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死1亿人的1918西班牙流感之前、之中、之后的世界变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22:34 1

摘要:美国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是骡子,中国部分地区仍在使用飞鸽传书。全球人均寿命约50岁,大部分婴儿在家中出生,文盲率居高不下,人们对传染病缺乏科学认知,多数国家没有设立卫生部,医疗保险更是全新概念。

一百年前,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它感染了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并导致约五分之一的感染者死亡。

最初记录的死亡人数仅为数百万,后被历史学家修正为数千万,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实际死亡人数最保守估计也达到1亿。

当时世界人口约15亿,这场被误称为“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深刻改变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

1918年的世界与今天截然不同。电影尚处于无声时代,电话网络稀疏,民用航空还未起步,许多国家缺乏铁路系统。

美国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是骡子,中国部分地区仍在使用飞鸽传书。全球人均寿命约50岁,大部分婴儿在家中出生,文盲率居高不下,人们对传染病缺乏科学认知,多数国家没有设立卫生部,医疗保险更是全新概念。

抗生素尚未发明,医疗手段有限,疾病治疗多依赖祈祷或传统偏方。父母普遍接受部分子女可能夭折的现实,早逝和流产是常见经历。

死亡被视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所有这些时代细节都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所掩盖。媒体被政治利益主导,民众信息闭塞,真相难以传播。

病毒与战争不同,战争有胜败双方,病毒却让全人类陷入无力感。1918年3月,美国新兵训练营爆发流感,消息被军方封锁,以免影响士气。

当时美国已对德宣战,数十万士兵正通过海路奔赴欧洲战场,他们在输送兵力的同时,也将病毒带往全球。

战争环境为病毒传播提供了理想条件:士兵频繁调动、居住拥挤、卫生条件恶劣,加之政治谎言掩盖疫情,使得病毒得以迅速扩散至全球。

“西班牙流感”得名源于一战期间的中立国西班牙。当英、法、美等国隐瞒疫情时,西班牙如实报道本国情况,结果被误认为是疫情源头。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此名由此沿用。

疫情共经历三波冲击:1918年春季的第一波症状较轻;秋季的第二波死亡率最高;冬季的第三波致命性仅次于第二波。

幸存者不仅靠运气,也依靠生物本能的自保行为:隔离、囤粮、闭户不出。但与自私并存的是医护人员、教师和普通人的奉献精神。在瘟疫面前,生存与道德的抉择无比艰难。

人类天生具有厌恶感,这种本能演变为隔离措施。

早在公元600年黑死病期间,威尼斯就对进港船只实施40天隔离。此次流感中,各国应对方式各异:

美国作为新兴大国,其做法备受关注。纽约采取工厂、商店、影院轮流营业措施,学校保持开放以传播防疫知识;费城则无视疫情,继续大规模集会;圣路易斯市严格执行隔离,关闭公共场所。

美国政府推广口罩令,严禁随地吐痰,个别州甚至发生未戴口罩者被枪击的事件。

冰岛政府切断南北交通,北部居民实现零感染。

澳大利亚前期严格海防,有效控制疫情,但一战结束后民众聚集庆祝,导致第三波疫情暴发,民众怨气转向土著居民,强制分离混血儿童与原住民家庭。南非和阿根廷也出现种族对立,黑人拒绝白人推广的疫苗,怀疑其为种族灭绝手段。

日本民众戴口罩但拒绝关闭寺庙;法国人接受隔离却坚持去剧院和教堂;伊朗人视圣殿为最终归宿。意大利人回避医院,宁愿求助巫师;印度人因殖民历史视医院为刑场,该国也成为流感死亡人数最高的地区。

关于中国,可查资料有限,死亡数据缺失。当时大部分百姓不知身处何朝何代,将瘟疫归咎于鬼神作祟,多请巫师驱邪。

1910年,伍连德在哈尔滨成功抗击鼠疫,后成为首位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华人。当时青霉素尚未发明,现代医学对病毒束手无策,各种药物多属心理安慰。

尽管各国政府因战争需要隐瞒疫情,但当病毒蔓延至家门口时,1亿生命的代价迫使人类反思。

疫情过后,幸存者完成了一次全球性的群体免疫,更健康的人群拥有更长寿命和更强生育能力。

流行病学由此受到重视,数据采集和政府信息公开成为研究基础。1920年,国际卫生组织前身建立,1948年正式成立。

病毒也意外造就部分受益者:美国保险公司支付了1亿美元赔偿(相当于今200亿美元),某些家庭命运由此改变。

一名德国移民的妻儿将赔偿金投入房地产,其孙唐纳德·特朗普成为百亿地产巨头。

全民医保概念开始萌芽。德国纳粹政府以“净化种族”为由推行国家医疗,后来苏联、英国相继建立公共医疗体系。

1919年,经过七个月谈判,《凡尔赛条约》签署。原本主张和平方案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因流感瘫痪未能与会,导致英法主导谈判,对德施加苛刻条款,间接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全球工薪阶层掀起革命浪潮,帝国殖民体系瓦解:韩国反抗日本统治,埃及挑战英国,印度在甘地领导下走向独立。

这些运动虽非直接由疫情引起,但殖民者在疫情中的差别对待激化了矛盾。

1919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批判传统、倡导科学,其中包含对中医的质疑。鲁迅弃医从文,揭露封建愚昧,其笔下曾提及中医留下的童年创伤。

1679年,荷兰探险家在澳大利亚发现黑天鹅,此前欧洲人认为黑天鹅不存在。1918年之前,人类未经历如此规模的瘟疫,但科学家一致认为类似大流行必将重现,问题只在时间。

2020年新冠病毒的冲击虽不及西班牙流感,却已改变世界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首次出现民众选择性听取科学家意见而忽视宗教领袖、政治人物观点的现象,这在人类历史上实属罕见。

来源:墨文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