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见丨直播间假货泛滥 呼唤“零容忍”的真监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22:27 1

摘要:“层层把控、百里挑一的高品质培育钻石,一克拉仅需165元,2克拉带证书的银戒托首单只要98元!”类似的宣传在不少电商平台和直播间随处可见。然而,央视近日的调查揭开了这一骗局的面纱:这些所谓的“培育钻石”实为每克拉0.5元的合成立方氧化锆。

“层层把控、百里挑一的高品质培育钻石,一克拉仅需165元,2克拉带证书的银戒托首单只要98元!”类似的宣传在不少电商平台和直播间随处可见。然而,央视近日的调查揭开了这一骗局的面纱:这些所谓的“培育钻石”实为每克拉0.5元的合成立方氧化锆。

一刀切下的不只是假钻石,更是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信任根基。

从假钻石到“狗血”剧情 直播骗局多样化

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各类骗局滋生的温床。近期曝光的假钻石事件只是直播间乱象的冰山一角。

更令人忧心的是,部分直播间还上演各种“狗血”剧情,如“老婆出轨,亏本甩卖其美容院化妆品”“父亲在中缅边境有金矿,低价出售9.9元小金条”等夸张剧情。尽管这些剧情看起来荒谬,却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购买。

直播间骗局已成灰色产业链

被曝光的假钻石骗局背后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在广西梧州全球最大的合成立方氧化锆加工基地,部分商户能直接制作假鉴定证书,并将假证书编号用激光打在产品腰围上。在网络平台上,各类打着“国家实验室认可”等权威标识的证书也仅需几元就能买到。

直播的隐蔽性与取证难让监管陷入困境

私域直播的隐蔽性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私域直播在直播主体资质审核、直播内容的合规性审查等方面,其监管标准都更加模糊,更容易规避法律审查。这类直播往往需要输入密码或通过邀请才能进入,且直播内容大都无法回看,不留明显痕迹。这种封闭环境为不法人员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式”营销提供了便利,也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跨地域作案也是直播监管面临的挑战之一。直播违法犯罪常跨地域开展,必须推动多部门跨省联动,才能形成打击合力。而在现实操作中,常常难度很大。

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老年消费陷阱、私域引流营销等问题成为投诉热点,这表明直播电商乱象已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全链条治理 让直播间真正成为诚信消费空间

面对直播电商乱象,监管部门正在积极行动。9月2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举行直播电商监管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已进入法制审查程序,近期将正式发布。

该办法明确了直播电商平台、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及其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法律责任,强化了监督管理手段,明确了监管部门与平台之间的联动处置机制,办法将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形成监管执法闭环,届时,直播电商行业也将迎来“大扫除”。

市场监管部门也将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健全“线上发现、线下追查、线下发现、线上管控”的直播电商一体化监管体制,也只有平台、商家、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形成合力,才能让直播间真正成为诚信消费的空间,而非骗局滋生的温床。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