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令明朝头疼的“瓦剌”,演变成了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别不信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1 16:55 1

摘要:一个皇上,亲自带兵出征,结果没打赢仗,反倒被人抓去做了俘虏,丢人不说,还差点把整个明朝的脸面都搭进去。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朱祁镇这人,运气是真不一般。

一个皇上,亲自带兵出征,结果没打赢仗,反倒被人抓去做了俘虏,丢人不说,还差点把整个明朝的脸面都搭进去。

他被瓦剌人扣了一年,这事在老百姓嘴里传了好久,连“瓦剌留学生”这种说法都流传开了。

但你别光盯着朱祁镇这事看,背后真正值得琢磨的,是那股子叫“瓦剌”的势力,是怎么从草原边缘蹿到历史中心的。

瓦剌最早不叫瓦剌,叫斡亦剌。

在唐朝那会儿,他们还只是突厥人的跟班。

那时候草原上风头最劲的是突厥,斡亦剌连个正脸都没机会露出来。

后来唐军把东西突厥都收拾了,斡亦剌也就跟着被“管一管”,归了大唐名下。

但说是统治,其实也就是不让他们闹事而已。

时间往后推,到宋朝,契丹人、女真人轮番登台,北边一直被这些大势力占着,斡亦剌连个插手的机会都没有。

等到蒙古人起势,成吉思汗那股劲头谁挡得住?斡亦剌这时候才算被人注意到,但不是因为多强,而是因为他们站错了队——跟铁木真对着干。

铁木真小时候家破人亡,长大后靠着一股狠劲和王罕的支持,一步步干到草原第一。

斡亦剌那时候也加入了反铁木真的联盟,结果联盟是一盘散沙,被铁木真打得七零八落。

打完仗,铁木真还没放过他们,派了大将带兵专门打这帮“林中之民”。

斡亦剌连反抗都不敢,直接投降,还出人带路去打别人。

铁木真看他们识时务,没翻旧账,反而赏了他们个贵族身份,还想联姻拉稳关系。

从那以后,斡亦剌就成了蒙古帝国的一部分,还给他们建了千户制,算是入了正式编制。

不过这好日子没过多久,等成吉思汗去世,他的后人争汗位,矛盾一爆发,斡亦剌也跟着卷进去。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得你死我活,斡亦剌一看形势不明朗,干脆分两拨,一边跟着忽必烈,一边站阿里不哥,左右下注,哪边赢了都不吃亏。

最后忽必烈赢了,但这事也让斡亦剌算是有了点政治觉悟。

元朝到了末年,南方的朱元璋忙着打仗,北边顾不上,斡亦剌趁机壮大,一下从蒙古内部的跟班变成了独立的大股势力。

他们换了个名字,叫瓦剌,占了草原西边一大片地盘,被明朝称为西蒙古。

东边是鞑靼,也就是原来元朝那帮人,剩下还有兀良哈三部。

这时候瓦剌虽然不再听蒙古大汗的指挥,但还想插手大汗的位置。

忽必烈那一脉看得死死的,但阿里不哥的后人还活跃着,靠着瓦剌撑腰,想重登大汗宝座。

瓦剌看准时机,扶了也速迭儿上位,想借此掌握蒙古大权。

可忽必烈一系不干,打了一仗,把也速迭儿赶下来了。

瓦剌气不过,跳出来说新大汗不行,行为不端,能力不够,说白了就是找茬。

然后又扶了坤帖木儿上台,继续让阿里不哥这系的人当大汗。

瓦剌也因此拿到了不少实权,等于名义和实质都在手里。

瓦剌真正的高光时刻,是他们统一了蒙古之后,开始动明朝的脑筋。

土木堡那场仗,就是他们打出来的名声。

也先带兵南下,打了个明军措手不及,把朱祁镇都俘虏了。

但回头想控制明朝,用俘虏搞谈判,明朝却不吃这套。

新皇朱祁钰、大臣于谦顶住压力,坚守北京,还把也先的计划全破了。

朱祁镇被压了一年,没换来什么结果,最后灰头土脸地被放了回来。

这时候皇位已经被弟弟坐了,他也只能老实在宫里待着。

五年后政变,他又重新当上皇帝,心态也变了,不再冲动,开始认真处理政务,收拾残局。

瓦剌那边反而不太平了。

也先和大汗脱脱不花闹矛盾,一场内战又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局势打散了。

瓦剌从此不再有统一草原的本事,分裂成了几个大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还有附属的辉特。

后面清朝起来了,这些部落也都被纳进来了。

准噶尔一度闹得挺厉害,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先后出兵,才把事平了。

土尔扈特那支回归的路程也不轻松,付出很大代价。

这些部族后来有的成了满族的一部分,有的融进了藏族,还有的彻底进入了蒙古族系统。

不管他们过去怎么争斗,怎么折腾,到后来也都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朱祁镇在南宫幽禁时常年不发一言,复辟后却能稳住朝局;也先死在部落混战中,儿子也保不住瓦剌江山。

两人一个回了京,一个埋在草原,谁强谁弱也就留给后人慢慢看。

参考资料:

《明实录·英宗实录》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

《元史》《明史》

陈得芝《明代瓦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来源:写尽华夏诗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