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车站”现身中关村西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21:55 1

摘要:展台内部装饰主色调采用象征科技的“海淀蓝”,夜间亮化效果与周边楼宇交相辉映。设计风格采用科技简约风,直观呼应了海淀以科技赋能城市更新的工作思路。

秋夜的中关村西区广场

灯光璀璨,人流如织

9月28日晚

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

暨第三届北京城市更新周

在这里正式启幕

以“智汇海淀 更新为民”为主题的

海淀展区

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展示内容

成为这场城市更新盛会中

备受瞩目的焦点

展区巧妙融合历史文脉与科技创新

全面呈现了

海淀区在回答“如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这一时代命题中的思考与实践

Part 01

车站为型,历史为魂

更新之路不忘“初心”

海淀主展台的设计核心创意元素

源于清华园车站旧址

——这一京张铁路的重要历史遗迹

曾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的首站

经过保护修缮与周边城市更新

如今的清华园车站旧址已正式对外开放

成为海淀重要城市地标

展台外观还原清华园车站建筑形态

既是对“赶考”精神的致敬

也寓意海淀城市更新始终不忘初心

入口处的站牌上清晰标注

“‘十四五’至‘十五五’,

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

人民满意才是终点站。”

展台内部装饰主色调采用象征科技的“海淀蓝”,夜间亮化效果与周边楼宇交相辉映。设计风格采用科技简约风,直观呼应了海淀以科技赋能城市更新的工作思路。

展台入口处设立的京张铁路第一号机车打卡墙、以清华园车站老车票为原型设计的“时光车票”纪念明信片,以及融合“清华园车站”“进京赶考”等信息的主题打卡印章,共同构建起一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引导观众在沉浸体验中感知城市更新的深层意义。

Part 02

五大展区系统呈现

从“基因”到“回响”全程可感

海淀主展台通过五大展区

系统呈现城市更新的发展路径

以“海淀基因—时代命题—海淀答卷

—更新地图—烟火回响”为主线

完整展现从政策背景到实践成果的

城市更新脉络

“海淀基因”设计灵感源于海淀标志性logo“双螺旋”,通过螺旋造型的LED屏幕,打造展区标志性视觉元素。屏幕通过文字、数据与视觉艺术结合的方式,呈现海淀基本情况、科技底蕴与发展理念。

“时代命题”展区以时间为轴,梳理从中央到北京市、海淀区关于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会议与文件精神,清晰呈现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脉络。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的重要事件与政策简介都详细展示,让观众充分了解城市更新的政策背景与方向指引。

核心展区“海淀答卷”紧扣“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个核心目标,通过数据可视化、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工作成果。

“创新”展板展示了海淀区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和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项目。一位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不仅仅是改造物理空间,更是通过街区、校区、园区、社区的‘四区融合’,为创新主体打造高品质的活力空间。”

“宜居”展板展示了海淀区聚焦“全龄友好 安居乐业”,在提供多样化的居住空间、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中关村东区危旧楼改造项目就是其中一个生动实践。

“美丽”与“韧性”展板则着重呈现了海淀的生态宜居与安全守护。清河之洲和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项目,生动诠释了城市更新如何更好地让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

最后,“文明”与“智慧”展板强调了文化传承与数字赋能,三山五园地区的保护利用与人工智能街区的规划,展现了海淀深厚文化底蕴与前沿科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Part 03

数字沙盘+AI拍照

互动体验拉近“人城距离”

如果说静态的展板是海淀更新的“理论课”,那么展区内丰富的互动装置则是生动的“实践课”。在“更新地图”展区的数字沙盘前,市民可以通过交互台选择感兴趣的项目,面前的水平屏便会立刻呈现该项目的3D模型与地理信息,垂直屏则同步播放项目的更新故事视频。

现场工作人员演示了如何查询中关村大融城项目:“你看,更新前后的对比非常鲜明,它从一个老旧的商业设施,转型成了融合商业、文化、科技的智慧综合体。”

在“烟火回响”展区的数字信息墙前,温暖的市民留言打动人心。华清园完整社区改造后,一位居民留言写道:“以前小区停车难、活动空间少,现在有了共享车位和儿童乐园,邻里关系都更和睦了。”这些真实的图片和文字,让城市更新的成效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充满了温度的民生改善。

在展区出口处的“我的海淀未来风”AI拍照装置前,市民可以通过AI技术生成与未来海淀场景的创意合影,打印留念,为参观画上了一个充满展望的句号。

Part 04

“人民满意”

是城市更新的终点站

外场装饰同样独具匠心

双螺旋上方平台的“更新之轮”主题雕塑

以两个同心圆构成

外圈呈现海淀更新地标

内圈勾勒八十年代白颐路街景

新旧对比间生动展现城市变迁

轮形设计寓意

海淀更新工作始终向前

游客休息区内,机器人主题市集自9月26日持续至10月7日,所有“摊主”均为智能机器人,为市民提供科技感十足的互动体验。

美陈布景巧妙运用“视觉错位”手法,使台阶立面在特定视角下拼合成完整画面,“拾级而上,预见海淀”的主题既呼应物理空间的设计,也隐喻海淀通过城市更新不断攀登品质新阶。

现场“最智能的算法服务最温暖的人间烟火”“人才是海淀最美的风景”等标语,彰显了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更新理念。整个展览通过历史与未来的对话、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这次展览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与市民交流、汲取智慧的平台。城市更新永远在路上,而‘人民满意’才是所有工作的终点站。”海淀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海淀展区及相关活动将持续至10月7日,通过机器人市集、AI体验等互动,让市民深入感受城市更新的温度与智慧。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