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相继解除或调整禁摩政策,一场从"全面封禁"到"精准管控"的交通变革正在蔓延。但2025年8月1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一则通告打破了摩友们的期待——2022年实施的摩托车管理通告有效期延长至2028年8月14日[__LINK_ICON
#广汽丰田2026款新车上市#成都禁摩令续期3年:摩友的追问与城市治理的平衡术
当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相继解除或调整禁摩政策,一场从"全面封禁"到"精准管控"的交通变革正在蔓延。但2025年8月1日,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一则通告打破了摩友们的期待——2022年实施的摩托车管理通告有效期延长至2028年8月14日[__LINK_ICON]。在解禁潮与续禁令的强烈反差中,成都摩友的灵魂拷问直击人心:"谁在害怕摩托车?"
续期3年的禁摩令,到底禁了什么?
此次续期并非新增政策,而是延续了2022年确立的分层限行框架,核心管控规则清晰明确:150毫升以上排量的两轮摩托车(特种用途除外)全天禁止驶入绕城高速以内区域;未取得入城证的摩托车不得进入三环内及高新南区特定片区;无牌改装摩托车则被全面禁止上路[__LINK_ICON]。
成都交管部门给出的续期理由指向管理成效与政策衔接:前三年政策实施后,城市摩托车通行秩序显著改善,道路交通事故率大幅下降,而《成都市摩托车管理规定》已被纳入2025年立法修订计划,续期是为避免出现管理真空[__LINK_ICON]。这意味着,未来三年的禁摩状态将伴随地方性法规的修订进程同步推进。
摩友的三重追问:需求、经济与公平
禁摩令续期的消息瞬间在成都摩友圈引发震动,"三年又三年"的调侃背后,是真实的权益诉求与困惑。
摩友的第一重追问聚焦出行需求的合理性。在他们看来,摩托车早已超越交通工具属性,成为跨区通勤的高效选择、周末郊游的生活载体,更是骑行聚会的社交纽带。有摩友直言:"我们考驾照、买保险、戴头盔,合规率比不少电动车还高,凭什么要为少数人的违规买单?"
第二重追问指向产业价值的被忽视。摩托车产业链的带动效应不容忽视:生产制造环节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改装、维修等后市场已形成成熟生态,而摩旅、赛事等衍生业态更曾让鄂尔多斯这类城市实现旅游经济激增50%的亮眼成绩。成都摩友认为,本地丰富的山水资源本可培育特色摩旅经济,却被政策限制束缚了潜力。
第三重追问关乎政策公平性。对于外卖骑手、乡镇客运从业者等低收入群体,摩托车是维持生计的刚需工具。一刀切的禁限政策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出行成本,更被质疑忽视了不同群体的交通权益差异。
解禁样本的启示:摩托车成"交通益生菌"?
与成都的续禁选择形成对比的是,全国多地的解禁实践正在重塑摩托车的社会认知。《半月谈》曾将摩托车比作"城市交通的益生菌",这一判断在西安的治理样本中得到了数据支撑——解禁后当地高峰期拥堵指数下降36%,涉摩事故反而减少15%,外卖配送效率提升20%,骑手月收入增加1500元。
技术进步更在消解传统禁摩理由:国IV排放标准使摩托车尾气污染降至汽车的1/3,ABS防抱死等技术让事故率趋近汽车水平,电动摩托车则彻底解决了噪音与排放问题。而西安的电子围栏、重庆的AI违规捕捉等智能监管手段,更证明"严管优于禁绝"的治理逻辑可行。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并非没有过类似争议。此前龙泉山因少数骑手飙车事故实施禁摩,直接导致山上多家商户经营困难,显现出"一刀切"管控的副作用。这也让摩友们更加期待:能否借鉴郑州的"潮汐车道"、盐城的"信用积分制"等经验,在拥堵路段设电子围栏、在高峰时段限行,实现"分区域、分时段"的精准管控?
续期背后:城市治理的两难选择题
成都的禁摩令续期,本质上是城市交通治理的经典两难——一边是千万级人口城市的交通压力与安全责任,另一边是特定群体的出行需求与产业期待。
交管部门的考量并非没有现实依据。成都绕城高速以内的核心城区人口密集、路网复杂,历史上也曾因少数骑手"炸街"、飙车引发公众投诉,而龙泉山的涉摩死亡事故更凸显了安全监管的紧迫性。从这个角度看,续期是维持交通秩序稳定的保守选择。
但摩友的诉求同样值得正视。公安部2025年已出台驾照放宽、高速开放等新规,构建起摩托车管理的完整政策链,全国60多个城市调整管制政策,30多个城市完全解除限摩。这种大趋势下,成都的续禁政策更像是一次"缓冲",立法修订计划的同步推进,或许暗示着未来政策存在优化空间。
结语:管理的本质不是禁止,而是规范
三年续期的禁摩令,暂时给成都的摩托车管理画上了延续性的句号,却没能终结"谁在害怕摩托车"的追问。从西安的解禁红利到成都的续禁考量,两种选择背后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阶段城市治理重心的差异。
正如新华网所言,摩托车政策的演变史,是城市治理从简单管制走向精准服务的文明进化史。未来三年,随着《成都市摩托车管理规定》的修订推进,如何平衡安全秩序与民生需求、如何让合规骑行获得空间、如何激活摩托车的经济价值,将成为成都交通治理必须回应的考题。
毕竟,城市管理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消灭某种交通工具,而是让每一种合规的出行方式都能各得其所。你认为成都的禁摩令续期合理吗?该如何实现摩托车与城市交通的和谐共处?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升升好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