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晋祠镇山西工人晋祠疗养院(二期)施工现场发生惊险一幕:一名施工人员不慎坠入设备井,身体受伤无法活动,情况危急。
近日,晋祠镇山西工人晋祠疗养院(二期)施工现场发生惊险一幕:一名施工人员不慎坠入设备井,身体受伤无法活动,情况危急。
晋祠消防救援站接报后,立即携带专业装备赶往现场施救。
救援人员到达后,迅速勘查现场环境和被困者状况。发现该工人平躺井底,腰部受伤无法活动,一旁有工友协助。
救援人员随即准备好有毒气体探测仪、卷筒担架、纸板担架等设备。尝试使用安全吊带施救时,因被困人员无法坐起而受阻,随即改用卷筒担架进行包裹式捆绑固定。
救援过程中,指挥有序、配合默契,救援人员以平稳为首要原则,细心调整位置、妥善固定,防止对伤者造成二次伤害,最终顺利完成包裹作业。
随后,救援人员平稳抬出被困工人,现场待命的120医护人员迅速上前接应,双方无缝对接,共同将其转移至急救担架,确保及时接受专业救治。
事后了解,该工人是在作业时踩到无法承重的井口盖板,导致坠井。
消防救援人员结合此类因疏忽或防护不到位引发的工地事故案例,提醒施工单位及人员:作业前应预判环境风险,尽量两人以上协同作业,严格按安全规程操作,避免单独在危险区域施工。
此次事故虽成功处置,但也暴露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与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施工单位必须压实安全责任,定期排查井口盖板等关键部位隐患,加强人员安全培训;施工人员也要摒弃麻痹思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唯有从管理、意识、操作各环节共同发力,才能筑牢安全防线,真正防范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每一次成功的紧急救援,都值得我们为消防人员的英勇与专业点赞。
然而,掌声之后,我们更应聚焦于这场虚惊背后的“必然”因素——那片未能承受住踩踏的井口盖板,以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安全盲区。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它再次敲响了工地安全的警钟。
安全生产,从来不能寄托于侥幸。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绝不能停留在口号和文件上。
必须将管理落到实处,通过常态化、精细化的隐患排查,确保每一处盖板都牢固,每一个环节都合规。
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现场监督,筑牢制度防线。而对于每一位施工人员来说,安全意识即是保命意识,需时刻绷紧弦,遵守规程,对违规操作敢于说“不”,保护好自己也是守护工友。
生命只有一次,无法“火速救援”重来。
唯有将“安全第一”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压实各方责任,才能防患于未然,让类似的“惊险一幕”不再上演。这,才是对生命最高的尊重。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