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企业在华业务的制胜之道——聚焦汽车产业转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0:23 1

摘要:2025年9月24日,安永在上海成功举办“日资企业在华业务的制胜之道——聚焦汽车产业转型”研讨会。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向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并处于激烈竞争中。与此同时,日资企业在零部件、制造和材料等领域具备优势,但如何顺应中

2025年9月24日,安永在上海成功举办“日资企业在华业务的制胜之道——聚焦汽车产业转型”研讨会。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迈向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并处于激烈竞争中。与此同时,日资企业在零部件、制造和材料等领域具备优势,但如何顺应中国市场快速变化并实现业务转型,成为在华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线下于上海举办,同时通过线上连线北京、天津、武汉、广州、深圳及日本各地日资公司总部,吸引了众多日资企业高层参与。活动得到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大力支持,共汇聚来自中日两国超过200位嘉宾,参会者所属行业涵盖汽车、金融、化工、商社、信息科技等多个行业,充分体现了各方对中国汽车产业变革和日资企业在华转型的高度关注。

在开场致辞中,安永[1]大中华区审计首席运营官及日资审计业务主管合伙人陈杰指出,中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引擎,而日本在制造和零部件方面优势明显。双方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面对激烈竞争,日资企业唯有加快转型并深化本地化,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随后,日本国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冈田大使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新能源车销量七年间激增超千万辆,市场格局深刻重塑。日企长期在电动技术和零部件等领域具备优势,亟需把握中国市场动向,探索包括中日合作在内的新型战略路径。

冈田大使充分肯定安永新著《激动中国·香港的转型》在中国数字经济、AI、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参考价值,并强调中国作为全球重要市场和创新基地的地位未变。领事馆将持续支持日企在华发展,期待双方在汽车产业大变革中深化协作,共同开拓未来出行新机遇。

在主旨演讲环节,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咨询部总经理及川亮平指出,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加速转型为全球创新引领者,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强劲动能。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中国能够快速整合资源并推动技术落地,正逐步从“模仿者”走向“创新者”。在这一背景下,外资企业唯有加快本地化才能保持竞争力。

近年来,日企已通过与中国AI公司合作、引入本土供应链、授权中方团队决策等方式,推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实现快速响应。调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日企将中国企业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比例显著上升。

对此,及川亮平建议,中日企业应从传统的单向分工转向“双向协作”,结合日本的技术与全球网络、中国的市场与创新速度,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打造覆盖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协作生态。

安永[2]日本合伙人松恭祐指出,汽车产业正面临脱碳化、供应链重构等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合资企业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选项之一。合资企业需从战略匹配、治理结构、运营模式及退出机制四方面系统规划,才能有效管控风险、实现协同价值。

安永[3]中国合伙人顾智浩Andrew Koo总结了日企在华发展的四大战略方向,包括深耕“一带一路”市场、推动“JV 2.0”模式升级、突破核心技术本土化,以及积极融入“十五五”规划前沿领域,强调开放姿态和本土化运营的重要性。

随后,安永[1]大中华区合伙人、日本商业服务(金融)主管江海峰结合安永最新发布的书籍《激动中国·香港的转型》,发表了题为“以EV产业为代表的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与现状”的主旨演讲。

江海峰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并进一步就包括“数字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内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七大领域进行了详细介绍。

之后他分别从“中国AI产业”“香港数字金融”“一带一路的数字化”“数据及网络信息安全”四个维度介绍了安永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观察。

最后他结合“中国制造2025”及“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设定,总结出自上而下的产业战略政策及自下而上的市场创新间的完美融合,是中国数字化转型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以“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展望,日本应借鉴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中,研讨会邀请了四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包括博世(中国)CEO徐大全,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工学博士周剑光尼得科(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车载业务负责人顾仲义,以及西村朝日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野村高志律师。四位嘉宾从跨国零部件供应、智能网联研发、本土市场实践以及法律合规管理等角度,深入解析了日企在华发展的关键要点。

徐大全指出,本土化是国际企业在华成功的唯一战略,博世正在从“Local for Local”向“Local for Global”转变,即在中国研发和创新并服务全球。他介绍了博世在电驱动、氢燃料电池、智能座舱、ADAS 等领域的本地研发实践,强调与本土供应商、初创企业协作是提升成本管控与研发速度的关键,并总结“成本、速度与决策的本土化”是成功要素。

周剑光博士则表示,中国研发模式更强调速度与市场导向,这与日本模式的稳健与系统性形成鲜明对比。日企若要加快创新驱动转型,必须建设本地研发团队、调整组织机制,并通过与本土伙伴的试点合作缩短学习曲线。他建议日企保持质量优势的同时,在中国建立本土研发与试点项目,学习中国“快速迭代、持续优化”的模式,更快适应市场变化。

顾仲义结合在华经验指出,进入中国整车厂核心供应链需兼顾价格、速度和本土化。他强调“早期介入”与“伴随式服务”的重要性,即从研发设计阶段就参与联合开发,并在售后和技术支持中快速响应。同时,他提出研发、采购、人才和决策的全链条本土化,是赢得长期合作的关键。

野村高志律师提醒日企面对中国日益严格的数据安全与外商投资监管,不能完全照搬总部体系,而应在合规、速度和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他强调日企应在合同条款、信息披露和数据处理等方面吸收中国制度与市场特性,并通过建立合规与业务部门的高效沟通机制,保障在转型期实现稳健发展。

最后,安永[1]日本业务合伙人长内幸浩致闭幕辞,他感谢中日两国嘉宾的积极参与,强调本次研讨会为日企在华业务转型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为中日汽车产业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桥梁。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日两国汽车产业的深度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也为跨行业交流搭建了高水平平台。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安永将继续依托在汽车、金融与跨境合作等领域的深厚经验,帮助企业把握中国市场机遇,推动中日产业合作迈向更高层次,并为全球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注:

[1].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EY Japan Strategy & Consulting Co., Ltd.

[3].Ernst & Young Transactions Limited

本文是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写,并非旨在成为可依赖的会计、税务、法律或其他专业意见。请向您的顾问获取具体意见。

来源:安永E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