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不止是吃腊味,还有莲藕、柿子……又是一个丰收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8 21:26 1

摘要:9月28日,广州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南沙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联动南沙、白云、从化、增城等10个区,多角度展现广州乡村全面振兴成果和农民精神风貌。

又到丰收季

又是丰收年

~~

广视记者直击粤港澳大湾区丰收节特别活动

点击可观看直播回放!

9月28日,广州市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南沙区举行。本次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联动南沙、白云、从化、增城等10个区,多角度展现广州乡村全面振兴成果和农民精神风貌。

舌尖上的“丰收”~

秋分时节,五谷丰登、“蟹”逅金秋,瓜果飘香!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南沙青蟹、新垦莲藕、番石榴、葵花鸡等各种名特优新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品鉴,呈现出一幅喜人的好“丰”景。

好“丰”景,不止在活动会场,更在广州每个城市角落和田间地头。广视记者曾嘉琪今天去到了位于从化区江埔街的上罗村,这里可谓广州的“柿”外桃源。

走进上罗村,沿路两旁都是柿子树,茂密的柿子树叶下可见绿色、淡黄色、红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整个村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据悉,上罗村种有约3000亩的鸡心红柿,预计今年产量约300万斤。

上罗村盛产鸡心红柿,无核,果粉,果形漂亮,掰开时不会有果汁溅出来,果汁都是锁在果肉中的。因为在山地种植,昼夜温差大,甜度也较高,吃起来特别清甜!

2020年,该村凭借无核鸡心红柿入选广东省首批“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近年来,广州精心培育出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2个,“粤字号”农产品品牌344个、数量多年蝉联全省第一。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236亿元,同比增长4.4%;粮食产量连年超额完成任务;蔬菜、水产品、水果自给率稳定在100%、90%、70%以上!丰收,不仅让粮仓充盈,更让我们的餐桌变得丰富多彩!

一餐一饭,皆是丰收的馈赠!

智慧的“丰”采~

说起农业,很多人的反应都是“靠天吃饭”,但中国人用五千年智慧证明:农业,从来不是“靠天吃饭”的被动接受,而是“知天而作”的主动创造。


今天记者陈美仪,就带大家到海珠湿地探秘一下古代农业“黑科技”——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

据介绍,“高畦深沟”是一种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典型岭南农耕模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畦”与“沟”的巧妙结合,实现高效利用与生态管理。所谓“高畦”,指将土地垒高成平整的种植床,便于作物根系生长,避免水涝侵害;“深沟”则是在畦间挖掘的较深沟渠,兼具排水、灌溉、蓄水及养殖等多重功能,用以抵抗台风、暴雨、高温等广东常见天气影响,实现旱涝保收!

资料显示,仅海珠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的高畦深沟农业系统存留面积超过800公顷,畦面超过2200块,深沟超过9500条,水梪数量超过400个。2021年,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新增项目。

随着科技的发展,丰收的风景里还出现了很多“新农人”,用科技绘就智慧农业新图景。在白云区太和镇的这个科技智慧农业园里,菜住在空中,鸡养在鱼塘上。

一批批有想法、敢创新、善经营的“新农人”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2024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14元,比2020年增长30.9%。从“新农人”到“兴农人”,他们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为广州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广州实施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扩能增效”行动,新增3家国家级、4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涉农企业入选2025全球独角兽榜;新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业产业强镇1个。

丰收,不止田间地头

丰收,既在硕果累累的田间地头,也体现在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图景中。记者王珊珊就带大家去增城区打卡好“丰”景。

当前增城区正全力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白江湖森林公园全新升级,186公里景色宜人的最美旅游公路全线贯通;超4000栋农房风貌提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十四五”期间,广州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全面提质——累计培育570条典型村,占全市行政村数量近一半;2个区获评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4镇17村获批全国文明村镇;发掘3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花都区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入选第19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案例......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从“环境美”到“发展美”,“美丽经济”正在广州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丰收的故事还在继续,耕耘的步伐不会停歇。广州将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锚定都市现代农业强市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