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看枞阳 | 人民网安徽频道报道枞阳:统战成员庆“两节” 欢聚一堂话团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8 18:09 1

摘要: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穿起来,原生态的民族歌曲唱起来,现烤的月饼清香氤氲开来……9月25日,安徽省枞阳县黄镇图书馆二楼“枞川·同心苑”内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今天

人民网安徽频道报道

安徽枞阳:统战成员庆“两节”

欢聚一堂话团结

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穿起来,原生态的民族歌曲唱起来,现烤的月饼清香氤氲开来……9月25日,安徽省枞阳县黄镇图书馆二楼“枞川·同心苑”内欢歌笑语、热闹非凡。

原来,在国庆、中秋“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枞阳县委统战部会同黄镇图书馆正在这里举办“月是中秋·越是思念”——“我们的节日”文化交流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

实践活动现场,一排长桌上,月饼馅料、蛋黄、模具、台秤等制作食材与工具一应俱全。戴手套、揉馅料、称重、捏粉团……在老师指导下,大家按步骤操作、分工合作,不一会儿,欢声笑语中一块块精致月饼陆续制成。其间,几位少数民族女代表尤为活跃:有的主动唱起民族歌曲,百灵鸟般的歌声引来阵阵掌声;有的笑逐颜开展示刚做好的月饼,引得摄影师争相拍照。

现场交流环节一开始,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远嫁枞阳的水族姑娘杨银菊,就迫不及待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民族团结融合故事。2011年,她到当地一家服装厂打工,起初语言不通,不敢与同事交流,总怕自己这个“外来媳妇”被冷落,孤独寂寞如影随形;加上制衣技艺不精,经常出错,为此没少偷偷哭鼻子。有一天,同事钱友香见她在角落抹泪,便主动上前询问,得知她的烦心事后果断表示:“我来当你师傅!”从此,钱友香不仅手把手教她制衣技巧,还常拉着她参与同事聚会,帮她快速融入集体。

活动现场。

“我们现在经常煲电话粥,一聊至少半小时!”杨银菊笑着说,如今钱友香虽当选村干部,两人的闺蜜情却十几年如一日;而她自己也早已深度融入当地生活——丈夫的几位长辈把她当亲闺女,外出走亲访友总不忘喊上她,她要是没空,几位老人铁定也不去。

杨银菊还饶有兴致地讲起本地人张友名远嫁三都水族自治县亭牌镇的故事:“我们老家住房前从没见过四合院。”她说,张友名结婚后,按照家乡生活习惯在自家房前建了个四合院,后来又为4个孩子各建了带四合院的房子。让人意外的是,这个“新鲜建筑”竟吸引了当地群众纷纷前来参观,不少人还跟着效仿,如今当地已有20多户人家建起了四合院,四合院渐渐成了当地一种新的建筑文化。

活动现场。

“水族中秋节有跳鼓舞、在广场上吃烧鲤鱼和糯米饭的习俗;布依族过节会打糍粑、摸秋、拜月……”交流中,各民族代表人士纷纷分享家乡的中秋传统。“不管是哪种习俗、哪类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本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枞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侯丽霞适时总结引导,引发全场共鸣。

就在大家沉浸在故事分享中时,现场的陈应明、唐升平却坐在一旁默默不语,眼神里满是心事。原来,他们的子女都在国外工作,常年难得回国一趟。

“每逢佳节倍思亲啊!过节时看着邻居家阖家团圆,我心里总空落落的。”陈应明声音低沉地说。

“我孩子刚还在微信里让我给大家问好,说‘还是家乡的月亮最亮’。”话音刚落,唐升平鼻子一酸,眼眶瞬间红了。

“我常跟孩子说,不管你现在身在哪个国家、本事有多大,祖国永远是你的根,一定要热爱祖国、报效国家。”陈应明、唐升平不约而同地说。

话音未落,现场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欣慰与振奋。

“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办!”“今天建的微信交流群可别解散,方便咱们后续多联系!”……近3小时的交流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各民族代表人士仍意犹未尽,纷纷说出自己的期盼。

来 源 :人民网安徽频道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枞阳报社)为枞阳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枞阳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运营的媒体平台有《铜陵日报•枞阳新闻》、枞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枞阳在线”“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抖音号,枞阳在线视频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部分来源于网络的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特此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2-3211652

来源:枞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