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鲜水果,不甜不要钱……”周末清晨,我踱步至小区附近,路边农民悠长的吆喝声吸引了我的注意。上前一看,是刚上市的柑果,橙黄饱满,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拿起一个在手心里轻抚,瞬间心潮涌动——几十年过去了,每当看见柑果,我总会想起那个炎热的午
那年夏天,我尝到了一口苦涩
文/赵福播
“新鲜水果,不甜不要钱……”周末清晨,我踱步至小区附近,路边农民悠长的吆喝声吸引了我的注意。上前一看,是刚上市的柑果,橙黄饱满,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我拿起一个在手心里轻抚,瞬间心潮涌动——几十年过去了,每当看见柑果,我总会想起那个炎热的午后,想起那几个喷了石灰水的青柑,想起那口改变我一生的苦涩滋味。
我的老家地处中越边境的大石山区,峰峦叠嶂,乱石嶙峋,有“九分石头一分地”之称,村民们只能在石头缝里刨食,与贫瘠的土地争夺每一粒粮食。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总是光着脚丫在山里寻找食物。从村里到县城,有近30公里的羊肠小道,要翻越重重大山,走上整整一天。即便是去镇上售卖山货,也要晨光熹微就出发,披星戴月才回到家。闭塞的交通让村子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的生活却很无奈。
我们家七口人,挤在一间不大的干栏式瓦房里,全靠父母长满老茧的双手和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母亲总是把仅有的一点大米加上很多水,熬成一锅接近透明的粥。盛给我们兄弟几个时,她总说:“稀粥也要慢慢喝,细嚼慢咽才有滋味。”我们慢慢喝,不是因为真有特殊的滋味,而是希望那种饱腹的错觉能维持得久一些。
至于水果,则是梦中才会出现的奢侈品。山间偶有野果,未及熟透,早被眼尖手快的村民摘了去。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我们早早就学会了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春天,漫山遍野寻找野菜、野果;夏天,去小河里捉鱼、摸虾。每一次收获,总会像中了大奖一样欣喜,这就是当时最纯真的幸福!
然而这些资源也十分有限,我渴望着传说中的甜蜜滋味,跟城里孩子的糖果和水果一样随手可得。于我而言,水果的甘甜就是虚无缥缈的梦境。
那时,大伯是村支书,算是村里的显赫人物。他在屋后山坡开荒,种下一百多棵柑果树苗。那片地虽也瘠薄,但在大伯精心护理下,果树长得茂盛,郁郁葱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整整齐齐地挺立在山坡上。风吹过,叶子簌簌作响,一种看不见的甜意正在枝叶间酝酿。
大伯管护果树极其严谨,仔细地在每棵树干涂上石灰浆防治病虫害,在青涩的小果喷上淡淡的石灰水促进成熟,并悬挂“树已喷药,请勿摘果!”的木牌提醒路人。那累累硕果,如同无形的钩子,勾得人喉头发紧。但每每看到那几个大字,我总会在纠结中收手。
孩童的理智终究敌不过嘴馋。终于有一日,口中的流涎再也无法收住。趁大伯去乡里开会的空档,我迅速钻进果园,踮起脚尖伸向那沉甸甸的果实,用力一拧,一个青皮柑果便落入手中。我连摘了三四个,紧张地塞进衣兜匆匆逃离。心情忐忑,心跳加速,脚步愈发急促。
找个隐蔽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柑果。薄薄的果皮下露出嫩黄色的果肉,我咬上一大口,期待着梦寐已久的甜蜜在嘴里绽放。然而,却是满口苦涩。那不仅是未熟果实的酸涩,还夹杂着一股奇怪的药味,让舌头发麻。惊慌中,我赶紧吐了出来,但那种苦涩依然在口腔里持续扩散,至今难忘。
“完了,中毒了!”
那一刻,我的脑海间突然浮现起木牌上的告示,瞬间被恐惧淹没。于是,丢下剩余的柑果飞奔回家,一路上不断干呕,希望能把刚才吃下的果肉全部吐出来。可那种苦涩的味道像诅咒一样,紧紧箍住我的心,怎么都甩不脱。
回到家后,我坐立不安,一边担心真的中毒,一边害怕自己辜负了大伯的恩情受到母亲责骂。大伯为人厚道,每当家里实在揭不开锅时,他总会悄悄送来米面救济。而我却偷了他的柑果,这种背叛让我深感羞愧。惊惶失措间,母亲已踏进门槛,目光如炬。我再也承受不住内心的折磨,嗫嚅着向母亲坦白了偷果的经过,并指着嘴唇,惊恐地喊:“妈,我中毒了!”
母亲听完后,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转身从灶膛里掏出一把温热的草木灰,不由分说地敷在我的嘴唇上。“草木灰能解毒!”她语气坚定,尽管手下动作微微发颤。
“真的是偷?”她问道。
我垂首点头,泪水已在眼眶中打转。
“孩子,我不在意你是否出人头地,只愿你做个诚实的孩子,你知道错在哪里吗?”母亲一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后背一边和蔼地说道。
“我不该偷大伯家的柑果。”
“知道大伯为啥写牌子?”母亲又问。
“怕人偷吃……”我声音细如蚊蚋。
“不是怕人偷吃,是怕人吃出毛病来!”母亲的声音陡然拔高,随即又低沉下去,仿佛飞瀑直坠深潭,“没熟的果药味没消,又苦又涩,吃了要遭罪的。”
“看到那块牌子,你是不是就觉得不对劲了?你为什么还继续做?”
母亲的话一语中的,沉甸甸地砸在我心上,顿时明白了什么叫良心谴责。随后,母亲拉着我来到大伯家,让我当面承认错误。大伯听完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蹲下身子轻拍我的肩膀:“敢于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他转身从屋里拿出几个已经成熟的柑果,递过来笑着说道,“这是早熟的温州柑,带回去尝尝。熟了的柑果是甜的。”
那一天,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柑果的甜美滋味。金黄的果肉在口腔里划开,甜蜜的果汁顺着喉咙滑下,那种甘甜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它还教会了我一种比甜蜜更珍贵的东西——诚实的勇气。这份“苦涩”的经历也让我明白,真正的甜美往往需要经历苦涩的洗礼,就像人生,总要在跌跌撞撞中学会成长,在犯错中学会诚实。
时光荏苒,石山静默如初,人间已非旧时颜。经过脱贫攻坚大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边民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无论城里还是乡下,市场上鲜果四季不断。有时我会买上几个柑果带回家,剥开来慢慢品尝。可奇怪的是,我却再也找不到当年那种简单而纯粹的渴望了。越是甜蜜,越是想念那几个苦涩的青果。那些喷了石灰水的青柑,永远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人生最珍贵的教科书。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赵福播,广西靖西市人,现任靖西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热爱文学,擅长新闻、小说、散文等写作,曾有多篇作品发表于《广西日报》《右江日报》等刊物。
来源:作家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