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打开山东广电4K超高清频道,屏幕上黄河奔腾的水花、长城蜿蜒的轮廓、诗词中蕴含的千年文化脉动,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这不是简单的画面清晰,而是一场新视听盛宴的开始。
9月28日,打开山东广电4K超高清频道,屏幕上黄河奔腾的水花、长城蜿蜒的轮廓、诗词中蕴含的千年文化脉动,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这不是简单的画面清晰,而是一场新视听盛宴的开始。
4K超高清频道的开播,是山东广电在“超高清发展年”的号角声中,以创新科技锻造视听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从1994年卫星频道首批上星、2012年高清频道开播,到如今的4K超高清,山东广电的每一次跨越,都是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同步的生动注脚。
技术赋能:超高清背后的硬核实力
山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的落地,远非简单的“设备换新”。自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山东广电已完成16个标段的招标采购,构建起采集、制作、存储、播出、传输五大系统全链条升级——2个4K移动摄录系统、1200㎡/800㎡超高清演播室、自主开发的媒资系统、基于HNSW算法的矢量检索技术,每一项都直指传统广电技术框架的“基因重组”,采用“横屏深耕+竖屏碎片化”的融合生产模式,通过打通演播室集群与后期制作岛网,实现大小屏、横竖屏同期制作能力,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求。
内容革新:文化大省的视听新表达
技术只是载体,内容才是灵魂。山东是经济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山东广播电视台坚持新闻立台、文化强台、融合兴台,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力作,构建起了丰富多元的内容产品矩阵,更好地展示山东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成就。
2022年以来,山东广电创作的文化纪实节目、山东春晚,以及今年新录制的文化综艺节目,全部实现4K超高清制作,为4K超高清频道上线提供了丰厚的内容储备。同时,山东卫视还优化了节目编排,构建起了“新闻节目+文化综艺+文化纪实 +电视剧”四大特色节目带,焕新升级了《黄河文化大会》《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等六大品牌文化节目,着力打造18:00-23:30黄金时段超高清内容播出带,重构了内容生态。自然地理纪录片《大河之洲》第二季作为山东广电在“超高清发展年”的献礼之作,汇聚中外顶尖创作力量,历时三年蹲守拍摄,采用全流程4K技术制作,在四季轮转中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关于生命、和谐与希望的自然盛宴。即将首播的《2025中华家庭诗词擂台赛》,围绕黄河、长江、长城、京杭大运河四大中华文化符号展开,以4K超高清技术呈现诗词竞技的精彩场面,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文化的盛宴。
传播格局:多终端覆盖的无缝体验
此次4K超高清频道建设,山东广电摒弃了传统电视单一传播路径,构建了多终端、全媒体传播体系。有线电视用户打开4K电视机,更新节目表,就可以找到山东卫视4K超高清频道;IPTV用户,不管在山东还是其他省份,都可以收看到该频道;手机/平板用户可通过闪电新闻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在省内,山东有线“享TV”用户全部支持收看4K超高清节目,IPTV 4K超高清机顶盒用户已达1492万户。
新建的地球站设计有山东卫视高清节目和4K超高清节目卫星传输系统各1套,信号覆盖全国和周边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表明山东广电的视野已经不局限于省内甚至国内,而是着眼于更广阔的国际传播舞台。
产业影响:超高清引领的经济新动能
4K超高清频道的开通,对山东乃至全国的视听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超高清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涉及内容生产、网络传输、终端呈现、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山东广电的4K超高清频道建设,将带动前端设备、内容制作、传输网络、终端设备等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在视听产业的布局,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视听需求,更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2024年山东省大视听产业总收入约1300亿元,同比增长约11.6%,持续保持向上向好发展态势。
山东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广电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培育重点视听企业300家以上,建成省级视听产业基地(园区)20个以上,大视听产业年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技术赋能内容,内容服务大众。4K超高清频道的开播,是山东广电勇当人民美好生活建设者、传播者、服务者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内容的革新、产业的蝶变、服务的升级。在“内容+技术”双引擎驱动下,山东广电正聚力打造广电媒体超高清时代的新质生产力,加快系统性变革步伐,实现视听品质的跨越式跃升。
从“看”的革命到“用”的升级,从“内容”的丰富到“产业”的繁荣,山东广电正在以实际行动回答新型主流媒体如何在新时代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视听内容中获得美好生活体验。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