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上,作为上海十五载构建“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实践的中坚力量,东华大学的“超时尚——人工智能与可持续时尚的多重未来”展区成为备受瞩目的“打卡热点”。展区内展示了“月壤成纤”“无氟安踏膜”以及会“发光”的汽车内饰等近3
在2025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上,作为上海十五载构建“世界设计之都”创新实践的中坚力量,东华大学的“超时尚——人工智能与可持续时尚的多重未来”展区成为备受瞩目的“打卡热点”。展区内展示了“月壤成纤”“无氟安踏膜”以及会“发光”的汽车内饰等近30件科技与时尚跨界融合的成果,令观众惊叹:“原来时尚与设计竟能如此‘硬核’。”
在展区中,“月壤成纤”技术展品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科研团队成功将月球土壤“点石成丝”,这一技术既可作为月球科研站的“建筑筋骨”,又能用于制作柔性舱体,将“太空梦”织入现实。不远处,嫦娥四号鹊桥天线金属网模型彰显实力,这项使中国跻身全球前列的技术,早已在“北斗”“天通”上大放异彩。
绿色低碳成果同样备受瞩目。“服装-服装”全生命周期循环再生技术,为旧衣服赋予了“新生”,全球首套3万吨级废旧聚酯纺织品连续熔体高效解聚及再生生产线成功破解了纺织废料难题。一件搭载“无氟安踏膜”的冲锋衣同样引人注目,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材料突破了传统防水透湿技术的局限,成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并率先实现量产的高性能无氟防水透湿材料项目。东华与蔻驰共创的包袋设计巧妙,利用旧物料拼出宋锦纹样,为循环时尚注入了“东方美”。
作为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重要合作伙伴和承办方,东华大学此次展览不仅展现了科技与时尚的前沿探索,更凸显了“设计为民”的价值追求。汽车座舱内饰能随触摸“吟诵国风光影”,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的面料,轻触动物爪印即发光并播放音乐;在VR嗅觉游戏中,老人挥挥手便能“闻”到花香,边玩边锻炼认知能力。此外,上海第二代综合杆、城市家具国标,都是东华为“人民城市”提供的贴心设计,使街道更整洁,让老人和残障人士出行更加便捷。
作为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建设的“合伙人”,东华大学凭借“设计+科技”和“时尚+科技”的硬实力,不仅将航天、低碳等大国需求落地,更让市民生活愈发美好。
除了展览,东华大学还在2025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举行了三场论坛:26日,“原源不断,生生不息”可持续时尚论坛紧扣“可持续”主题,聚焦绿色消费、绿色材料与循环经济;27日,“生生不息:设计驱动的生态・生产・生活新未来”科技与时尚智库论坛座无虚席,将“生态设计”的议题推向中央舞台;28日,第四届汉服创意与版权论坛聚焦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挖掘,通过版权保护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此外,东华还举行了“镜・界”超时尚秀,秀演以《镜・像》《梦・域》《光・耀》三幕展开,60套作品均出自东华新锐设计师与优秀毕业生之手,每一件都是文化与科技的结晶。
据悉,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设计+科技”与“时尚+科技”等学科创新综合优势,在集聚创新元素、培育设计人才、开展前瞻性研究、强化智库建设、加速产教融合等多个领域,与上海城市发展保持深度同频共振。学校汇聚设计精英,整合优质资源,持续对外输出卓越的产学研设计成果,为上海打造世界设计之都贡献“东华力量”与“东华智慧”。
来源:周到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