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蒜最怕“前期不操心,后期两行泪”!去年河南的老李,种完蒜就外出打工,结果一场大雨后,地里积水没处理,等他回来时,大半蒜种都烂在土里,最后减产一半!其实刚种完的 7天 是关键期,做好下面这两件事,蒜苗又齐又壮,明年蒜头大一圈!
种蒜最怕“前期不操心,后期两行泪”!去年河南的老李,种完蒜就外出打工,结果一场大雨后,地里积水没处理,等他回来时,大半蒜种都烂在土里,最后减产一半!其实刚种完的 7天 是关键期,做好下面这两件事,蒜苗又齐又壮,明年蒜头大一圈!
一、种完3天内,先检查“土壤墒情”,别让蒜种“渴死”或“淹死”
为啥这一步这么重要? 大蒜刚种下时,蒜瓣就像婴儿一样脆弱,太干会“渴死”,太湿会“闷死”。很多人偷懒不检查,结果不是出苗率低,就是后期蒜苗发黄不长个。
手把手教你判断土壤干湿:
1. 干了的表现:早上进地,看到土表发白、裂缝,用脚一踩起土面,抓一把土怎么捏都不成团,这就说明缺水了。补救办法:赶紧浇“小水”,别用大水漫灌!拿水管顺着垄沟慢慢浇,浇到土表湿润就行,浇完第二天再去地里看看,要是还有干土块,就再补点水。
2. 湿了的表现:在蒜垄之间轻轻扒拉,深度3-5厘米,把表层土翻松,让潮气散出去。去年江苏的王大姐,种完蒜后下大雨,她及时松土,蒜苗比邻居家的早出苗3天!
3. 湿度刚好的状态:抓一把土能捏成团,松手轻轻一碰就散开,这种情况就不用管,坐等出苗就行。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种完蒜后连续下雨,地里积水排不出去,除了松土,还可以撒一层草木灰吸湿,同时补充钾肥,一举两得!
很多人常犯的错:觉得种完就得施肥,结果肥料直接接触蒜种,烧得蒜瓣发黑!其实刚种完的大蒜,最需要的不是肥,而是 “保温保湿”。
三种实用覆盖方法,照着做就行:
1. 麦糠/碎秸秆覆盖:家里有麦糠、玉米秸秆的,用铡刀切碎,均匀撒在蒜垄上,厚度2-3厘米。这种方法好处太多了:既能锁住土里的潮气,又能防止土表干裂,等蒜苗长大后,秸秆腐烂还能当肥料!河北的张大爷用秸秆覆盖,蒜苗根系比别家的粗壮一倍!
2. 地膜覆盖:没有秸秆的,就用地膜。铺膜时别拉太紧,两边用土压好,每隔1米左右留个5厘米的小缝,方便透气。要是白天温度超过20℃,可以在膜上扎几个小孔,免得膜下温度太高“烫坏”蒜种。注意:发现蒜苗露头,要立刻用剪刀在膜上剪个十字口,把苗放出来,不然蒜苗会发黄、长不高。
3. 杂草覆盖:如果连地膜都没有,去路边割点杂草、野草,铺在蒜垄上也行,但别用带种子的杂草,不然以后地里全是草!
小技巧:覆盖后别急着踩实,稍微拍一拍就行,留一点空隙更透气。
1. 防鸟偷吃:种完蒜后,有些鸟会刨开土吃蒜瓣。可以在地里插几根绑着塑料袋的竹竿,风吹塑料袋哗啦响,能吓跑鸟;
2. 防老鼠:在蒜地四周撒点拌了老鼠药的玉米粒,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别让家禽误食;
3. 补苗准备:种蒜时多留一把蒜瓣,等出苗后发现缺苗,及时补种,避免减产。
刚种完的大蒜就像“新生儿”,这7天多跑几趟地,多观察、多动手,后期管理能省一半劲!现在就去你家蒜地看看:是干了还是湿了?看完在评论区说一声,我帮你判断要不要浇水/松土!觉得有用的,别忘了转发给一起种蒜的老乡~
#大蒜播种后管理 #蒜农避坑技巧 #农业种植干货 #大蒜出苗难题
来源:老张的地头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