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凭借出演电影《小兵张嘎》在观众中积累了好感的男演员谢某,因穿着警服直播带货被网友举报后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近日,谢某被执行行政拘留后,他的视频服务价格便传出将上调1.5倍的消息,让人大跌眼镜。(9月27日 极目新闻)
贺文兵
曾凭借出演电影《小兵张嘎》在观众中积累了好感的男演员谢某,因穿着警服直播带货被网友举报后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近日,谢某被执行行政拘留后,他的视频服务价格便传出将上调1.5倍的消息,让人大跌眼镜。(9月27日 极目新闻)
将违法行为转化为“涨价筹码”,这种骚操作不仅颠覆了公众对是非对错的基本认知,更暴露了流量至上价值观的严重扭曲。谢某“身价暴涨”并非基于专业能力提升或正面形象积累,而是源于一次触碰法律红线的违规行为。
他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识的服装直播带货,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更损害了公权力象征的神圣性,最终被依法行政拘留。如此明确的违法失德行为,本应成为职业生涯的污点,却被经纪公司包装成“市场关注度与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利好,匪夷所思。
谢某的经纪公司直言“很多人找他都是为了热度”,一语道破玄机——在部分商家眼中,违法带来的流量与正面口碑产生的热度并无区别,甚至因争议性更强而更具“商业价值”。这种“黑就是红”的畸形认知,正在消解法律处罚的警示意义,让违法成本异化为“流量投资”。
这种现象的蔓延,本质上是对法治尊严的漠视。法律的惩戒本应划定行为底线,让违法者付出代价以儆效尤。但当拘留经历反而成为涨价理由,惩戒便沦为炒作素材,法律的严肃性被商业利益消解殆尽。
更严重的是,这种操作向社会传递了错误信号:似乎只要能博取关注,哪怕突破法律与道德底线也值得,这无疑会冲击社会价值体系的根基。演艺行业向来强调“德艺双馨”,公众人物的社会示范责任远重于商业价值。谢某违法后反而身价上涨,是对行业自律规则的挑战。
流量可以量化商业价值,但绝不能替代是非标准。“拘留涨身价”的荒诞背后,是资本对流量的盲目追逐,是部分商家对底线的主动放弃。若任由这种畸形逻辑蔓延,终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更是令人三观碎裂的闹剧。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