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秋天,嗓子干痒、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感冒了?” 但除了流感,另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也常常让孩子咳得停不下来——肺炎支原体感染。
进入秋天,嗓子干痒、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是不是感冒了?” 但除了流感,另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也常常让孩子咳得停不下来——肺炎支原体感染。
去年秋冬,支原体曾在儿童中大规模流行,让不少家庭苦不堪言。好消息是,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数据,今年的感染水平有所下降,相比去年同期的高峰,整体发病趋势趋缓。但坏消息是:它仍然是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元凶之一。
换句话说,流行曲线的下降≠风险消失。家长们还是要擦亮眼睛。
支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通过飞沫传播。它最喜欢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里扎堆,比如学校、幼儿园、培训班。孩子抵抗力相对较弱,又常常密切接触同伴,所以一旦有人感染,很容易“连锁反应”。
典型症状包括:
顽固性干咳:咳嗽时间长达两三周,夜里尤其厉害;发热:多为中高热(38.5℃以上),伴头痛、乏力;多样表现:部分孩子可能还会合并皮疹、中耳炎,甚至出现肺外症状。很多家长容易把支原体肺炎当成“拖很久的感冒”,但实际上,二者在性质和治疗上完全不同。确诊只能依靠实验室检测,包括抗体检测或核酸检测。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吃了头孢、青霉素后一点不见好转,其实这是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这类抗生素正是靠破坏细胞壁起作用的,对支原体完全无效。
真正有效的一线治疗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其中,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常被用在儿童患者中。兑水后能保存一个疗程,用配套注射器分剂量,既方便又能避免“多一口少一口”的尴尬。要注意的是——必须用凉白开兑水,避免高温破坏药效,且开封后最好在5天内用完。
医生通常会开5–7天的疗程。千万不要因为孩子退烧、咳嗽减轻就自行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耐药或复发。
目前没有针对支原体的疫苗,家长能做的主要是:
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聚集人多时戴口罩,尤其在医院规律作息,增强抵抗力如果孩子确诊了:
按疗程足量用药,不能随意停药;多喝水、饮食清淡、充分休息;观察病情变化:若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要尽快复诊。秋冬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别把所有咳嗽都归因于“感冒”,支原体肺炎也可能在背后作祟。虽然监测数据显示它的流行趋势已经下降,但在孩子群体中仍不可掉以轻心。
科学识别、合理就医、按时用药,远比乱用抗生素来得靠谱。对家长来说,最大的安心莫过于:孩子能顺利度过每一次咳嗽发烧的考验。
或许,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家长,就能让少数孩子少遭一点罪。
参考文献:
1.《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5年版)》
2.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38周)
来源:你的医生朋友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