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论坛吸引了国内外200余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及茶行业从业者参与。与会人员围绕“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结合“澜沧江:世界茶文明的源头”论题,从遗产保护、考古学、古茶树、文化产业等多个视角展开交流,旨在阐释“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的内涵,揭示澜沧江的文明基因,将文
转自:经济日报
在云南普洱景迈山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两周年、学术界首次命名“茶马古道”三十五周年之际,2025年第五届景迈山论坛9月27日在普洱景迈山举办。
此次论坛吸引了国内外200余位各领域专家、学者及茶行业从业者参与。与会人员围绕“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结合“澜沧江:世界茶文明的源头”论题,从遗产保护、考古学、古茶树、文化产业等多个视角展开交流,旨在阐释“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的内涵,揭示澜沧江的文明基因,将文明理念与时代价值融合。
景迈山古茶林。管培利摄
普洱市委书记李庆元发表题为《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的主旨演讲,诠释了“茶藏古今・道通天下”的多维内涵,指出普洱茶历史与中国历史、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紧密相连,还提到“茶藏古今”蕴含的历史进程以及茶马古道的意义和“道通天下”的内涵,并表示普洱愿与各方共同守护、传承、利用景迈山,推动合作共赢。
主题演讲环节,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以《在文化“存异”中守护文明多样性》为题,阐述文化差异性及文明对话的基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围绕《大河文明视域下的普洱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展望》,分析澜沧江流域普洱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难点;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教授蓝增全以《古茶树:茶文明演进的活态见证》为主题,介绍澜沧江流域古茶树资源分布与保护措施。
圆桌对话环节,嘉宾聚焦“澜沧江的文明回响”,围绕“澜沧江流域的考古发现与实证”“茶马古道与文明传播路径”等话题交流。论坛期间,以“共护生态、共兴产业、共享价值”为核心理念的澜沧江流域产业联合体正式启动,首批发起单位代表参与启动仪式,该联合体旨在守护流域生态、传承文化、塑造区域品牌、推动产业协同升级。
据悉,作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承载千年农耕文明智慧,自2023年9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其活态价值受世界关注。此次论坛是对“三茶统筹”重要理念的实践,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普洱实践的行动。景迈山论坛自2018年首届举办至今已历经4届,始终致力于推动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本次论坛由《普洱》杂志社、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联合主办。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