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风拂过绿野,农机轰鸣声里,各团场田间地头正上演着一幕幕特殊的“农忙图景”——司法干警们卷起裤腿蹲在田埂调解纠纷,普法宣传车穿梭在农资集散地,法治手册与希望的种子同步“下地”。
阅读提示
清风拂过绿野,农机轰鸣声里,各团场田间地头正上演着一幕幕特殊的“农忙图景”——司法干警们卷起裤腿蹲在田埂调解纠纷,普法宣传车穿梭在农资集散地,法治手册与希望的种子同步“下地”。
今年以来,师市司法局创新推出法治服务“春耕套餐”,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阡陌纵横中焕发勃勃生机。
“法律巡诊”开进农资市场
“代耕协议不签书面合同,就像播种不盖地膜!”
在军户农场,该场司法所的“法治护航助春耕”活动玩出了新花样。4月以来,一支“法治轻骑兵”活跃在农资店、劳务市场等关键点位,支起“法律门诊”。
“雇主拖欠工钱咋办?”“口头约定的代耕协议作数吗?”面对连珠炮似的提问,司法干警边记录边解答,还送上《农村承揽合同风险提示函》:“签合同时盯紧这5条‘避坑指南’,能省去八成纠纷!”据统计,今年春耕期间,军户农场司法所解答相关法律问题27个,化解涉农纠纷6起,发放的法治套餐资料被职工群众亲切称为“春耕保险单”。
耐心调解划清“地界”
“多亏调解员,半天就厘清了‘糊涂账’!”
近日,奇台农场十连职工于某看着刚测完的土地界限连连道谢。原来,他和邻居蔡某因耕地边界争执不下,险些误了春耕。一一〇社区司法所调解员接到电话后,立即带着测量工具赶到地头,组织连队“两委”现场拉尺定界。
“老于,您家去年播种时往东多犁了半米”“老蔡,这块埂子可不能当界桩”……调解员一边核对土地台账,一边劝和:“乡里乡亲的,收成好了互相帮衬比啥都强!”一小时后,双方在调解协议上按下红手印,还相约共用农机。
这样的场景在奇台农场频频上演——一一〇社区司法所启动“田间调解”模式,组织精干力量下沉7个连队,成功化解6起土地纠纷,真正实现了“矛盾不出地头,纠纷不‘发芽’”。
“苞谷馕”普法润物无声
“买种子得留发票,就像咱购物要小票一个理儿!”
4月23日,六运湖农场的一片麦田边,二十多名职工围着司法所工作人员展开热烈讨论。没有投影仪和讲稿,这场“垄沟课堂”以去年秋收的真实纠纷为教材,把《种子法》条文揉碎了讲。
工作人员用“苞谷馕”式的方言,把《种子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揉进真实案例:“去年老张买的化肥含量不足,凭收据索赔了3倍货款”“土地转包合同不写清灌溉责任,秋收差点打官司”……职工们听得入神,纷纷掏出手机拍下宣传册里的维权流程图。“下次咱们也知道怎么维权了!”大家感叹道。
从土地确权到农资打假,从劳务合同到灌溉纠纷,司法干警的足迹遍布师市各团场连队。截至4月底,师市涉农纠纷调解成功率和法治宣传覆盖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解纷在垄上,普法到心头”。正如军户农场六连职工海玉军在春播现场所说:“法治春风和地膜一样,护着我们的好收成呢!”
注明来源 违者必究
全媒体记者:武晓媛 通讯员 于丁晗
编 辑:王译娴
一 审:张新慧
二 审:李新文
终 审:方 瑛
投稿邮箱:2172413502@qq.com
来源:端庄海洋V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