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变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21:47 1

摘要:因为这一天必须定下来今年NIO Day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才能有序推进接下来的所有工作。(*NIO Day:一年一度的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盛会,已连续举办9年)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2025年8月初的星期天,在上海漕河泾蔚来总部一楼的会议室里,正展开着一场激烈的讨论。

因为这一天必须定下来今年NIO Day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才能有序推进接下来的所有工作。(*NIO Day:一年一度的品牌与用户之间的盛会,已连续举办9年)

我不是第一次作为媒体观察团参与NIO Day的前期筹备了,而除了同样作为媒体观察团的电动星球蟹老板、以及负责NIO Day相关工作的各个环节负责人之外,和我同来现场的,还有几个穿着同一款式Polo衫的人。

他们甚至主动坐在了会议桌最主位,而李斌、秦力洪很自然地分别被一左一右挤到了桌子最侧面。

他们就是蔚来的用户顾问团。

关于今年的主题——“生长”二字,其实早有定论。

但英文名字、以及如何向外界诠释背后的含义,大家意见却不统一。唯一达成共识的就是生长不是瞎长,它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需要阳光、需要雨露,也需要破土的勇气和定力。

此时,距离NIO Day开幕只有49天了。

这是蔚来从2017年在北京五棵松办第一场NIO Day以来,9年里,时间最紧迫的一次。

01. “理想很美好,

问题一个接一个”‍‍

从筹备到开幕只有49天时间,这对于一场近万人的盛会来说,确实是太紧迫了。

时间之所以如此紧张,最关键的原因就是:NIO Day的举办时间提前了3个月。

前段时间我去318见证珠峰定日换电站落成的时候,和李斌聊到过这件事。

“年底办其实很好,其乐融融,大家都很欢乐”,他稍许停顿补充说,“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我们NIO Day用户参与比例太高了,年底各个公司都很忙,用户凑时间费劲;而且年底有大量演唱会要举办,凑场地很难;很多北方非旅游城市也在城市申办和挑选里不占优,太冷了;最关键的是,我们经常被说产品节奏不够好,其实NIO Day调一下时间,可以更好地配合产品发布节奏。”

总之,“高端大三排旗舰SUV,第三代ES8王者归来,没有比NIO Day更合适的发布场合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却有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当其冲的就是时间,“哪怕去年在广州办NIO Day,因为场地前后都被演唱会卡死了,一共只有96小时准备时间,看着极限,但筹备期很长,现场的东西我甚至都是打包好了,去了组装就行。但今年是真极限,光筹备时间就短了3个月。”

负责蔚来各种大型线下活动举办的@老万 跟我感叹道。

怎么抢时间?比如外场用户集市赋尺不充分,正常都是回去调整效果图,今年没有这个时间,“我们直接当晚现场测量、现场调整效果图,现改”。

“你看我们的舞台,现在一般也都是方的或者圆的,发布也不会像别的车企做各种奇怪的形状,只在尽可能有限的空间里把屏幕做大,尽可能形成范式,不管从时间还是预算上来说,都能得到大量节约。”

李斌在二季度财报会上表示,蔚来整车毛利保持稳健,其他业务毛利实现显著突破。

而这得益于基本经营单元(CBU)的落地和推进,光二季度的经营亏损就环比收窄了30%。

而CBU是蔚来今年3月以来推行的组织变革,把公司的经营活动划分为多个独立业务单元,每个单元都要有明确的投入和产出比指标。

也就是说每个部门都需要单独进行成本核算。

组织变革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NIO Day。

02. “NIO Day我只是加点盐”‍‍‍‍

就在我去参加8月初那场主题讨论会的前一天,我来到了杭州大会展中心,当时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他们正在给别的展会施工。

50天后,2025年的NIO Day就将在这里举办。

“今年的标准,当时CBU没有来得及特别精细化去算,就说了一个参照物——按照2019年的标准去定。”@老万 一边端起手里的拿铁一边跟我说。

“创业寒冬”对于2019年的创业者们来说,是唯一不变的季节。

那一年,投资市场的投资总额同比下跌了58.5%。

2019对于蔚来,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那一年除了李斌被贴上了“最惨”标签,蔚来也是命悬一线,股价一度暴跌至近1美元。

但就是在这一年,NIO Day竟然没有暂停,而是在深圳成功举办。

甚至还由用户创造出了一首自嘲神曲《电动车主的自我修养》,在车主中广为传唱。

那天晚上一整条街都是车主在那里聚会喝酒,“当时大家想的都是要送蔚来一程,如果它倒闭了,大家可能都会有遗憾,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家好公司。”NIO Band的@范晔 跟我说。

