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新一代手术机器人深陷“中国制造”风波。9月24日,印本土首台手术机器人制造商SS Innovations(SSI)致信印中央药品标准控制组织(CDSCO),举报印另一家医疗器械公司Merai Newage(MN)推出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Mizzo Endo 4
2025年9月27日 总第1052期
值日编辑:曹寅聪 张正阳
审核:叶维杰 关云逸
执行主编:陈卓
新一代手术机器人Mizzo Endo 4000。图源:Meril Life Sciences
《印刷报》9月26日报道,印新一代手术机器人深陷“中国制造”风波。9月24日,印本土首台手术机器人制造商SS Innovations(SSI)致信印中央药品标准控制组织(CDSCO),举报印另一家医疗器械公司Merai Newage(MN)推出的新一代手术机器人Mizzo Endo 4000为“全套自华进口的贴牌产品”。Mizzo Endo 4000是MN旗下最新产品,预期用途包括心脏手术等外科应用,并具有远程手术等功能——MN称这款产品上市标志着印已成为“全球手术机器人中心”。SSI称Merai Newage自华进口全套手术机器人系统KANGDUO 2000,并经过重新包装后发布,过程没有任何本地制造与增值过程,这严重背离印官方在医疗器械领域强化自力更生的意图。SSI还质疑监管机构为Mizzo Endo 4000颁发生产许可证,指出其制造商在印国内没有任何生产设施。MN坚称,虽然其产品组件来自全球采购,但安全架构、核心组装、软件集成、质量检查均在印本土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印医疗器械领域内类似投诉并不罕见,但鲜有下文,因为根据印现行《药品和化妆品法》,即使贴标签或重新包装也被视为制造。
NEWS
图源:《经济时报》
印《经济时报》9月26日报道,印代表团9月22—24日赴美推进印美贸易谈判,但美“停购俄油”要求或阻碍谈判进程。消息人士称,美方多次强调“印停购俄油”对达成印美贸易谈判至关重要。对此,印方表示,若印削减俄油进口,美需允许印转购伊朗、委内瑞拉石油用于替代俄油。此外,印还提出放宽转基因玉米进口限制、增加对美国防及能源产品采购等让步性替代方案。印或计划自美进口约400亿美元($40 billion)大宗商品,以进一步减少对美贸易逆差,并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持续改善印市场准入。印声明指出,此次印美贸易谈判极富建设性,双方就“协议的可能框架”交换意见。然而,知情人士指出,印美本轮贸易谈判虽呈现积极态势,但仍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NEWS
日本政府向马来西亚提供无人机援助。图源:《日经亚洲》
《日经亚洲》9月27日报道,日首相石破茂9月22日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并签署协议,拟通过官方安全援助计划(OSA)向斯提供免费无人机,旨在“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海上影响力”。此外,日政府还计划宣布一项经济走廊计划,鼓励对斯投资,以促进南亚局势稳定。该计划或有望促进日对中东、非洲等地区出口。2023-24财年,日本启动OSA计划,主要面向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印太地区国家,旨在向“理念相同”的国家免费提供军事装备援助,并加强军方沟通,这已成为日推动对外国防援助的核心形式。目前,为避免卷入中美紧张局势、保障国家安全,部分国家正加紧向日本等国寻求国防援助。
NEWS
巴联邦海事部长乔杜里(右)在伊斯兰堡主持连通工作组会议。图源网络
《阿拉伯新闻》9月26日报道,巴基斯坦海事部官员透露,巴正设法推进更好对接沙特的港口及航运计划,目标将自身打造为“海湾国家、中亚对中国的贸易桥梁”。海事方面,巴已向沙特提出多项海运合作提案,包括依托卡拉奇港和瓜达尔港建设专供沙特的贸易门户码头;引入沙特资金扩建巴国家航运公司船队,并开通从卡拉奇到吉达、从瓜达尔到达曼(Dammam)的直达航线;在加达尼(Gaddani)建立20个绿色拆船厂等。同时,巴国家石油公司正在卡拉奇郊区考察新建商业石油码头,预计耗资3亿美元。陆上交通方面,巴交通部呼吁沿铁路线铺设光缆,扩大海底电缆网络,并加快完成M-6高速公路建设。该路段长394公里,连接卡拉奇和内陆信德省的苏库尔。巴交通部提出将M-10高速公路延伸至巴南部克尔塔尔山脉(Khirthar)以补充现有道路基础设施。据悉,一个由海事、交通、铁道和国防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近期将首次会面,重点商讨优先发展项目及资金募集问题。巴海事部部长乔杜里(Muhammad Junaid Anwar Chaudhry)呼吁各部委尽早拿出合理方案,以吸引国际投资。
NEWS
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图源:澎湃新闻
