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革命蛟龙16 Pro(9955HX&5070Ti)深度评测,游戏生产力全都要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8 17:21 1

摘要:长期以来,PC生产力主要依赖台式机。但随着处理器能耗比大幅提升,笔记本电脑如今已成为现实的小型工作站。不仅如此,独立显卡的价值也超越了游戏范畴,众多专业生产力软件同样依赖其进行硬件加速,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所以对于目前那些中高端游戏本来说,它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长期以来,PC生产力主要依赖台式机。但随着处理器能耗比大幅提升,笔记本电脑如今已成为现实的小型工作站。不仅如此,独立显卡的价值也超越了游戏范畴,众多专业生产力软件同样依赖其进行硬件加速,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所以对于目前那些中高端游戏本来说,它们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能本”。

AMD目前最新一代消费级移动处理器可分为锐龙AI MAX、锐龙AI 300、锐龙200以及锐龙9000HX四大系列,其中锐龙9000HX官方定位就是高端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款来自机械革命的蛟龙16 PRo 2025(9955HX&5070Ti),一起来看看它够不够全能吧!

作为新晋“御三家”的机械革命,这两年在外观上有了大幅的变化,一改过去一眼游戏本的造型,变得更简洁,适合更多的场景使用了。蛟龙16 Pro 2025采用了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的A面,加上简洁的纯白漆面,在颜值和质感方面绝对是能吸引住年轻群体,左上区域还有高亮处理的LOGO,整体就是游戏本最具代表性的跑车造型——后置两边双出散热口。

A面手感比较温润,加上纯白不怎么显指纹,个人是挺喜欢的,不过日常就得勤打理毕竟不耐脏,这款笔记本是标准游戏本的重量,实测2.44KG左右。

机身左侧接口布局,RJ-45有线网口(2.5Gbps)、Type-C(全功能支持10Gbps、PD 100W和DP 1.4)、USB-A 5Gbps和3.5mm二合一音频。这组Type-C很适合出外使用,搭配PD 100W充电头已经可以应付大部分日常负载和轻度工作任务。

右侧区域则是两组USB-A 5Gbps和常见的肯辛通防盗孔锁。整体来说,三组USB-A刚好能满足游戏玩家外接鼠标、键盘和耳机,有线网口和音频口位于左侧,也不会妨碍到鼠标操作。

后置区域则是Type C、电源端口、Mini DP 2.1和HDMI 2.1,两侧则是散热口。值得注意的是,这组Type-C也是全功能的,支持10Gbps和DP 1.4,PD协议还能输出140W,不过其协议是私有的,需要搭配机械革命官方PD充电头。

蛟龙16 Pro 2025采用16:10黄金比例+16英寸的IPS屏幕,分辨率为2560X1600比主流16:9能提供更多的垂直像素,对于一些生产力来说可以显示更多内容,大多数现代游戏引擎已经能很好适配,在玩MMORPG、策略游戏时能提供更广的视野。

使用独显直连最高能输出300Hz刷新率,最高亮度能达到500nits,达到100% sRGB色域,且平均色准ΔE<1,简单来说能满足影音游戏娱乐需求之余,对于内容创作生产力也可胜任。

屏幕顶部区域配备物理防窥摄像头和麦克风,相比在系统中关闭摄像头,物理性关闭还是挺靠谱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不会忘记。

作为轻量级模具的游戏本,它的屏幕也是实现180°开合角度的,通常这功能在商务本更受关注,游戏本散热结构更复杂,对于转轴铰链要求更高,机械革命依然是做出来了,这点好评!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是吧~

蛟龙16 Pro 2025的C面采用全尺寸键盘设计,支持RGB背光调节,带有独立数字小键盘,方向键也是全键设计,手感方面键程适中回弹迅速。

触控板是一体式的,位置比较靠左,值得好评的是,和键盘区域之间划分出一条物理性分隔带,美观之余,还能防止在游戏激烈操作时误碰触控屏。

电源键和模式切换键位于键盘区域右上方,不同状态会显示不同颜色,蛟龙16 Pro 2025的性能模式对应有办公、均衡和狂暴三种,其中狂暴只在插电时生效,其实这种模式切换能做出独立按键是挺人性化的,如果还是FN+X的组合键,硬核宁愿选择在控制中心调一下。

