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看过太多明星“塌房”的戏码,但谢孟伟的“二重奏”,还是让我觉得荒诞。刚从拘留所走出来的“嘎子哥”谢孟伟,通过小号对着镜头声泪俱下:“车没了、房没了,现在连账号也没了”,眼泪流得“真切”;另一边,代理公司发出通知,宣布他的“祝福视频”涨价1.5倍,代言报价不降
我看过太多明星“塌房”的戏码,但谢孟伟的“二重奏”,还是让我觉得荒诞。
刚从拘留所走出来的“嘎子哥”谢孟伟,通过小号对着镜头声泪俱下:“车没了、房没了,现在连账号也没了”,眼泪流得“真切”;另一边,代理公司发出通知,宣布他的“祝福视频”涨价1.5倍,代言报价不降反升,以为是有人在玩梗,可有记者联系到“通知”中的北京壹拾年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还竟然是真的!
一个人说自己跌入谷底,另一个声音却在高喊“市场价值上升”。眼泪与账单之间的反差,比任何批评都更刺眼。
这就像《红楼梦》里的那句:“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眼泪是给大众看的,而流量与利益,才是背后真实的算盘。
01|哭诉与涨价:两张面孔的撕裂
你若只看谢孟伟的道歉视频,或许会心生一丝同情。
一个昔日的童星,如今潦倒到车没了、房没了、婚姻也亮了红灯,就因为一次荒唐的直播行为而断送所有。但他拘留出来后就迫不急待在小号里声嘶力竭地喊着“这仇,我一定要报!”更像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孤魂野鬼。
可同一时间,另一张截然不同的面孔浮现:代理公司高调宣布,“鉴于热度提升,价格上调1.5倍”。市场并没有因为他被拘留而嫌弃,反而因为“黑红也是红”,而抬高了筹码。
哭诉是“悲剧叙事”,涨价是“市场逻辑”。
这两张面孔的撕裂,才是这出闹剧的真正荒诞。
02|流量逻辑下,尊严成了最廉价的筹码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在古人看来,诚信是立身之本。可在今天,诚信似乎早已不值钱,能换钱的,是热度。
谢孟伟的账号没了,他哭。可他哭的真是“羞耻”吗?我不信。
因为如果真有羞耻,他不会喊“此仇必报”,而是会说“我愿担责”。他痛哭的是账号,是流量,是商业价值的蒸发。
与此同时,代理公司在计算账本,平台在琢磨流量变现,商家在问“能不能蹭热度”。所有人都在这场荒唐的循环中得利,只有尊严,被一次次廉价出卖。
这让我想起《契诃夫小说》里那位出卖灵魂的演员:他以为自己在演戏,其实是被观众消费。而谢孟伟,以为自己能掌控流量,最终却成了流量的牺牲品。
03|真正的仇,不在他口中
谢孟伟喊“此仇必报”。可真正的仇,不在举报他的网友,也不在封禁账号的平台,而在那股裹挟着所有人的“流量逻辑”。
在这逻辑里,眼泪能变现,道歉能带货,甚至连“被拘留”都能成为涨价的理由。黑红也是红,恶名也是名。
这就像《庄子》里说的“名者,实之宾也”,一旦名声成为商品,它便与真实脱节。
真正的仇,是人性的滑坡:
我们开始觉得,一个人有没有底线不重要,他能不能带来热度才重要;
我们开始习惯,把“流量”当作判断一切价值的标准;
我们开始接受,眼泪也可以是生意,道歉也可以是营销。
04|流量不是原罪,但没有敬畏,它会吞噬一切
我并不否认流量的价值,它让普通人也有了发声的机会。但流量不是原罪,真正的可怕,是失去了敬畏和底线。
一碗面,如果加点葱花,它是人间烟火;但如果往里面掺假,那就成了毒药。流量也是如此,它可以放大真诚,也可以放大荒诞。
谢孟伟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今天是他哭诉,明天可能是另一个“网红”下跪。我们每一次围观,都是这场荒诞剧的共谋。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跌倒在地上,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爬起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反思,而是继续打广告。”
谢孟伟的眼泪,我不愿再看。因为我知道,那不是忏悔,而是流量时代的生意经。
真正值得我们追问的,是——在这个黑红泛滥的世界,我们还剩多少不被流量收买的真诚?
哭诉与涨价之间,埋葬的不是嘎子哥,而是这个时代的羞耻感。
来源:X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