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发现,结了婚,尤其是过了四十岁,夫妻之间的吻,渐渐变成了“任务”——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是应付、是流程、是“该干点什么”的机械动作。更扎心的是,有些人,连吻都省了。过夫妻生活,脱衣、上床、结束,全程无交流,无眼神,无亲吻。像完成一项家务,做完就翻
你有没有发现,结了婚,尤其是过了四十岁,夫妻之间的吻,渐渐变成了“任务”——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是应付、是流程、是“该干点什么”的机械动作。更扎心的是,有些人,连吻都省了。过夫妻生活,脱衣、上床、结束,全程无交流,无眼神,无亲吻。像完成一项家务,做完就翻个身,睡觉。你说,这还是夫妻吗?这更像是合租室友,只不过多了一项“生理合作”。
很多人不以为然:“都老夫老妻了,还接什么吻?太矫情。”可我想说,不是矫情,是情感正在被无声地掏空。 吻,从来不只是生理行为,它是爱的信号灯,是亲密的通行证。当一个夫妻连吻都懒得给,那离“情感熄火”也就不远了。
中年婚姻,最怕的不是吵架,不是穷,而是“安静的疏离”。你们住同一屋檐下,吃同一锅饭,睡同一张床,可心却隔着十万八千里。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各刷各的手机,连睡前说句话都像在完成任务。这时候,一个吻,本该是打破沉默的桥梁,却偏偏被“算了,太累了”“孩子还在旁边呢”“都这么大人了,还搞这个”给轻轻抹去。
可你有没有想过,正是这些“算了”,一点点把婚姻磨成了白开水? 年轻时,一个眼神就脸红,一次牵手就心跳加速。现在呢?别说牵手,连拥抱都像在演戏。你以为是岁月无情,其实是你们亲手把热情一点点掐灭了。你说忙,忙到连亲一下的时间都没有?你说累,累到连表达爱的力气都丢了?可感情不就是靠这些“没用的小事”撑起来的吗?
更讽刺的是,很多人对外人比对伴侣温柔。对同事微笑,对朋友体贴,对客户耐心,可回到家,面对最亲近的人,却一脸疲惫、冷漠、不耐烦。你把最好的情绪给了外人,把最差的脾气留给了爱人。然后还奇怪:“怎么她越来越冷漠了?”“怎么他越来越没情趣了?”你都不给火种,还指望婚姻自己燃烧?
有些夫妻,甚至把“不接吻”当成“成熟”的标志。觉得亲亲抱抱是年轻人的事,中年人就该务实、踏实。可踏实不等于冷漠,成熟也不等于麻木。真正的成熟,是明明看透了生活的琐碎,却依然愿意为对方保留一点温柔。是你知道柴米油盐是日常,但依然会在她煮完饭后,从背后轻轻抱一下,亲一下她的发梢。是你知道他工作辛苦,但依然会在睡前,轻轻说一句:“辛苦了,亲一个。”
吻,不是年轻人才有的权利,而是婚姻里最不该省下的仪式感。 它不需要多热烈,不需要多持久,但它得存在。它是在说:“我还爱你,我还在乎你,你对我依然特别。”没有这个吻,夫妻生活就真的只剩“生活”,没有“夫妻”了。
更可怕的是,当吻消失了,其他情感表达也会跟着退场。关心变少了,体贴不见了,连争吵都懒得吵了。因为连最基础的亲密都没了,还谈什么深度连接?到最后,婚姻就成了“搭伙过日子”,孩子一长大,立马散伙。
有人说:“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搞这些肉麻的干嘛?”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最需要看到的,不是父母有多恩爱,而是婚姻可以长久地保有温度。他们从你们身上学会的,不该是“结婚后就该冷淡”,而是“爱可以持续一生”。
对此,怎么看?跟往常一样,谈谈我的个人两点看法:
第一,别把“不接吻”当常态,它是婚姻出问题的信号灯。 很多夫妻不是突然变冷漠的,是一点点从“没时间亲”到“不想亲”再到“忘了亲”。当你发现你们已经很久没有自然地拥抱、亲吻,那就该警觉了。不是非得天天腻歪,但至少别让爱彻底静音。一个吻,可能救不回一段婚姻,但它能提醒你们: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在一起。
第二,婚姻的温度,靠的是日常的“小动作”维持。 不是等出问题了才去修复,而是平时就该多点温柔。一个早安吻,一次下班后的拥抱,一句“今天想你了”,这些看似没用的小事,才是婚姻的“氧气”。别总想着“等有空了再好好处”,可生活哪有“空”?只有“选择”。你选择冷漠,婚姻就冷;你选择温柔,婚姻就有光。
中年婚姻,不怕穷,不怕累,就怕心凉了。而心凉的开始,往往就是从一个吻的消失开始的。别让岁月偷走你的吻,更别让自己成了那个连亲人都懒得亲的人。
来源:洪生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