模式切换后,在屏幕左上角会短暂显示当前模式~

D面区域,设有大面积散热孔,上下区域对应有长条形的硅胶脚垫,下方两侧内置扬声器,支持Nahimic专业音响。

散热模组方面,蛟龙16 Pro 2025采用最新冰霜架构,5070 Ti的蛟龙16 Pro版本搭载四热管+双冰鲨风扇+大面积鳍片,芯片上采用纳米相变硅脂(不少桌面级独显同款),包含内吹设计对于主板供电区域散热更友好。

5070 Ti的蛟龙16 Pro版本搭载了280W碳化硅电源适配器,配色也是纯白好评,体积显然是比传统适配器小一圈,实测重量约670g(包含AC电源线)

适配器还是全汉代工的,稳如老狗的老牌PC电源厂。

HWiNFO64截图,5070 Ti的蛟龙16 Pro版本的整体配置图如上,测试环境处于26℃空调房,机器就是正常平放状态,理论和游戏测试均使用性能最好的高能狂暴模式(烤机环节会涉及其他模式会标明),并使用独显直连模式,比较符合游戏玩家的使用习惯。

这款游戏本搭载了一颗最新的锐龙9 9955HX移动处理器,师出同门它和桌面端的9950X一样,采用台积电N4P工艺和Zen 5架构打造,16个纯大核32线程,最高睿频可达到5.4Ghz,比桌面端仅低0.3GHz,L3缓存容量同为64MB。相比当前最强移动游戏处理器锐龙 9 9955HX3D,基本只差在L3缓存数量上。

默认TDP功耗为55W,Tjmax最高温度可达到100℃。内存方面,支持最大96GB容量,兼容最高DDR5-5600 SO-DIMM。

锐龙9 9955HX内置了AMD Radeon 610M核显,分配512MB显存,核心频率2200MHz,基于RDNA 2架构打造,对于9955HX来说其实就是亮机卡,毕竟一般都是搭配独显,RDNA 2内核工艺也成熟,功能上支持AV1、HEVC和AVC硬解也足够了。

独显部分就是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 Laptop,Boost频率设定为1515MHz,由于带宽分配显卡运行在PCIe 4.0X8,不过也足够满足其性能发挥了,其他参数就不介绍了大家应该都熟悉。

个人也更推荐5070 Ti这个版本,虽然5060版本便宜很多,但8GB显存搭配2560X1600分辨率就有点尴尬。

5070 Ti的蛟龙16 Pro搭配两根DDR5-5600 SO-DIMM 16GB组成双通道,手上这台是来自镁光的条子,32GB容量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也够用了,除非你对生产力有更高要求再升级吧。

5070 Ti的蛟龙16 Pro预装了一款来自长江存储的PC41Q 1TB PCIe 4.0,顺序读写在5000 MB/s+,不过属于QLC类型。笔记本还有另外一个PCIe 4.0 M.2位置,游戏玩家建议扩展吧1TB,真是不太够的~

测试之前,来简单看看机器上的机械革命控制中心软件,UI设计简洁功能倒是挺齐全的,包含常规设置、性能、键盘背光、电池等设置。

默认是混合输出非独显直连,所以刷新率最高只能到240HZ,DC插电模式建议直接选择独显直连,300HZ还是有点区别的,而且性能发挥更充分。

性能模式方面,就是办公、均衡和狂暴模式,这次机械革命还为蛟龙16 Pro增加了一个静音狂暴和自定义模式,所谓静音狂暴模式,就是比高能模式性能释放保守一点点,以便控制风扇噪声,具体区别可以关注下面的测试。

至于自定义模式就相当硬核了,并非简单的修改风扇曲线,还会涉及到处理器和显卡的各种参数(包括超频),不建议新手乱调,不过说实话要折腾这种,显然苍龙16 Ultra是更好的选择,毕竟可以搭载水冷机。

↑CINEBENCH R23多核项目烤机十分钟+高能狂暴模式(AC插电)

↑CINEBENCH R23多核项目烤机十分钟+静音狂暴模式(AC插电)

↑CINEBENCH R23多核项目烤机十分钟+均衡模式(离电)

高能和静音狂暴模式区别,最直观就是(分贝仪位于触控板上,没拍图)噪声表现,高能狂暴模式下最高是57 dB(A),静音狂暴会低3 dB(A),频率略低0.2~0.4GHz。

