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智爱徒:他在病床上数着日子,说等春暖花开给他排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8 17:38 1

摘要:张明智的声音,那黄陂腔的抑扬顿挫,配上鼓板一敲,立马就把人拉回街头巷尾的那些日子。张明智1943年5月出生在武汉,早年家住汉口民众乐园附近,那地方每天都有曲艺表演,六七岁的时候他就着迷了。九岁开始学艺,十一岁正式拜大鼓艺人陈谦闻为师,十六岁第一次登台。从那以后

张明智的声音,那黄陂腔的抑扬顿挫,配上鼓板一敲,立马就把人拉回街头巷尾的那些日子。张明智1943年5月出生在武汉,早年家住汉口民众乐园附近,那地方每天都有曲艺表演,六七岁的时候他就着迷了。九岁开始学艺,十一岁正式拜大鼓艺人陈谦闻为师,十六岁第一次登台。从那以后,他就把一生都搭在了湖北大鼓上。1959年,他考进武汉市艺术学校第一届曲艺科,毕业后直接进了武汉市说唱团,一干就是几十年。

张明智从艺七十多年,创作和演唱了上千段作品,那些段子接地气,讲的都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比如《如此媳妇》、《胖大嫂过江》、《婚礼上的宾客》,这些经典到现在还能听到年轻人哼两句。他的演唱风格讲究字正腔圆,节奏一板一眼,不光在武汉火,还传到全国,甚至音带出口国外。1985年左右,他录制了近五十种湖北大鼓音带,那时候录音棚里他一遍遍调整腔调,直到满意为止。1993年拿下湖北省文艺明星奖,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演唱《亲生的儿子闹洞房》,好评如潮。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大鼓的代表性传承人,张明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身份让他责任更大。他还是湖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全国仅有的83位全国杰出贡献曲艺家之一。2019年6月7日,他纪念舞台生涯60周年,在中南剧场开唱,带弟子上台,那场面热闹极了。2023年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2024年8月26日最后一次登台,在武汉花城社区和徐宁一起表演《破镜重圆》,融入楚剧元素,观众围着听。

张明智收了十多个弟子,有专业演员,也有民间艺人,大家都说他教徒弟像父子一样。徐宁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湖北大鼓省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曲艺联盟理事,第十一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徐宁拜师的过程挺曲折的,第一次上门,张明智觉得他基础薄,就没收。徐宁没死心,继续苦练,几个月后又去,这次带了自创段子,张明智才同意,还建议他考武汉市艺术学校。从2012年正式拜师开始,徐宁就成了张明智唯一专业搞湖北大鼓的弟子。张明智常对徐宁他们说,学艺先做人,对戏要琢磨,除了吃饭睡觉,全天都得想怎么演好。徐宁后来拿了中国曲艺牡丹奖,2018年获奖时,张明智兴奋坏了。

另一个弟子吴健,现在是武汉市黄陂区文化馆副馆长,湖北大鼓市级传承人。吴健从小就是张明智的铁杆粉丝,六七岁就追着听他的演出。2009年正式拜师,那时候吴健已经在文化馆工作,张明智教他传承和创新。吴健创作了《说唱大武汉》和《说唱黄陂》,把湖北大鼓和地方风情结合,挺有意思的。张明智对吴健说,戏比天大,要像你这些作品一样,把湖北大鼓推陈出新。其他弟子还有胡运琦、罗爱国、张雷、邓雅倩、吴凯、陈加平、孙小鼓、魏智勇,他们来自不同背景,但都继承了张明智的衣钵。

而张明智的艺术生涯不光是个人成就,更在于他对传承的执着。湖北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本是民间说唱,讲故事带点幽默。张明智把它从街头带到专业舞台,还推动创新,融入现代元素,让年轻人也感兴趣。他一生演了那么多段子,强调表情要像春夏秋冬一样丰富,演唱时要表情生动。弟子们都说,他对艺术的坚持激励着大家。徐宁回忆,张明智教打鼓,每次只打三遍,第一遍听,第二遍跟,第三遍自己来,练到手不抖为止。

2024年11月,张明智因为慢性哮喘住院,后来心脏衰竭转入重症监护室。那段时间,他还在数日子,想赶上2025年元旦的跨年演出。徐宁说,张明智对他说,等春暖花开时,要调整他早年演的《婚礼上的宾客》,让徐宁主演出。这成了张明智最后的嘱托,也让弟子们心酸。徐宁、胡运琦、罗爱国三人经常去医院陪着,吴健也去过几次。张明智有意识时,总拉着他们聊艺术,叮嘱传承的事。徐宁难过地说,这成了永远的遗憾。

2025年1月18日凌晨5时23分,张明智在中法新城同济医院去世,享年82岁。徐宁在朋友圈发文,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也发了讣告。消息一出,曲艺界和粉丝都震惊了。1月19日告别仪式在武汉礼堂举行,数百人送别,弟子们轮流上前缅怀。徐宁作为副主席,回忆了师父的教诲。吴健也发言,提到张明智的创新精神。

张明智走后,弟子们接过担子,继续推广湖北大鼓。徐宁带领后辈排练新作,作为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他组织纪念活动。吴健在黄陂区文化馆办传承班,教年轻人基本鼓点,推动创新。3月春暖花开时,徐宁去散步时拿着《婚礼上的宾客》剧本,虽然没完整上演,但片段在排练中流传。团里推出专场,弟子们合演张明智作品。4月曲艺节,徐宁去北京演出,带团员唱融合段子。5月全国非遗周,展出张明智作品,徐宁讲解唱法。6月中南剧场重演60周年节目,徐宁主唱《亲生的儿子闹洞房》。7月徐宁创作新段,基于师父嘱托调整《婚礼上的宾客》。8月花城社区重现演出,徐宁站在原位敲鼓。9月弟子们聚会,播放旧音带缅怀。10月曲艺牡丹奖活动,徐宁演唱获奖作品《不吃鱼的猫》。11月一周年将近,团里准备专辑,收录千余段精选。

张明智的教诲在弟子心中延续,学艺先做人,对戏要琢磨,这话成了大家的金句。湖北大鼓的鼓点还在武汉街头敲响,从街头艺人到国家级传承,一脉相承。他的影响不光在曲艺圈,老百姓日常聊天里,还能听到他的影子。说到底,张明智代表了那种老一辈艺术家的劲头,不求名利,就想把好东西传下去。

来源:盛苍梧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