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家电行业一季报成绩亮眼,格力、美的、海尔、海信、TCL等头部品牌利润纷纷大幅增长,展现出行业“活力四射”的态势。然而,与品牌方业绩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经销商普遍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困境。一边是品牌利润屡创新高,另一边是实体门店客流锐减、利
2025年,家电行业一季报成绩亮眼,格力、美的、海尔、海信、TCL等头部品牌利润纷纷大幅增长,展现出行业“活力四射”的态势。然而,与品牌方业绩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线下经销商普遍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困境。一边是品牌利润屡创新高,另一边是实体门店客流锐减、利润萎缩。这一强烈反差,不禁让人思考:家电线下渠道真的已走向末路?悲观情绪又从何而来?
品牌家电利润为何越来越多?
2025年第一季度,家电行业头部企业财报抢眼。美的集团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284.28亿元,同比增长20.61%;归母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长38.02% 。格力电器一季度营业总收入416.39亿元,同比上升13.78%,归母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上升26.29%。海尔智家实现营业收入791.2亿元,同比增长10.06%;归母净利润54.9亿元,同比增长15.0% 。海信家电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8.38亿元,同比增长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4.89% 。
从市场布局来看,这些头部家电品牌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家电品牌的市场空间。在国内,紧抓政策机遇,积极响应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刺激消费者更换家电,促进产品销量增长。在海外,凭借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如海尔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自主品牌占比颇高 ,美的也在海外市场斩获颇丰。
在产品策略上,一方面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端产品占比,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节能家电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创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获取更高利润 。同时,通过供应链优化、生产效率提升等方式降低成本,也进一步增厚了利润空间。
线上渠道的崛起,也为品牌家电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空间。线上销售让品牌商减少中间环节,直接面向消费者,不仅降低了销售成本,还能快速获取市场反馈,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线上渠道份额占比进一步增大,成为品牌家电利润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线下经销商生意为何越来越难?
近年来,直播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家电销售格局。品牌方通过直播电商、社交平台等新兴渠道直接触达消费者,减少了传统经销环节的分成。2025年一季度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已达57.6%,直播电商虽仅占3%,却以更低成本实现精准营销。品牌方将节省的渠道成本转化为利润,进一步挤压了线下经销商的生存空间。
有观点认为,未来家电市场可能有60%以上的生意会在线上完成,线下占比或许不到40% 。以往依赖信息不对称获取高额产品差价的线下经销商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实体店进货价高于电商卖价的情况屡见不鲜,即便一些线下直营店由厂商直接供货,依然无法摆脱价格劣势。
而且,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年轻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购物,他们追求便捷、高效的购物方式,习惯在网上比较不同品牌、不同平台的产品价格和性能。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使得线下实体店的客流量大幅减少 。此外,家电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越来越重视线上渠道,将更多的资源和优惠政策向线上倾斜,这也进一步削弱了线下经销商的竞争力。
家电线下经销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未来将会有50%甚至更高比例的淘汰率,但这并不意味着线下渠道会完全消失。在一些县域市场和对售后服务、体验要求较高的产品领域,线下渠道仍有其存在的价值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家电行业的渠道变革,本质是“人货场”关系的重构。线下渠道不会完全消亡,但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然终结。未来,能存活下来的经销商必然是那些率先拥抱技术、深耕服务、灵活转型的“新物种”。#家电渠道#
来源:家电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