CPU功耗一个是129W,一个是109W,高能狂暴会逼近CPU的Tjmax最高温度,以便发挥极致性能,静音狂暴模式会凉快不少,CPU二极管温度最高是89℃,建议游戏玩家选择,追求极致生产力则是高能狂暴更佳。

均衡模式是没插电情况下测试的,频率稳定浮动2.0GHz,CPU功耗只有34W,相当安静接近环境底噪只有42 dB(A),CPU二极管最高温度仅61℃,看上去很弱鸡,实则强得可怕,先卖个关子我们放在理论测试中细说。

至于烤机时键盘区域、后置散热口和适配器最高温度,三种模式下都用热成像仪监测了(上图所示),体感温度和一些体积更小的商务本和轻薄本是差不多的,形象来说就是夏天不烫手,冬天暖手。

显卡烤机通过完全超纲的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4K+光栅光追混合)进行验证,最终5070Ti的蛟龙16 Pro是以99.2%通过率完成的,完美跑满140W无压力,核心最高温度为77.8℃,显存最高温度为80℃,显卡热密度低确实比CPU好处理得多。

↑CINEBENCH R23多核项目+3DMark Speed Way循环高能狂暴模式双烤十分钟,首先双烤功耗就是妥妥达到官方标称的205W(显卡满血140W+处理器65W),属于游戏本的典型调教策略,CPU频率还能保持3.0GHz左右,功耗比默认TDP高些。

此时CPU二极管和温度是80℃多一点,毕竟物理上是共享热管和鳍片,也说明散热系统是均衡和高效的。其实更让硬核惊喜的是本子的体感温度,双烤时无论是键盘区域还是散热口,都只比CPU单烤高2~3℃!要知道双烤足足是比单烤多75W呢~

↑三种性能模式下,CINBENCH R23多核项目循环十分钟,高能狂暴会比静音强4.5%左右,对于笔记本来说是相当可观的提升幅度,但还是那句话,游戏玩家选静音狂暴体感上会舒服点,至于均衡模式因为是离电状态+保守释放,性能相差一倍很正常,而且分数来看也不低呢。

以下均是高能狂暴模式的成绩↓

锐龙9 9955HX的CINBENCH R23多核分数为39034 pts,单核为2171 pts,多核比十分钟循环降了4%左右属于正常范围。具体多核成绩方面,它要比Ultra 9 275HX要强一点,比桌面端的9950X只差了10%左右(换来的是少100W功耗),单核表现也不弱很贴近275HX。

CINBENCH 2024则是采用Redshift新引擎,基准内存和计算量占用都更高,锐龙9 9955HX多核为1999 pts,单核则为125 pts,表现相当也不错。

V-Ray是业界最受欢迎的渲染引擎,对于画面质量有要求一般都会使用CPU渲染,锐龙9 9955HX最终得分44073,会比桌面端的锐龙9 9900X开启PBO 2还要强,而且这还是AMD处理器的优势项目。

7-ZIP基准测试,锐龙9 9955HX压缩性能得分184,解压缩性能239,解压缩性能很大程度上关联多核性能,9955HX直接可以打趴桌面端的285K和14900K相当强悍。

压缩性能一定程度上和内存性能挂钩,9955HX搭配内存是6000MHz频率,但仍要比搭配6400MHz内存的14900K强一点点。

UL Procyon照片编辑基准,锐龙9 9955HX最终得分是10021,项目包括Adobe LR和PS两款软件,涉及DNG负片多维度处理,给大家一个性能参考,本人桌面端配置9950X+RTX 5080得分是10997。

UL Procyon视频编辑基准,项目是Adobe PR,涉及时间线上的编辑、视频导出操作等,CPU会结合5070 Ti的CUDA加速,锐龙9 9955HX最终得分44823。

具体来看,1080P视频硬件综合加速,导出时间为22秒,比纯CPU缩短了4秒;4K视频硬件综合加速导出时间为45秒,比纯CPU缩短了10秒。

锐龙9 9955HX的16核32线程规格,对于PR来说其实是性能过剩,一般情况下只能用到16条线程,不过32GB内存容量倒是比较紧张,如果项目时间线素材复杂,建议可以升级到48GB甚至64GB。

3DMark Steel Nomad分数为3909,蛟龙16 Pro的RTX 5070 Ti极致光栅性能水平,就是比桌面端的RTX 5060 Ti 16GB强7%左右,性能定位和2.5K分辨率匹配度就很高。

