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8日,一则消息引发市场震动: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如今被法院正式认定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曾经高喊“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的王健林,如今连1.86亿的执行款都难以履行,商业帝国摇摇欲坠。”
9月28日,一则消息引发市场震动: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如今被法院正式认定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
而这只是万达债务危机的冰山一角。据公开信息显示,万达集团目前存在多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已超过76亿元。其中大部分是在2025年新增的,涉及金额近75亿元。
与此同时,由王思聪担任董事长的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也被执行1210.59万元。王氏父子,同时陷入严峻的财务困境之中。
01 商业帝国的黄昏
万达的债务危机如同雪球般越滚越大。截至2025年三季度,万达商管短期债务激增至662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33亿元,流动性缺口高达529亿元,相当于每天要填补1.5亿元资金漏洞。
更令人担忧的是,其1375.61亿元有息负债产生的年利息超130亿元,而2024年万达商管管理费收入仅20亿元,连利息都无法覆盖。
王健林此次被限高并非孤例。今年7月,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张春远也已被限制高消费。张春远出任万达商管董事长仅9个月时间就被限高,反映出万达系债务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限制消费令意味着王健林现在不得实施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高端出行方式,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这对于曾经拥有私人飞机和遍布五星级酒店的王健林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身份反转。
02 从买遍全球到甩卖求生
万达的高光时刻要回溯到2012-2017年那五年间。2012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2013年以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
王健林的财富也随之暴涨。2015年10月,他以2200亿元身家高居胡润百富榜第一,马云、马化腾分别排在二、三位。
然而危机在2017年降临。万达负债率高企,为偿还巨额债务不得不变卖资产。为应对债务压力,王健林开启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资产大甩卖。
据统计,2024年至今,王健林累计出售80余座万达广场。其中2025年5月打包出售的48座,涵盖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核心项目,堪称万达商业版图的“精锐部队”。
此外,万达还出售了其他资产,如将万达酒店管理公司以24.9亿元卖予同程旅行;将快钱金融30%股权作价2.4亿元出售。
但资产抛售速度远不及债务增长:2025年8月新增的24.02亿元被执行金额,仅年利息就达2.4亿元,而上半年卖资产回笼资金扣除成本后,连利息都不够覆盖。
03 对赌协议与控制权丧失
万达今日的困境,与多年来的上市对赌协议失败直接相关。万达共签署四轮对赌协议,累计债务超800亿元。
2016年,王健林斥资340亿回购股份退市,并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承诺2018年完成A股上市。然而,A股对地产公司IPO的严控让这一计划落空。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23年10月31日。当时珠海万达商管因第四次港股上市失败,触发380亿战投回购条款。为解决对赌危机,王健林不得不把核心业务——珠海万达商管的控制权交出去。
太盟资本牵头的财团用600亿投资换走了60%的股权,王健林自己的持股比例被稀释到40%。这意味着王健林失去了对珠海万达商管的绝对控制权,万达核心业务实质上演变为“去万达化”。
随后,王健林的心腹老臣肖广瑞辞去大连新达盟及珠海万达商管首席执行官职务,由太盟投资集团合伙人黄德炜接任。王健林对万达的核心控制权,正在一步步瓦解。
04 王思聪:从“国民老公”到低调隐身
当父亲王健林陷入债务危机时,人们自然想到王思聪会否拿些钱出来,尽一尽孝心。但现实是,王思聪自身也面临财务压力。
据悉,王思聪正在亏本抛售上海豪宅。这套凯德茂名公馆是他在2015年购入的,成本价8500万元(含装修),现在降价至5200万元却仍难找到买家接盘。
王思聪的商业轨迹曾一度被看好。2009年,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他成立北京普思投资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普思资本曾先后投资了约40家公司,共投出约30多亿人民币。
王思聪更显赫的战果是他的电竞帝国。2011年8月,他宣布进入电竞领域,整合国内电竞产业并收购了濒临解散的CCM战队,后者后来成为在2018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夺冠的IG。
2015年,他推出熊猫TV,在“千播大战”中迅速冲到行业第三名。2017年,29岁的王思聪位列中国顶级投资人排行榜第37位,身价63亿。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2019年。熊猫TV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同年11月,王思聪因欠债1.5亿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三天时间里连续收到4条限制消费令。
自那之后,人们发现王思聪低调了不少,其平时最常驻扎的微博也设置成了“半年可见”的状态。
05 家族企业的传承困境
王健林曾对王思聪做出这样的评价:“他比较聪明,反正我允许你失败两次,但不能失败第三次,失败第三次你回来上班,老老实实到万达上班”。
如今看来,王氏父子的商业困境几乎在同一时期爆发。2017年,万达开始出现债务危机,而王思聪的熊猫TV也在2018年出现资金链断裂。
2021年1月,王健林和王思聪共同成立万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王思聪担任公司董事。当时网友纷纷调侃:“果然,创业失败就要回家继承家产了”。
但王健林早在2016年接受鲁豫采访时,就对公司未来接班人的问题做出过回应:“看他的兴趣,他可能不愿意吃这个苦,管理这么个企业是很累的”。
如今,王思聪不仅无需“回家继承家产”,甚至可能已无大家产可继承。截至2025年三季度,万达商管短期债务激增至662亿元,而账面现金仅133亿元。
王健林父子如今的处境,仿佛是中国商业史上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买遍全球到甩卖求生,从“小目标”到“限高令”,王氏家族的命运转折,不仅是一个商业帝国的兴衰史,更是中国企业高杠杆扩张风险的最佳注脚。
总之,王健林的命运关键要看2025年底的两大关口能否闯过。第一关是万达商管的A股上市闯关,若成功上市,可获得融资资金并豁免对赌协议中的回购义务。但当前房地产行业IPO审核趋严,叠加万达自身的债务问题,上市成功率被业内预估不足30%。
第二关是债务重组。针对累计76亿元的被执行金额,万达正与债权人协商债务重组,试图通过“展期+债转股”降低短期压力。
万达手中仍握有90%以上出租率的优质广场和持续经营的管理费收入,这些可能成为翻盘的最后筹码。但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两年内搞不定债务重组,破产重整可能就难以避免。
来源:失业经理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