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抽屉里那枚蒙尘的1分硬币,可能正偷偷涨成北京三环一平米,别急着笑,我上周刚帮朋友把1981年1分送进评级壳,转手报价八千,他当场愣成表情包。
你抽屉里那枚蒙尘的1分硬币,可能正偷偷涨成北京三环一平米,别急着笑,我上周刚帮朋友把1981年1分送进评级壳,转手报价八千,他当场愣成表情包。
368万,不是楼盘,是1975年工农头像样币最新落槌价。
拍卖师落槌那秒,我旁边穿老头衫的大叔直接蹦起来,手机差点甩飞。
你以为天价只在新闻联播?
人家就藏在我们小时候拿来刮奖的分币里。
那套币当年根本没流通过,模具如今躺在中国人民银行钱币博物馆,隔着玻璃冲你眨眼:来晚了,兄弟。
别急着翻存钱罐,先认清“五大天王”长啥样:1979至1981年5分、1980年2分、1981年1分,五枚凑齐,品相够靓,现在能换一辆特斯拉Model 3。最狠的是1981年1分,裸币八千只是起步,MS67分直接飙到两万,币商还爱收不收。
我去年帮客户收了一套,他拿回家拿给老婆看,被吐槽“买五毛钱买出股票味”,结果今年春拍同套叫价十八万,他老婆连夜把硬币供进保险箱,笑死。
“四小龙”听起来萌,杀气一点不含糊:1955、1957、1992年1分,1992年2分,流通品相六千块打底,只要带光,币商直接按“克”算钱,比白银还贵。
上周潘家园地摊,我眼见一个小学生拿1955年1分买冰棍,摊主脸都绿了,硬塞给人家十块把币换回来,转头挂朋友圈“极美品55小龙,1.2万不刀”,魔幻得像段子。
更野的是海外冒出的1969年“革命圣地”5分,铜镍白亮,正面宝塔山,背面写“继续革命”,一枚2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两百万。
卖家是德国老藏家,1980年代在北京换外汇时顺手收的,当时花了不到十马克,现在直接换套别墅。
我听到这故事,回家把旧信封全剪开,连邮票背胶都舔了一遍,生怕错过下一个两百万。
评级公司也赶来添火。
PCGS今年新开“新中国样币专项认证”,盒子一锁,溢价三倍起步。
我手里那枚1976年“农业学大寨”设计图稿,去年52万成交,要是能上评级,价格还得再翻跟头。
币圈新玩家90后占三成五,他们不管情怀,只看分数,MS70比亲妈还亲,裸币再老也嫌脏,直接送评级,回来就挂闲鱼,文案统一:“勿拍,展示用。
”气得老藏家直翻白眼,却不得不承认,年轻人把分币玩成了NFT。
想下场?
记住三句硬货:第一,别碰“祖传”包浆,锈得看不清年份,再便宜也别要,评级公司直接拒收。
第二,拍卖只看嘉德、诚轩、保利,其余小拍假图满天飞,我上周在某杂拍看到“1981年1分”起拍五十,图却是2000年改版,底下竟有十三人报名,韭菜多到割不完。
第三,别信故事,信盒子,盒子上的号码能查,官网一输,真假立现,比前任的嘴还诚实。
最后掏心窝子:分币暴涨不是神话,是货币史开的小玩笑。
我们小时候用它买辣条,现在它反过来买我们下半生自由。
今晚回家,花十分钟把旧存钱罐倒出来,别嫌麻烦,万一那枚1981年1分正面带光、背面无划痕,明天你就能揣着它去车市,直接问销售:“Model 3能按硬币价吗?
”销售若翻白眼,你就把硬币拍桌上,告诉他:“别嫌分币小,能顶首付。
”
来源:亲切咖啡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