今年的NIO Day和2019年有不少相似之处,都是用户充分主导创作内容,也都有不少限制。

而就在我感叹“你们团队真厉害,时间紧任务重,今年NIO Day做得太好了”的时候,@老万却说,“不是我们干得好,是NIO Day本身好,我们只是加了点盐。”

加点盐,为的是把肉本身的鲜味衬托出来,但最关键的是那块肉得足够好。

和2017年第一届无比盛大的NIO Day相比,2025年的NIO Day依旧盛大。但8年过去了,蔚来从上到下都学会了怎么花钱。

03. “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和往届一样,NIO Day以用户开场。NIO Band演奏、NIO Day同名主题曲演唱、蔚来用户真实故事电影等一系列用户时刻结束之后,才轮到李斌上台,总结蔚来在过去一年里都做了些什么、今天又要带来哪些新产品新惊喜。

今年的NIO Day,蔚来共带来了两款新车,一款是蔚来目前最贵的车——ET9地平线特别版,另一款是蔚来目前最“爆”的车——全新ES8。

智能高清投影大灯这些外饰细节也好,NOMI mate 3.0、Skyline数字天际线、配备8.8L冷暖冰箱以及230L超大前备舱的大三排空间表现也好,对于已经参与过全国门店试驾的朋友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8月21日的技术发布会上,各种升级就已经透露了个七七八八,也没有人怀疑这台车的产品力。

所以大家的关注点都在一件事上:全新ES8的价格。

当这剩下的另一只靴,终于以整车购买价格40.68万元起、电池租用购买价格29.88万元的形式落地,全新ES8的阶段性成功再也没有悬念。

作为一家跨国公司高管的车主@Leo,显然不是一个价格敏感型的人,他是一代ES8创始版车主,也买过二代ES8。公布完价格,我看到坐在我前排的他第一时间疯狂点屏幕,锁单三代ES8。

全新ES8相当于只有两种配置,行政签名版和行政豪华版,在智能化、动力、舒适性这些核心配置没有进行区别对待,再加上5年免费全域领航辅助NOP+、以及首任车主权益和复购权益,当晚全新ES8锁单页面直接被挤爆。

当天有车主表示,“连莫文蔚唱歌都没听了!李斌话音刚落信号贼差,我就顶着毛毛雨跑到会场外的信号柱下面锁单去了!”

随后的9月22日,蔚来官微对这一消息进行了证实,表示“全新ES8正式上市后,锁单数量超过预期”。

而为了满足用户早日提车的需求,蔚来“已经将今年的全新ES8产能提高到4万辆”。

至于为何会迎来如此盛况,答案其实也写在今年的NIO Day里,即大三排SUV的纯电时代正在到来。

04. “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这次用户大电影主题也是《生长》,这部纪录片的总导演程工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题目需要非常扎实的人和扎实的事,这和成功失败没关系,和生命力有关系,他需要找到的是一群坚韧的人。

执行总导演胥导在电话里跟我说,他们给蔚来拍了3年用户大电影了,调研过上千位用户,听过很多动人的故事。

而今年的大电影,他们拍摄了19位用户,问了每一个车主同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生长?

答案各有不同:

“生长就是在时间线上改变自己。”

“生长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是自己淋过雨,总想给别人撑把伞。”

“活好每一天,它也是一种向内的生长。”

也有人每天忙于奔波,不得停歇,没有时间去想,到底什么是生长。

而在电话里,我把这个问题抛回给了@胥导。

“生长其实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东西,可能是向死而生,是让你有一种特别想去抓住一些东西的紧迫感。而我想抓住的,是用更多工具和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认识我所处的这个世界。这是件很有趣的事,这也是生长。”

“用户的大电影里,最让我感动的其实是那个研究暗物质的博士”,车主@Leo 说,“他说他读了一辈子书,但是在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发现的东西,我当时都起鸡皮疙瘩了。”

NIO Day结束我跟车主@Leo进行了近1小时的交谈,当我问到他,“如果这一把供应没有掉链子,你觉得蔚来的拐点到了吗?”

