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处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而言,透析治疗是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腹膜透析排出的透析液正常应为清澈、透明的淡黄色;而血液透析管路中的血液则呈现“暗红色入,鲜红色出”的正常状态。如果透析液出现任何颜色变化,都可能是问题的信号,需要立即引起警惕。本文分享2例透析颜色
对于处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而言,透析治疗是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腹膜透析排出的透析液正常应为清澈、透明的淡黄色;而血液透析管路中的血液则呈现“暗红色入,鲜红色出”的正常状态。如果透析液出现任何颜色变化,都可能是问题的信号,需要立即引起警惕。本文分享2例透析颜色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与应对策略,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1患者,女,87岁,因糖尿病肾病继发终末期肾病,且尿毒症症状加重,开始接受腹膜透析(PD)治疗。其既往病史包括动脉性高血压、心房颤动、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及全子宫切除术。目前用药包括呋塞米、莫索尼定、乐卡地平、比索洛尔、吗多明、碳酸钙及胰岛素。 患者在腹膜透析导管置入后出现导管周围渗漏,因此在启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前先进行了腹膜灌洗。协助患者操作的儿子发现透析液流出液颜色异常(图1),遂请求紧急会诊。
就诊时,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格检查提示双侧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证实患者处于慢性肾脏病5期(CKD G5期),伴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2 g/dl),无急性炎症表现。腹部CT显示肾脏及肝脏单纯性囊肿,无淋巴结肿大;腹膜透析导管完整,未见扭曲或破裂征象。 透析液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12000个/ml,白细胞计数386个/ml,其中以巨噬细胞为主(占58%),其次为淋巴细胞(26%)和中性粒细胞(12%);甘油三酯浓度升高(333 mg/dl)。透析液培养结果为无菌生长。
结合透析液呈乳粉色这一特征,最终诊断为乳糜性与血性腹水并存。该情况可能由两方面因素导致:近期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术后腹腔内血管轻微渗血,以及乐卡地平诱发的乳糜性腹水。通过连续多次快速冷透析液交换进行腹膜灌洗,并停用乐卡地平后,透析液外观在2天内恢复正常。乐卡地平这类亲脂性钙通道阻滞剂可诱发乳糜性腹膜炎,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推测可能是通过抑制腹腔淋巴管平滑肌收缩力,导致淋巴管内静水压升高、淋巴液渗漏所致。本例患者已排除其他可能引发淋巴梗阻的病因,如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炎症性疾病(如结节病)及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透析液中因甘油三酯蓄积呈乳白色,同时混有血性成分,最终形成了这种“草莓奶昔”样的外观。
图1 该患者的“草莓奶昔” 样透析液流出液
绿色血浆病例2
患者,男,72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到透析液和血浆变为绿色(图2)。在接受透析前7小时,患者因胃肠道穿孔到急诊科就诊。进行了剖腹探查术,发现了既往未知的胃腺癌引起的胃穿孔。将40 ml 0.1%亚甲蓝溶液注入胃肿瘤周围组织以识别引流区域的淋巴结。手术切除胃肿瘤及11枚淋巴结。术后,患者被送入ICU治疗感染性休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开始后4小时,患者的透析液和血浆变为了绿色。诊断为术中使用亚甲蓝导致的液体变色。亚甲蓝可能使皮肤或体液变色,是其良性副作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开始后24小时,绿色变色减轻。住院1个月后,患者出院回家。随后,免疫疗法被用于治疗肝转移瘤。
图2 该患者的绿色透析液和血浆
除了粉色和绿色,透析液也可能呈现橙色、乳白色等,一旦观察到非标准色泽,需立即暂停透析治疗,明确病因,并结合具体诱因调整治疗方案等针对性处理措施,以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Pirbuccus M, Dufour I, Akachar Y, Goffin E. "Strawberry milkshake" effluent in a patient undergoing peritoneal dialysis. Kidney Int. 2025 Aug;108(2):331. doi: 10.1016/j.kint.2025.03.022.
2. Xu BP, Wang XT. Green Dialysis Effluent and Plasma. N Engl J Med. 2024 Mar 14;390(11):e27. doi: 10.1056/NEJMicm2311085. Epub 2024 Mar 9.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