“今日中巴经济走廊”(Daily CPEC)网站、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9月24日、25日报道,巴计划发展部长伊克巴尔(Ahsan Iqbal)宣布,巴拟将北斗系统深度纳入巴经济、技术发展进程,以助力中巴经济走廊(CPEC)建设,促进全球空间技术合作。9月24日,伊克巴尔出席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围绕“利用北斗系统促巴未来发展”提出六点框架:一是整合北斗系统与巴星基增强系统(SBAS)、地基增强系统(Pak-GBAS);二是实现GBAS全国覆盖;三是在巴建立国家地理信息系统与卫星技术中心;四制定巴国家“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政策”;五是加强中巴企业合作伙伴建设,带动巴本土导航产业发展;六是推进中巴联合科研、培训和人才培养。伊克巴尔表示,巴是除中国外首个采用北斗系统的国家——北斗系统与巴现有系统融合或为巴数字贸易、港口运营、航空航天、海上安全等领域注入新活力,更好促进巴经济可持续发展,也为“数字巴基斯坦”计划夯实基础。
NEWS
台GPU芯片出口量激增。图源:彭博社
路透社9月26日报道,台湾地区寻求未来5-7年内将对印芯片和电子产品出口规模翻一番。2025-26财年头5个月,印对美智能手机出口同比提高40%,达到84.3亿美元。受印对美手机出口激增拉动,台对印出口及投资同期也大幅攀升。据悉,2024年台对印出口额突破100亿美元,主要以芯片、电子元件和机械设备为主,较五年前40亿美元出口总额有较大提升。同时,考虑印目前对美手机出口仍享受豁免,无需担心特朗普对印惩罚性关税冲击,这台商加强对印经贸往来更具吸引力。迄今为止,台主要企业已在印制造业投资约50亿美元。2024年力晶半导体与塔塔电子(Tata Electronics)合作,斥资110亿美元在印建设首家人工智能芯片工厂。富士康2025年宣布向其印度子公司投资15亿美元,将更多生产转移出中国大陆。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理事长黄志强(James C. F. Huang)表示,美对印加征关税不会影响台印经济合作,台将通过贸易投资助力印构建本土供应链。
NEWS
图源:《电讯报》
印《电讯报》9月26日发表题为《回报不佳:在美印侨让莫迪外交政策失望》的评论指出,莫迪长期高度重视并誉为“国家大使”(Rashtradoot)的海外印侨群体,却未能在印美关税问题、签证议题上发挥有效政治影响力。本文作者苏尚特·辛格(Sushant Singh)系耶鲁大学讲师。
在莫迪的政治生涯中,海外印侨始终被置于核心位置,是莫迪外交战略的基石。尤其是在印美关系中,莫迪在每次在重大活动中都会强调在美印侨的重要性,称其为“国家大使”“世界最古老民主国家和最大民主国家之间的桥梁”,不断彰显在美印侨是最富裕、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少数群体,在美政商界具备巨大影响力,而莫迪本人是激活这股力量的关键。
然而,面对特朗普关税和签证政策,莫迪“侨民叙事”土崩瓦解。特朗普对印商品加征50%关税、对H-1B签证申请征收高额费用,直接冲击印IT从业者和相关出口企业。然而,皮查伊(Sundar Pichai)、纳德拉(Satya Nadella)、阿尔温德·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等印多位印裔企业领袖(注:曾参加过特朗普在硅谷的晚宴)非但未对此加以批评,反而对特朗普的政策赞不绝口,支持印度的美国会议员同样未声援印度。更关键的是,在美印侨群体在这场“印度危机中”,既未组织动员,也没有开展任何非正式游说。这些都表明,印侨的所谓影响力只是表面光鲜而缺乏实质。
莫迪“印侨政策”失败原因主要有三。一是错将印侨的象征性视为真正的影响力。在美担任CEO、医生等高级职位的印侨人数众多,但这并不等同于拥有可影响美政策的权力网络。此外,许多印侨要么不是美国公民,要么不是关键选区选民,或者根本不愿在涉印争议议题上替印政府游说。更现实的是,印裔议员须向其选民与所属政党负责,而非对印政府负责。
二是排灯节活动等“友好时刻”掩盖了双边关系裂痕。美民主党日益不满莫迪政府“多数主义”倾向;共和党虽将印视为抗衡中国的有用棋子,但对印政治操作(包括在克什米尔、穆斯林问题上的做法)并无好感。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核心圈层更加看重交易而非情感纽带。对特朗普而言,印是谈判对手而非特权伙伴,美国将印视为带有威权倾向的“普通国家”,与匈牙利、土耳其相比并无二致。
三是美智库、学界、人权组织也日益疏远印度。美主要智库在印遭遇关税冲击时仅做温和表态;而人权组织不满印长期无视其报告,甚至对研究人员施压的行为。同时,关于印跨国暗杀、迫害锡克教活动人士、压迫宗教少数群体等事件频发,进一步降低这些组织、机构为印发声的可能性。
反观以色列,其游说集团不仅依靠资金和活动,更通过数十年时间建成跨党派、跨行业、渗透基层的系统性游说力量,可以确保对美政策做出有效塑造。相比之下,莫迪政府更注重表面功夫而非机构、注重宗教而非价值观、注重莫迪个人形象而非印度整体。其结果显而易见,莫迪高调宣扬的“伟大资产”——基于印侨网络和两党共识美对印外交路线——从未接受过检验,在关键时刻注定要掉链子。
本期编辑:余佳轩
本期审核:单敏敏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