他毫不犹豫,“一切顺利的话,接下来就是几何式放量了,其他车型和子品牌会被进一步带动、综合毛利和成本会下降,跟供应商之间的谈判也会从被动方变成主动方,销量提升后,媒体口碑会变好、用户正向发声声量会变大,这都会是一个正向循环的开始。”

李斌在NIO Day上说,“这个市场趋势背后的原因,是充换电网络的建设和纯电技术的发展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

这是整个市场共同努力的成功,其中也有一份蔚来的突出贡献。

而这,又得益于蔚来十年而来的持续生长。

生长,是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这是一个看上去很简单的概念,然而能看得到的地面之上、和看不见的地面之下,却可能分别占用完全不对等的进度条。

南方的朋友可能观察过竹子的生长,我外婆家也有一片竹林,向下扎根,是5年埋藏在地下的积蓄力量与养分。但真正破土而出被人看到的生长,有时只需要一夜雨水,黎明到来之后,3个月长成竹林。

蔚来的生长过程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等到今天纯电大三排SUV的需求彻底爆发之前,蔚来已经默默坚持了十年。

十年时间,再困难也没有放弃研发投入,累计投入超过600亿元。

这600亿元有包括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蔚来首颗自研智能辅助驾驶芯片神玑在内的共12项全栈技术;

也有包括3500座换电站、4746座充电站在内的充换电基建网络搭建;

这些,蔚来用户都看在眼里。并且在蔚来不断生长的过程中,他们也在一起生长着。

谈到什么是“生长”,作为车主兼员工的@老万 说,他理解的生长需要具备以下几点:第一,环境至关重要;第二,时间是必要条件;第三,生长需要能量和破坏,破土而出也好、破壳而出也罢,要生长就得有打破;第四很关键,生长一定是伴随着痛苦的。

NIO Band的车主@范晔 做了8年乐团了,他的乐团成立时间,正好是蔚来在五棵松办第一场NIO Day那年。

我问他,坚持这么多年,尤其是在现在这种快节奏情绪下,是否会痛苦?

他眼里没有迟疑:“艺术这东西,有一点很确定,肯定是要养的。和蔚来一样,这是一件长期投入的事情,因为你想做的东西之前没有,别人甚至不知道拿什么去比。”

全新ES8预定者(现在应该已经是车主了)、探路者创始人、同时也是一名登山家的王静,曾10次成功登顶8000米以上的雪山,其中有4次是登顶珠峰。

她说,“在我看来,人生就像登山,坚定向上攀登就好。”

这份感悟,既是她作为一名创业者的感悟,同时也是她和蔚来同为攀登者产生的共鸣:

登山要经历那么多的困难、危险、质疑,王静还时刻准备着攀登下一座山;

蔚来同样经历了那么多困难、挑战、质疑,还在坚持建设一座又一座换电站,只因一个特别简单的出发点,就是让加电和加油一样方便。

而当充换电网络搭建、整车技术创新、市场接受度等多重因素都走向成熟,终于到了蔚来挣破一切黑暗开始收获的阶段。

05. “蔚来变了,但也没变”‍‍‍‍

放眼整个车圈,NIO Day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很难用传统的汽车发布会来解释。

因为发布会的主角永远是台上发布了什么,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技术或者战略计划,台下的观众反响热烈当然好,态度冷淡也无伤大雅。

然而NIO Day不同,这是一场双主角的车圈盛会。台上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台下和线上的用户更为要紧。

这份要紧深入到了NIO Day的方方面面。

9年下来,蔚来的变化其实也是李斌的变化。

车主@范晔 说,他看到李斌的变化是“过去他满眼只有漫天星辰,现在他也会注意脚下的路,会看路边的花了。”

在创业的这8年里,他说自己迷茫的时候,时常会看一看蔚来。“它就像一面镜子”,走得通走,走不通也可以掉头再回来。

“实际上,创业就是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车主@Leo第一次见到李斌是在2017年的五棵松NIO Day,此后他一场NIO Day都没有缺席过。

“这么多年看下来,你能在李斌身上看到一个人的坚韧。这是蔚来的背水一战,他不能输的,这一战必须赢。”

“一个企业还是需要Vision的,如果只是着眼于今天赚10个亿、明天赚15个亿,它只可能成为一个大作坊。李斌变化挺大,但他的Vision没变过,我相信蔚来有一天能成为一家万亿级公司。我觉得它能做到。”

“不着急,慢慢来,我相信李斌。实在不行了,我就再支持他一台车。”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路,仍旧充满未知。

但我想,蔚来和所有的蔚来用户,已经做好了准备。

NIO 2025,继续加电!

来源:电动车公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