蛟龙16 Pro的狂暴模式中还支持一键显卡超频,此时RTX 5070 Ti的Boost频率会从1515MHz提升至1665MHz,Steel Nomad分数相比默认提升2%左右,只能说140W功耗墙基本焊死。

5070 Ti的蛟龙16 Pro的电池是80Wh,硬核简单测试了一下,在UL Procyon一小时视频播放测试项目中,音量和亮度均设置50%、离电均衡模式、电池模式长效、连接Wi-Fi网络、键盘背光、开启240HZ刷新率情况下,

最终这一过程电池消耗量是37%,虽说续航表现一般,但作为游戏本已经能满足硬核偶尔出外使用的需求了,个人是不太讲究毕竟定位不一样。

↑2560X1600分辨率《绝地求生》自定义三极致+100%渲染,场景是跳自闭城击毙其他三位玩家过程,平均帧为201fps,1% LOW帧为130fps

↑2560X1600分辨率《三角洲行动》预设中画质+DLSS质量,场景是全面战争多人游戏过程,平均帧为223fps,1% LOW帧为124fps

↑2560X1600分辨率《Counter-Strike 2》预设中画质,场景是创意作坊Benchmark的过程,平均帧为420fps,1% LOW帧为181fps

首先测试了三款热门的电竞网游,CS2跑满300HZ刷新率是无压力的,其他两款游戏也在200fps左右,在这些游戏中,锐龙9 9955HX核心频率都趋向5.0GHz,对于网游来说必须比Ultra 9 275HX要强一些的,除了吃鸡以外,其他两款游戏基本都可以把RTX 5070 TI占用率推到85%以上。

↑2560X1600分辨率《最后生还者2》预设非常高画质+DLSS质量,场景是经过西雅图第1天5号公路的过程,平均帧为78fps,1% LOW帧为67fps

↑2560X1600分辨率《消逝的光芒:困兽》预设高质量+DLSS质量,场景是修道院到地图右上方的河边小屋的过程,平均帧为86fps,1% LOW帧为68fps

↑2560X1600分辨率《寂静岭 f》预设品质优先+DLSS品质,场景是咲子家神社的牌坊出发,到小镇上第一个电线杆底下的过程,平均帧为85fps,1% LOW帧为51fps

↑2560X1600分辨率《毁灭战士:黑暗时代》预设超级噩梦画质+DLSS质量,场景是内置Benchmark的过程,平均帧为83fps,1% LOW帧为68fps

↑2560X1600分辨率《无主之地4》预设恶棍画质+DLSS性能,场景依次经过猩红抵抗军总部、海岸骨境和废弃哨站,平均帧为54fps,1% LOW帧为41fps

↑2560X1600分辨率《骑马与砍杀2》预设非常高画质,场景是内置Benchmark的过程,平均帧为120fps,1% LOW帧为84fps

作为最新的游戏本,当然要先测试25年的3A大作才有意思(有三款还是9月刚上线的),具体帧率表现方面,除了《无主之地4》本身优化太渣以外,其他四款大作拉满特效都是80fps的近高刷水平,因此即便原生也有60fps+。

而在《骑马与砍杀2》中,锐龙9 9955HX整体CPU占用率只能吃到55%左右,16核32线程玩这种模拟游戏必定就很爽。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功耗,在以上这些游戏中,CPU+显卡功耗大致就是170W左右,这是什么概念?比桌面端的RTX 5060 Ti 16GB满载还低!

游戏中的一个小细节,16核32线程的锐龙9 9955HX,在编译着色器阶段能跑满接近100%占用率,利用出色的多核性能,无疑是可以显著缩短等待时间的~

总结

深度体验下来,从这台机械革命蛟龙16 Pro 2025来看,锐龙9 9955HX的多核表现相当出色,不少使用场景都可以压Ultra 9 275HX一头,至于游戏性能,9955HX在电竞网游中轻松跑出高帧率,而3A大作是完美发挥RTX 5070 Ti的全部性能,9955HX的能耗比也相当出色,即使在离电并使用均衡模式下外出使用,其性能也完全足够。

毫无疑问,锐龙9 9955HX与RTX 5070 Ti的组合,足以胜任高端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的双重角色,目前机械革命蛟龙16 Pro 2025也正在参加国补活动,近期有购机需求的朋友可以多留意一下。

本文分享到此结束,如果写得不错,不妨点个赞,谢谢!

来源:中号硬核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