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后,斯大林邀请中国“瓜分”日本,蒋介石为何不同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9 00:05 1

摘要:在日本战败并宣布投降之后,美国曾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能派遣一支部队参与对日本的占领行动。作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之一,中国当时迎来了参与占领日本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机遇。那么,中国究竟是如何为占领日本做准备的呢?最终,中国是否真的派兵参与了占领日本呢?

在日本战败并宣布投降之后,美国曾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能派遣一支部队参与对日本的占领行动。作为二战的主要战胜国之一,中国当时迎来了参与占领日本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机遇。那么,中国究竟是如何为占领日本做准备的呢?最终,中国是否真的派兵参与了占领日本呢?

这场关乎中国未来走向的抗日战争持续八年多,期间大型会战(双方投入兵力10万人以上)22次,战役(投入兵力1万人以上)1117次,小型战斗38931场。因武器装备差距大,中国军方伤亡360万,平民伤亡3500万,财产损失超6000亿美元。

日本投降前两年,美国便开始研究占领日本政策。1942年9月,美国国务院设战后计划委员会,由国务卿赫尔牵头,核心议题是打败日本后的军事占领及天皇处置问题,委员会包含强硬派和温和派。

1943年11月,中、英、美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期间美国提出了一项关于日本战后安排的计划,即由美、苏、中、英四国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同时分三阶段占领:一阶段军事占领,解除日军武装、破坏军事设施;二阶段建文官政府,经济统制、普及民主思想;三阶段助日本回归国际社会。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后,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建“白队”研究对日最后一战及占领问题,推算平时占领日本本土需23个师、80万兵力,此部署在美国国内难通过,杜鲁门(1945年4月12日接任总统)表态希望与英中苏等盟国共占日本。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其第七条要求日本领土经盟国指定后必须占领。

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时,斯大林向美方表示愿共商日本天皇制存废及占领军最高统帅人选,推荐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候选人,但未获美重视。因战后重建需苏合作,美准备让苏适当参与对日军事占领及行政事务。

8月16日,美联合战争计划委员会提交编号“JWPC 385/1”的《对日本及其领土的最终占领方案》,提出由美英中苏四国分区占领日本:北海道与东北地区由苏联占领,本州岛部分区域由美国占领;四国由中国占领;本州岛西端及九州岛由英国占领;东京由四国共管,大阪由美中共管。

这个占领计划受到麦克阿瑟的激烈反对,杜鲁门总统和国务院都支持麦克阿瑟的意见,因而方案没有能见诸实施。

同时美苏在德国、波兰等问题上矛盾激化,杜鲁门明确表示对日本占领不能重蹈德国覆辙,不给俄国人机会,美国确定单独占领日本政策。当时美国掌握原子弹占据战略主动,斯大林默认美国单独占领。

1945年8月28日,美军在横须贺登陆,46万美军陆续进驻日本。美国划定日本全境为受降区后,斯大林致信杜鲁门,提出将千岛群岛纳入苏军受降范围、将北海道划为南北两部分由苏军负责北半部受降两点意见。苏联曾数次主张分割占领,最终部分实现,占领原属日本的千岛群岛,其归属源于雅尔塔会谈密约,当时罗斯福与斯大林秘密约定,苏联参战则承认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归其所有。

1945年3月,中国军方计划与盟军共同占领东京等地。

7月,中国战区盟军参谋长魏德迈向蒋介石建议,准备10个师及1个空军混合旅用于占领日本。

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中国派代表参加“远东委员会”(代表先后为魏道明、顾维钧)和“对日管制委员会”,并派40人宪兵队保卫。17日,魏德迈向美国政府报告,已与蒋介石讨论占领日本事宜,蒋考虑派3万人赴日。

12月25日,美国国务院照会国民政府,希望中国尽快派兵。在蒋介石授权下,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与美方迅速拟定派占领军方案。

1946年3月,中国组建“盟国对日管制委员会中华民国驻日代表团”。盟军总部原计划将中国军队部署在日本新潟县,中国代表团指出新潟县非关键地带且地形、人口不利,提出以日本四国岛四县为驻防区,但盟军称四国岛已由英军驻防。经商讨,最终确定中国军队进驻日本爱知、三重、静冈三县,师司令部设于名古屋市。

1946年4月,蒋介石将荣誉1师和荣誉2师整编为67师,将成为“中国驻日本占领军”,戴坚任师长。67师被海运至上海江湾驻扎,等待乘飞机进驻日本。完成整编后,67师编制为14500人,包括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运输团,此外还有战车、工兵、通信等各1个营以及200名宪兵。

当时,美国为从中国攫取利益支持国民党,应蒋介石多次请求,1946年6月底至1949年6月底为中国驻日占领军提供经费等物资,双方还签署了《中国驻日占领军备忘录》。但国内局势突变,驻日占领军未能赴日。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为独裁统治,指使国民党军向解放军进攻,内战全面爆发。

原本在上海完成训练、正待命前往日本的国民党占领军第67师,突然接到国民党政府的指令,要求其即刻整理装备,火速出兵攻打苏鲁豫地区的解放军。

7月中旬,国内来电要求在日先遣人员立即返回。

当时,蒋介石认为国民党军队战场占优获利,就能将第67师调回国内进驻日本,但如意算盘打错了。国民党军队连连败退,第67师抵达苏中后,被汤恩伯拆解编入第65师和第69师。重组后的部队与解放军交战不堪一击,不到两个月第67师人员几乎打光。

最终,在蒋介石和汤恩伯错误命令下,第67师基本瓦解,驻扎日本计划化为泡影。

1946年11月5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向美国提出终止驻日占领军计划。

最终,中国未能实现向日本派遣占领军的计划。对此,国民政府给出的解释是:“由于给养等实际问题难以妥善解决……因此,派兵驻扎日本的事宜不得不暂时搁置。”就这样,中国错失了直接参与占领日本的唯一历史性机会。

最遗憾的是,中国是二战中损失惨重的国家之一,却因国民党方面因素错失以战胜国身份军事占领日本的机遇,这是民族历史憾事。若当时中国军队能参与改造制约日本军国主义,日本或不会如此冥顽不化。

来源:科普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