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8日,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春市城市围挡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据悉,近年来,随着长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城镇化速度、城市发展方式都迈入新的阶段,广大市民对城市交通、市容市貌、功能布局、品质生活有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打造符合省会
28日,长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长春市城市围挡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据悉,近年来,随着长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城镇化速度、城市发展方式都迈入新的阶段,广大市民对城市交通、市容市貌、功能布局、品质生活有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打造符合省会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长春市于小处着眼、下绣花功夫,以围挡治理为“小切口”,聚焦“最大限度拆围、退距、透绿、扩容、惠民”,着力改善城市风貌。经过6个多月的努力,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还路于民、还绿于城、还利于商”的预期目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更为可观可感可及。
高位统筹、全域联动
长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靠前指挥,先后7次深入一线实地踏查,统筹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市政府组建市区两级工作专班,建委、规资、城管等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形成“审批、排查、整改、督办”闭环,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各城区、开发区迅速行动,累计动员1.72万人次,开展9轮全域排查,对全市1669处围挡进行分类管理,除678处因施工需要必须保留外,其余991处均列入整改范围,确保底清数明、便于治理。
分类施策、精准整改
科学制定轨道交通、房建市政、门面装修、箱变围栏等8类围挡的整改方案,分类推进“拆、退、透、用、留”5项工作。
即:
对工程已完工或长期闲置地块围挡,应拆尽拆,复原还建;
对占道施工或超范围围挡,依据工程进度渐次优化、加快回缩;
对未出让地块等围挡,清除垃圾、平整场地、绿化更换、透改提升;
对围挡内释放土地,做好规划设计、便民改造、开发利用;
对施工需要保留围挡,按最小作业范围设置,落实属地监管责任,确保安全、整洁、有序。
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治867处,总面积377万平方米,累计释放公共空间48万平方米,相当于518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自加压力、攻坚克难
坚持应改尽改、能改则改,按照“主路、次路、支路、巷路”的顺序,今年3月分阶段制定“五一”前整治226处、“十一”前整治521处、年底前整治598处计划,力争全市人民尽快看到变化,目前完成进度超出预定目标50%以上。尤其是对严重超期围挡,敢于啃“硬骨头”,着力破解管护主体缺失、多方利益冲突、产权归属有分歧、群众意见不统一等“多难”问题,累计拆除10年以上超期围挡46处,20年以上超期围挡全部清零。
共建共治、活化利用
将围挡治理纳入“走遍长春”行动,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方式,拓宽民意收集与响应渠道,收到、办理群众意见4346条。同时,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城市更新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一体推进,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进一步增加服务供给、植入商业业态、释放消费潜力。打开新民大街沿街院落13处,人民广场时隔22年重新向公众开放。改建停车场16处、新增停车泊位2600余个,红旗街、南湖大路等主要街路通行效率提高7%,三环内道路平均车速提升5.7%。打造口袋公园16个,建设农贸市场6处,提供摊位700个,增加就业岗位2400余个,实现城市风貌与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完善机制、力求长效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周调度、月督查、季报告”机制,利用“一网统管”平台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常态化组织“点对点”巡查检查。在整改存量问题基础上,严把新增围挡审批关口,制发《指导手册》和《实施细则》,强化从围挡设置到拆除全周期动态管理,切实巩固治理成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围挡治理纳入城市精细化管理考评,推动治理成效向城乡接合部、外县市拓展延伸。
下一步,长春市将在常态化做好围挡清理整治、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全面贯彻中央城市会议精神,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扩大公共活动空间、优化要素服务保障、推动城市繁荣发展,让城市成为广大群众宜业宜居宜游的乐园。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昕
图片由长春市政府新闻办提供
初审: 王韬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