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州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答评改”提效机制加快品质滨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问-答-评-改”四位一体提效机制,构建从源头到结果的系统性闭环工作体系,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转自:新华财经
滨州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具体问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问答评改”提效机制加快品质滨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化“问-答-评-改”四位一体提效机制,构建从源头到结果的系统性闭环工作体系,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坚持往“深”里问,改革需求摸准找实
树牢“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从群众和企业需求出发,找准改革问效的重点和难题。
问需于民。围绕政务服务、企业发展、社会治理、教育医疗等领域,结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创新开展“群众点题,改革揭榜”活动,采集“急难愁盼”、掌握“社情民意”4000余条,切实把群众“需求账单”变为改革“任务清单”。
问计于企。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常态化开展“政企同心·亲清茶事”对接交流活动,找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企业期盼融入改革方案、付诸改革实践。
问效于绩。聚焦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领域实绩实效,深入基层、扎根一线,把发展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改革成效标尺,高质量完成“产业的味道”“发展的色彩”“转型的温度”三个系列90项专题调研,推动改革更加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坚持往“透”里答,改革氛围蓬勃向上
针对社会关切的改革热点难点问题,实施改革实景宣讲,深化改革政策解读,营造人人知晓改革、人人助力改革的浓厚氛围。
开门精准“答”。线上精准发力,用好滨州改革公众号、品质滨州App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播放《改革会客厅》《改革先锋》《“研”谈滨州》等系列访谈、动画短片60余期,“沉浸式”答好群众“急难愁盼”;线下协同联动,创新打造山东省首家改革创新文化体验基地,组织面对面交流活动50余场,接待群众来宾1万余人次,构建“政策解读+案例分享+互动问答”常态化答疑矩阵。
协同高效“答”。各市直部门单位协同发力,积极邀请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年内累计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80余场,统筹联动做好改革创新举措的发布、答疑,打造“一站式”改革动态窗口。
系统集成“答”。系统梳理全市按照“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工作理念攻坚破难的创新性做法,筛编30个经典案例形成《滨州市“依法有法办、有法依法办”典型案例汇编》,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的延伸拓展。
坚持往“辣”里评,改革举措优化提升
畅通改革评价反馈渠道,以改革评价倒逼改革举措优化提升。
部门“自查自评”。承担重点改革任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晒清单、亮短板、找根源”,市委主要领导“辣味”提问,各部门承诺表态,形成“述职—提问—承诺”的闭环链条。
上级“指导点评”。创新举办重点改革任务评审会,邀请省直部门对全年重大改革事项完成情况、落实成效进行现场点评,既看“纸面数据”更查“落地实效”,以“精准指导”推进优化提升。
群众“互动测评”。聚力搭建“专家评+群众评+社会评”多方互动测评平台,围绕心安有感、创新燃动、助企纾困、民生升温、开放扩围等5个板块,创新打造5期“滨州改革‘问答评改’宣传专题片”,全面提升改革举措群众的知晓使用率和体验满意度。
坚持往“实”里改,改革成效可感可及
用好改革“问答评”实践反馈,强化跟踪问效,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高站位统筹谋划。清单化、体系化贯彻落实任务清单,确保上级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滨州落地生根。
套餐式集成攻坚。创新实施“套餐式”集成改革赋能工程,将山东省十大重点改革任务确定为滨州市10项“全局性重大改革”,建立市级领导领衔、牵头部门主抓的十大全局性重大改革攻坚推进体系,用好改革事项“红绿蓝黑”四色预警机制,全面提升改革统筹推进效能。
小切口精准“破零”。以“破零”思维抓改革,连续4年实施改革“破零”工程,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部署210项改革“破零”事项,创新方式真问效、常问效,新建商品房“收房即拿证”“先诊疗后付费、住院免押金”改革等一系列惠民服务新模式在滨州落地生根,改革“破零”工程被评为山东省改革品牌,越来越多“滨州模式”引发关注。(闫路路)
编辑:穆皓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