖的国内通告几乎清零,热搜却全是她在巴黎时装周被老外簇拥的照片——这落差,谁看谁心梗。
同一时间,前夫黄晓明刚拿下澳门影帝,新戏又被央视钦点开年档,连投资AI都踩中风口。
更绝的是,当年被拍到的绯闻女友叶珂,现在靠教人谈恋爱月入千万。
三个人,三条路,到底谁把离婚这手烂牌打成了王炸?
先说杨颖。
她在国内确实没剧组敢用,可转头就把护照拍在国际经纪公司的桌上。
巴黎那几场秀,她没蹭红毯,直接坐在头排,旁边是Givenchy的创意总监。
有人酸她“国外镀金”,可我看她笑得比在国内领奖还松。
美妆品牌首轮融资就5000万,投资人名单里还有真格基金——这可不是粉丝冲销量,是资本用钱投票。
Netflix那部《红丝绸》,她既是主演又是制片人,等于把话语权攥自己手里。
国内骂她“没演技”的声音再大,也挡不住全球观众点播放键。
黄晓明这边更狠。
金鸡、金像、金马拿了个遍,新戏里一人演双胞胎,预告片里一个抬眼就把“斯文败类”写脸上。
央视官博亲自剪高光,评论区一水儿“黄教主终于不油了”。
戏外他搞投资,明嘉资本投的AI公司刚完成D轮,估值翻十倍。
当年说他“油腻霸总”的人,现在排队求他看项目。
婚姻结束,反倒把他从“杨颖老公”的标签里解放出来,连拿奖致辞都敢自嘲“感谢前妻放生”。
最妙的是叶珂。
当年被拍到和黄晓明前后脚进酒店,全网骂她“小三”。
现在她干脆把骂声录成开场白,放在情感课第一节:“当年他们说我倒贴,现在我靠教人识别倒贴年入两千万。
”SKP商场里,她的珠宝柜台在最显眼位置,双十一2000万销售额,客单价最低四千八。
自传《破茧》预售当天冲上畅销榜,书里最炸的一句话是:“你们盯着我绯闻的时候,我在学GIA证书。
”
看明白了吗?
杨颖用国际市场对冲国内封杀,黄晓明用演技和资本双重翻身,叶珂把黑流量洗成白钞票。
离婚不是终点,是三人同时按下的事业重启键。
当年吃瓜群众等着看笑话,现在笑话成了教科书:感情散伙不可怕,可怕的是散伙后还停在原地。
来源:海堤乐观观沧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