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新风润“嘉乡”:嘉定中秋“村晚”铺展文明新画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21:17 1

摘要:身着素雅药斑布款款而来,将文明公约融入灵动走秀;乡村厨艺达人轮番登场,用指尖技艺勾勒 “嘉乡” 好味道……9月2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嘉定区江桥镇新华村村民之家已热闹起来。灯光点亮乡村舞台,笑声漫过市集角落,以“新风伴月行 文明润嘉乡”为主题的20

身着素雅药斑布款款而来,将文明公约融入灵动走秀;乡村厨艺达人轮番登场,用指尖技艺勾勒 “嘉乡” 好味道……9月2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尚未完全褪去,嘉定区江桥镇新华村村民之家已热闹起来。灯光点亮乡村舞台,笑声漫过市集角落,以“新风伴月行 文明润嘉乡”为主题的2025年嘉定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暨“新风村晚”正在这里举行。

又是一年月圆时。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象征着团圆与和谐,也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浓浓的家国情怀。乡村舞台上的非遗时装秀、创意市集里的“嘉乡”好物、“云端”直播间的温馨互动,共同绘就了一幅传统韵味与文明新风交融的中秋画卷。

多元体验 沉浸式感受中秋韵味

今年嘉定区的中秋活动融合了非遗传承与现代元素,为市民打造了一场可看、可玩、可品、可购的乡村文艺盛宴。

乐声响起,药斑布时装秀《爱我嘉乡“七不”文明公约秀》率先登场。作为源自乡间、传承近八百年的非遗技艺,药斑布的靛蓝纹样里藏着老手艺的温度。安亭镇的文艺志愿者将“七不”文明公约的理念融入走秀,既展现了非遗技艺的鲜活魅力,也让文明新风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人心。

诗乐表演《月满四海 浓情在嘉》用悠扬曲调诉说中秋情思,三句半《说说咱们新风气》以幽默语言调侃乡村新变化,歌伴舞《新风尚为爱减负》用动感舞姿传递文明理念…… 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上演,台下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乡村厨艺达人“炫技”比拼,则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一位达人手起刀落,南瓜、萝卜等在他手中化作“孔雀迎宾”“喜鹊报春”等主题雕刻,连嘉定地标“法华塔”也精巧呈现。另一边,面点达人手执面团,甩、拉、抻、抖之间,面条如银丝般在空中划出弧线,散发着淡淡麦香。这场现场比拼,让观众大饱眼福,也真切感受到乡村餐饮的独特魅力。

场外,“嘉乡好市”创意市集同样人气火爆。徐行蒸糕甜香扑鼻,草头塌饼清香四溢,小青龙文创产品精致可爱……“不用跑遍嘉定各镇,这场市集就把本土好味全打包了。”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李女士笑道。

与此同时,各种嘉定好物也被搬上“云端”,在“嘉乡味道”直播间里一一展示。无论是现场参与还是云端观看,市民们都能在多元体验中,感受中秋的浓厚氛围,浸润文明新风的温暖。

文化赋能 绘就乡村文明新图景

乡村是文化的根脉,也是文明的沃土。近年来,江桥镇积极发掘本土文化人才,组建“文化达人资源库”,涵盖非遗、书画、摄影、舞蹈、器乐、戏曲等多个领域。活动现场,江桥镇文化达人赋能乡村发展计划正式启动。未来,这些文化达人们将通过覆盖全年不间断的赋能项目,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沪剧达人李中豪已在江桥扎根多年,他感慨:“嘉定的乡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热爱文化的村民。接下来,我想把嘉定的乡音乡情、新风新貌揉进更多沪剧唱段里,让传统戏腔唱出乡村新滋味,也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喜欢上沪剧,一起把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形式传下去。”

金黄的稻田里满是丰收的喜悦,古色古香的村落藏着岁月的美好,清澈的小河旁点缀着错落的民居……大屏幕上,一张张精美的图片轮番播放,带领现场观众“云”游嘉定乡村的美丽风光。这些图片均来自今年4月嘉定区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嘉乡’好风景”网络图片征集展示活动。在800余件投稿作品中,45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留住乡情、定格乡愁。

文化赋能乡村,文明点亮生活。今年以来,嘉定区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人民城市”理念深度融合,围绕“爱我‘嘉乡’”主题,以思想道德教育、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社会治理、文明风尚培育、文化传承保护等为重点,实施十大行动,推动乡风文明提质升级。

文明,始终是嘉定最温暖的底色。嘉定区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实践科科长陈彦君表示,本场“新风村晚”不仅是一场中秋节庆活动,更是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通过移风易俗的文艺节目、地道的“嘉乡”好味道,希望让大家看到嘉定乡村的新变化、新风尚,也传递出淳朴健康、向上向善的文明理念。

据悉,本次活动由嘉定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区文化和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江桥镇党委承办,新嘉集团和各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协办。

栏目编辑:赵菊玲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