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为回应乡村教育薄弱、困境学子失学的迫切问题,长沙希望工程应需而生。30年来,长沙希望工程在共青团长沙市委指导下,广泛凝聚星城爱心能量,持续为困难孩子们梦想“续航”。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通讯员 张曼妮 邱蓉
1995年,为回应乡村教育薄弱、困境学子失学的迫切问题,长沙希望工程应需而生。30年来,长沙希望工程在共青团长沙市委指导下,广泛凝聚星城爱心能量,持续为困难孩子们梦想“续航”。
据统计,长沙希望工程自1995年实施以来,累计筹集爱心款物2.38亿元,精准下拨资助款物2.01亿元,资助困境儿童和青少年超9万名,建成“希望小屋”1347间,援建希望小学、改善办学条件及活动阵地468个。
打造多个特色公益品牌
“现在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每天放学回家都可以坐在明亮的台灯下写作业,晚上可以在柔软的床上入睡。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的唐同学是长沙共青团“希望小屋”公益项目的受助者。该项目主要针对困难家庭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6岁至14岁儿童,依托原有住房条件为青少年打造独立空间,并配备必要家具和学习生活用品,帮助受助青少年解决成长和学习中的困难问题。
同时,项目还创新拓展“益起捐”、爱心基金、企业认领建设等多元筹资渠道,实行“一户一档”精细化管理,并联合12355热线、“长青护”项目等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关怀。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筹集资金超过1900余万元,帮扶困境青少年1500余名。
从最初的捐资助学到如今的全方位育人,从单一的资金支持到多元化的综合服务,30年来,长沙希望工程打造了“爱心捐赠零花钱”“湘西助学”“圆梦行动”“希望小屋”“希望工程益起捐”等多个公益品牌项目,为困难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不断扩大公益“朋友圈”
“近年来,长沙希望工程坚持组织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动员机制,推行爱心工作项目化,为爱心单位及人士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多样的公益平台与服务,努力扩大公益‘朋友圈’。”市希望工程事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长沙希望工程还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运行方式和业务流程,让爱心公益活动参与更便捷,促进公益资源精准配置。
记者了解到,去年,长沙希望工程升级“长青筹”3.0公益平台,开通热点个案紧急救助渠道,优化网上捐赠步骤,实现捐赠方便快捷,所有捐赠确保专款专用;与普益云对接合作,升级优化线上筹资服务平台功能,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帮助困境青少年更好地学习生活。
同时,长沙希望工程还链接了宁乡心美公益、馨心公益等组织,拓宽筹资渠道,入驻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字节跳动公益等主流公益平台等,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人人公益”。
爱心接力照亮前行之路
30年来,长沙希望工程如同一缕微光,照亮了许许多多困境青少年的前行之路。
父亲中风瘫痪,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向日葵女孩”何平来说,生活的重担从小就沉甸甸地压在肩上。高考结束后,原以为无缘大学校园的何平获得了长沙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毕业后,何平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了一个为他人“撑伞”的人——她创办“何平的心灵小屋”栏目,发起“向日葵青少年思想引领计划”,6年时间里,她走进500多所学校开展公益讲座。她的私人手机成了一部24小时的“希望热线”,她也从一个等待着希望的人变成了一个为他人带去温暖的“小太阳”。
爱心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30年来,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长沙希望工程的共同托举,为身处困境青少年点亮希望之光。
下一步,长沙希望工程将以长沙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依托,持续做好“爱心捐赠零花钱”“希望工程益起捐”“圆梦行动”等传统品牌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续写“有爱星城”的温暖篇章。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