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月饼“邪修”大赏:一场跨越千年的中秋整活大赛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8 16:21 1

摘要:蛋黄派压模重塑、螺蛳粉酸笋入侵、辣条莲蓉奇妙组合——这哪里是月饼,分明是味觉界的“极限运动”。不止于此,当臭豆腐月饼带着“生化武器级”气场冲上热搜时,网友们纷纷大呼:月饼界的邪修是彻底疯魔了!

蛋黄派压模重塑、螺蛳粉酸笋入侵、辣条莲蓉奇妙组合——这哪里是月饼,分明是味觉界的“极限运动”。不止于此,当臭豆腐月饼带着“生化武器级”气场冲上热搜时,网友们纷纷大呼:月饼界的邪修是彻底疯魔了!

若你以为只有现代人才有这样的奇作,那就太小看古人的脑洞了,毕竟月饼可是由古至今发展来的。

穿越唐朝过中秋,胡饼“爆改”转正成月饼

先把时光机拨到唐朝,这时候中秋才正式“转正”成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里记载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当于给这个节日发了官方认证。

刚有了名分,唐朝人就开始在月饼上“整活”了。

唐高祖李渊在中秋夜,直接把吐蕃商人送的大圆饼摆上桌,跟大臣们边赏月边唠。抬头瞅见天上的明月,他突然脑洞一开:“应将胡饼邀蟾蜍!” 别误会,这里的“蟾蜍”不是真癞蛤蟆,而是指月亮。这波操作,直接把中秋赏月和吃饼绑定,算是月饼的“雏形首秀”。

这个胡饼是什么呢?是一种比较大的圆形烧饼,因饼上撒了胡麻(也就是芝麻)得来。经典的配方是饼里塞上干枣、胡桃瓤等,后来也有往里塞羊肉馅儿的做法,前者有点像现在难评的五仁馅儿月饼,后者和现在的孜然羊肉月饼能凑个古今同款。

据说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这儿,月饼迎来了改名的高光时刻。俩人中秋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雅,杨贵妃抬头望着月亮,脱口而出“月饼”。《洛中见闻》也提到:唐僖宗那会儿,新科进士搞曲江宴,皇帝直接派人送月饼当福利,也算是给月饼正名了。

与此同时,月饼也传到唐代吐鲁番地区。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里挖出的那块宝相花月饼,也能窥见古人的脑洞。

八瓣莲花纹环绕着宝珠形圆心,四周菊瓣纹层层嵌套,活脱脱一朵凝固的鎏金莲花,颜值毫不输现在的网红糕点。之所以叫宝相花月饼,是因为整体造型像宝花。宝花是以莲花为基础,融合菊花、石榴花等花卉共创而成。它可是隋唐时期重要的顶流装饰纹样,丝绸、刺绣、金银器皿等物件上都能看到此纹样。古人这是把 “追潮流”刻进了 DNA,连做月饼都要跟紧时尚圈。

而彼时的长安文人,早把月饼与中秋夜的酒盏绑定。赏月、吃饼、小酌、作诗,少一样都觉得仪式感不足。文人的风雅具像化了。

明代中秋靠它撑场,PLUS版成送礼首选

明代开始,月饼成为中秋节的美食符号。那时候古人特看重拜月和团圆,拜月时得把时令瓜果、新收的粮食摆上桌当供品,还得讲究“圆”,毕竟要对应天上的月亮,圆饼自然成了首选,月饼就这么成了“拜月指定道具”。

月饼形状基础,纹样就不基础。古人设计出印有嫦娥、月宫、桂树、玉兔等图案的模具,即使是圆形,也要别出心裁的圆。这样一来就与日常糕点的味道、造型和图案有差异,成了中秋专属。

到了明末,月饼的“整活尺度”直接翻倍:巨型月饼出现了!记载明代北京城风景名胜和风俗民情的书《帝京景物略》里写过:“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圆……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女归宁,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团圆节也。”

这块二尺巨饼,相当于现在的60厘米直径,堪称古代版“月饼 PLUS”。这么大的饼,成了家族间互相送的“团圆礼”,也是家人赏月的点心。一边吃着月饼,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赏月,这场景里,饼是团圆的载体,酒是情感的催化剂,少一样都觉得中秋过得“不完整”。

明朝的巨型月饼还没让人缓过神,清朝的皇家月饼直接把排面拉满。

豪气十足,皇家限定套餐谁不想拥有?

八月十五拜月完毕后,皇帝会在乾清宫举行盛大的中秋大宴,供桌上会摆一个直径约55公分、重10斤的大月饼,上面印着“郁仪宫”字样和应景图案,左右还各摆放一个 3 斤重的小月饼,再配上酒、茶和果蔬鲜花,这阵仗,说是“皇家限定团圆套餐”一点不夸张。

好好好,巨型月饼收一收,现代人要上“才艺”了!

现代邪修图鉴:当月饼遇上脑洞大开的民间大厨

最近,网友分享了“速成版”月饼制作方法,把蛋黄派、豆沙面包放进模具里一压,月饼就成了。若再精致一点,刷点油和蛋黄复烤一下,就是刚出炉的“现烤月饼”。没有配比,没有技巧,全是力气,想吃什么馅儿的月饼,就买什么馅儿的面包。

民间大厨的创意是没上限的:蛋挞皮包裹芝麻馅儿汤圆、揉成团用模具一压,就是蛋挞月饼;吐司用搅拌机搅碎、加入牛奶软化后揉搓成饼皮,包裹想吃的馅儿用模具一压,成了吐司月饼;紫薯蒸熟后加牛奶、面粉揉搓成团,加入馅料用模具一压,蒸熟后就是紫薯月饼……月饼只是一个形状,万物皆可月饼。

月饼造型基础,馅料就不基础。酥皮包裹着香菜和卤牛肉馅儿,这是“中式汉堡”的奇妙口感;把臭豆干混着麻辣鱼调料塞进饼皮的臭豆腐月饼,这是不给味蕾活路啊;小酥肉切碎拌进五仁馅,烤出的月饼咬开能听到“咔嚓”声,阴差阳错成了下酒神器……

无论是唐朝文人把月饼与酒搭配时“举杯邀明月”的风雅,明朝百姓以月饼为团圆礼、以酒共聚的情感脉络,清朝皇家月饼和酒组合的限定团圆套餐,还是现代人制作创意下酒月饼,月饼的形态在“整活”中创新与迭代,但中秋饮酒的仪式感从未缺席。这背后藏着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执念:团圆时刻,总要有点酒香才算圆满。

月饼如何“邪修”,如何创新,中秋宴上总有一个位置,永远为一杯美酒保留,传统的味觉一直都在。就像泸州老窖,700余年来依然保持着那份“浓香正宗”的底蕴。这或许正是中秋的魅力所在:我们既需要月饼的创意变化,让节日充满新鲜感;也需要一杯传统美酒的恒定不变,让情感有处安放。

而无论是自饮还是赠礼,泸州老窖都是不错的选择。

今年中秋,泸州老窖还推出“扫码有「金」喜”活动 ,2025年10月19日前,购买泸州老窖指定产品,开瓶后扫一下瓶盖里的二维码,就有机会抽到三重礼:5克金条、最高4999元红包和价值598元限定礼盒。

全家围坐吃团圆饭时,开瓶扫码能多份互动的热闹;走亲戚时带两瓶,提一嘴“这酒还能扫码抽大奖呢”,也让中秋礼多了份新鲜感,不会显得单调。

注:部分图源于网络,侵删

来源:小丸子厨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