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围城!欧盟砸数十亿建‘墙’,能护百姓周全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8:29 1

摘要:老话说 “按下葫芦浮起瓢”,欧洲最近被无人机搅得坐立难安。9 月 23 日哥本哈根机场上空,几架无人机盘旋三小时,直接逼得机场关闭,31 架航班改道、100 多架取消,2 万乘客滞留现场值机柜台排起长龙。紧接着奥斯陆机场也遭无人机入侵,而波兰、罗马尼亚早成了

老话说 “按下葫芦浮起瓢”,欧洲最近被无人机搅得坐立难安。9 月 23 日哥本哈根机场上空,几架无人机盘旋三小时,直接逼得机场关闭,31 架航班改道、100 多架取消,2 万乘客滞留现场值机柜台排起长龙。紧接着奥斯陆机场也遭无人机入侵,而波兰、罗马尼亚早成了 “重灾区”,接连报告领空被不明无人机侵犯。

欧盟这下急了,9 月 26 日连夜开视频会,拉上 10 个成员国和乌克兰、北约代表,拍板要建 “无人机墙”—— 一道从挪威延伸到波兰的监测网,天上无人机巡逻、地面传感器布阵、太空卫星盯着,号称 “无死角防御”。可这计划光造价就几十亿欧元,还被吐槽是 “花钱买心安”,毕竟之前北约用几万美元的战机打几千美元的无人机,纯属 “高射炮打蚊子”。一边是民众怕得慌,一边是政策赶得忙,这道烧钱的 “墙”,真能挡住飞来的麻烦吗?

一、旅客遭罪:无人机一来,行程全泡汤

无人机最直接的受害者,当属赶路的普通人。德国旅客比尔杜恩佩尔在哥本哈根机场蹲了 12 小时,原定去瑞典看女儿的计划彻底泡汤:“广播里反复说‘无人机干扰’,可没人知道啥时候能飞,机场连热水都快供应不上了”。

更憋屈的是机场工作人员,哥本哈根警方眼睁睁看着无人机盘旋,却不敢轻易击落 —— 周边全是居民区和燃料库,万一坠下来就是更大的祸事。有旅客吐槽:“之前怕疫情耽误行程,现在怕无人机‘拦路’,这出门简直像开盲盒”。这哪是安全威胁,分明是把老百姓的生活节奏搅成了一锅粥。

二、欧盟的算盘:东翼慌了,急着搭 “防线”

欧盟建 “墙”,说白了是被东翼国家逼得没辙。波兰、立陶宛这些挨着俄罗斯的国家,早就被无人机搅得神经紧绷,波兰之前多次报告无人机入侵,立陶宛更是天天喊 “安全告急”。欧盟防务官员库比柳斯直言:“这是俄罗斯在试探我们,必须赶紧回应”。

可这计划藏着不少 “小心思”:一来能安抚东翼国家的情绪,二来能借机会推进欧盟防务一体化,还拉上乌克兰 “搭班子”—— 毕竟乌克兰打了这么久,无人机反制经验丰富。有评论员戳破:“表面是建防线,实则是借安全问题攒‘自己人’,只是这钱得成员国一起掏”。

三、争议一大堆:这 “墙” 真能防住吗?

不少人觉得这 “无人机墙” 纯属 “花架子”。首先是怕 “蜂群攻击”—— 无人机成本低,要是一次性来几十上百架,再先进的监测网也可能被冲垮。其次是成员国各打各的小算盘:芬兰早自己升级了传感器,德国想牵头当 “话事人”,南欧国家觉得 “事不关己”,钱怎么分、技术怎么共享都是难题。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态度,人家压根不承认是自己干的,还反过来嘲讽欧盟 “杯弓蛇影”。有网友调侃:“就像家里进了老鼠,不先找洞口,反倒花钱买个华丽的捕鼠器,能不能抓到另说,先把钱包掏空了”。

四、技术是硬伤:老问题没解决,新麻烦冒头

就算 “墙” 建起来了,技术难题也绕不开。之前哥本哈根警方连无人机从哪儿飞来的都搞不清,有猜测是从船上操控的,地理位置太复杂根本防不住。而且这 “墙” 要靠 AI 识别威胁,可万一把民用无人机当成 “敌人”,误打误撞怎么办?

波兰边境的农场主扬科就发愁:“我平时用无人机查庄稼长势,要是被‘墙’当成威胁打下来,谁赔我钱?” 这就像给家里装防盗报警器,结果连亲戚进门都报警,反倒添了新麻烦。

无人机在欧洲天空盘旋,搅乱的不只是航班,还有普通人对安全的踏实感。比尔杜恩佩尔的滞留等待、扬科对农机的担忧、机场工作人员的束手无策,都在说一个简单道理:安全从来不是靠 “烧钱建墙” 就能搞定的,得找准问题的根儿。

欧盟的 “无人机墙” 再先进,也挡不住人心的焦虑。那些被打乱的行程、没解决的技术漏洞、成员国之间的算计,都是这道 “墙” 遮不住的缝隙。就像有人说的:“真正的防线,是搞清楚无人机从哪儿来、谁在操控,而不是先花钱建个‘面子工程’”。

真该问问那些拍板的官员:当旅客在机场啃冷面包,当农户怕无人机被误击,你们口中的 “安全防线”,到底是护百姓的周全,还是撑欧盟的脸面?安全不该是奢侈品,更不该是政治博弈的筹码。毕竟在踏实过日子面前,所有华而不实的 “墙”,都不如一次精准的解决来得管用。

来源:每日几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