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主题为“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旨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从你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筑起防控狂犬病的社区防线,将狂犬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狂犬病虽不可治愈,但科学预防几乎可以实现100%防止发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其病毒属于子弹状病毒科,外形似子弹,中心是单股负链RNA,包膜含脂蛋白和糖蛋白。它通过包膜糖蛋白与神经细胞受体结合,沿神经轴突侵入脑和唾液腺。
犬是我国人间狂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猫、狐狸、獾等野生动物也是狂犬病的传染源。流浪、散养的犬、猫均有较高传播狂犬病的风险,未接种狂犬疫苗的家养犬、猫也有一定的传播风险。
狂犬病一旦发病,会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恐水、畏光、怕风等症状,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病死率几乎100%。
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致皮肤破损或伤口、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后需用肥皂水立即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尽快前往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进行规范处置。潜伏期动物也有传染性,皮肤破损就有感染风险。即便不能立刻前往接种门诊,后续也要及时补种狂犬疫苗。
宠物主人要定期为犬、猫接种兽用狂犬疫苗,遛狗时务必牵绳,避免散养;社区应加强宣传,提高居民防控意识,不要随意接近、逗弄流浪犬、猫、野生动物和陌生宠物。让我们携手,以科学认知为盾,以共同行动为剑,守护每一个珍贵的生命!
来源:年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