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贝最新短片里,小姑娘边擦桌子边说“2002年我15岁,大爷给我一碗汤,2022年我送他一套房”。
“15岁端盘子,25岁拿钥匙”,这碗鸡汤刚端上来就馊了。
西贝最新短片里,小姑娘边擦桌子边说“2002年我15岁,大爷给我一碗汤,2022年我送他一套房”。
弹幕正刷屏“看哭了”,有人把进度条拉回开头——15岁?
打工?
法律红线是16岁,差一天都算童工。
评论区瞬间炸成油锅,#西贝童工#直接冲热搜。
眼尖网友把视频拆成PPT,发现时间线比麻花还拧:店长工牌写着“司龄18年”,倒推2005年入职,可片子里非说2002年就端盘子。
更尴尬的是,朝阳区监察大队已经去门店翻2002-2004年的工资条了。
按《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每用1个月罚5000,要是真锤了,光罚款就能把那套“送房”首付罚没。
这不是西贝第一次拿孩子当流量。2021年官微就发过《12岁小厨师长》,照片里娃踮脚才能够到灶台,文案写“梦想从锅铲开始”。
当时被家长投诉后秒删,如今又被考古队挖坟。
网友辣评:别人晒菜品,西贝晒童工。
更惨的是同行补刀。
九毛奈直接贴出大字报:门店员工年龄扫码可见,16岁以下零记录。
数据不会撒谎——西贝“亲子餐”两周掉单41%,大家嘴上不说,身体很诚实:谁敢带孩子去一家可能违法用工的店?
有人替西贝喊冤:农村娃早当家,15岁打工算啥?
马上被怼:同情可以,违法不行。
今天默许15岁端盘子,明天是不是14岁也能进后厨?
底线一退再退,故事就成了事故。
监管还没出结果,西贝先把公众号评论区关了。
逃避不是公关,是把火苗捂进草垛——越闷越炸。
当年海底捞后厨老鼠乱爬,一封道歉信+全网直播整改,股价一周回血;如今西贝装死,热搜挂三天,市值蒸发掉多少碗羊杂汤?
餐饮做营销,最忌把苦难当卖点。
真要有员工25岁买房,不如晒劳动合同、社保记录、公积金流水,比眼泪硬一百倍。
观众不傻,算盘珠子崩脸上才知道疼。
等着看监察大队的红章盖哪儿。
若查实,那套“送房”恐怕得改成“交房款”;若造谣,西贝得给15岁的“演员”补一份成年声明。
无论哪种,故事都讲砸了——鸡汤端上桌,谁喝到鸡毛,谁就得买单。
来源:花丛逗蜜蜂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