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医学已经明确,有些病毒确实具有明确的致癌性,而且它们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我见过太多患者,病倒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被这些病毒悄悄缠上。
一个人查出癌症,家人往往第一时间从心理到行动都“隔离”了起来,说是怕传染。有人连筷子都不敢共用,甚至连住同一屋檐下都心里发毛。
癌症不是流感,但说它完全不具传染性,这话我说不出口。作为一名多年行医的中医内科医生,我必须讲明白:有些癌症背后,是病毒在推波助澜。
现代医学已经明确,有些病毒确实具有明确的致癌性,而且它们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我见过太多患者,病倒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被这些病毒悄悄缠上。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问题是,有些“邪气”,根本不是你能躲开的,它们潜藏于日常生活最不起眼的细节里。
最典型的,是乙肝病毒(HBV)。在中医理论中,肝主疏泄、藏血,肝气不调,百病生焉。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会逐渐消耗肝之正气,久而久之,形成慢性炎症-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一恶性链条。
现代医学早就证实,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的主要元凶之一,它通过血液、体液传播,甚至母婴传播。在我接诊的众多肝癌患者中,不少人年轻时就感染了乙肝,只是没当回事。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沉默杀手”——人乳头瘤病毒(HPV)。它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高危型HPV感染后长期存在,极易诱发细胞异型增生,进而发展为癌变。
中医认为“湿热下注”、“瘀毒内结”是妇科肿瘤的常见病机,而HPV正是这种“毒”的一种体现。我总是提醒女性朋友,HPV不是“风流病”,而是“常见病”,即便是规律生活、单一伴侣的人,也可能感染。
还有EB病毒,它的名字听起来陌生,但它与鼻咽癌、胃癌、淋巴瘤都有关。它潜伏在人体免疫系统中,一旦免疫力下降,就会伺机而动。
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EB病毒正是这种“邪气”,它不是偶然侵袭,而是“趁虚而入”。我曾遇过一个三十来岁的男性,鼻咽癌确诊前反复感冒、喉咙痛,大家都以为是上火,结果却是EB病毒在体内潜伏已久。
再说幽门螺杆菌(Hp),它是胃癌的重要致癌因素,传播方式更是日常而隐蔽——共餐、筷子、唾液。很多家庭几代人吃饭都在用公筷这件事上“拖拖拉拉”,结果一家三口胃病缠身。
中医讲“脾为后天之本”,幽门螺杆菌破坏的正是脾胃的运化之机。我诊治过的胃癌患者中,不少人年轻时就有慢性胃炎、胃溃疡,都是幽门螺杆菌反复作祟的结果。
还有一种让人“谈色变”的病毒——HIV(艾滋病毒)。虽然它本身不是直接致癌的病毒,但它破坏免疫系统的能力,使得人体对抗其他致癌病毒的能力大大下降。
比如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发病率显著增高。中医对HIV感染者的调治,强调“扶正祛邪”、“固本培元”,但更重要的,是尽早防范,避免让病毒有机可乘的通道。
还有两种病毒,可能你从没听说过: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前者虽在我国较少见,但在部分地区仍有报告,能引发T细胞白血病。
后者与乙肝类似,也能导致慢性肝炎乃至肝癌。中医对肝病的观察,历来讲究“辨病因、察病机”,这类病毒引发的慢性肝损伤,在舌脉上往往体现为“舌暗、苔腻、脉弦细”。
我常说,舌头是内脏的“晴雨表”,千万不要小看这面镜子。最后一种,是HPV的“兄弟”——Merkel细胞多瘤病毒(MCV)。它和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皮肤癌——Merkel细胞癌有关。
这类癌症发展迅速、转移早,中医称之为“毒瓦斯外袭、气血俱伤”,治疗极其棘手。我接触过一位老人,腿上长了个小疙瘩,不痛不痒,拖了几个月,结果一查就是晚期。
这八种病毒,虽各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性:都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且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
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染病,但它们的“传染性”却比你想象得更深远。中医讲“正不胜邪,则病生”,但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的“正气”早已不如从前。
我一直强调,中医不是迷信、不是保守,而是一个讲究“整体观”和“预防观”的系统医学。我们不能只等癌症来了才手忙脚乱,而是要从源头上阻断“邪气”的链条。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些病毒不过是“邪的载体”,真正决定你是否被它们击倒的,是你的“正气”——包括免疫力、生活习惯、情绪状态,乃至饮食作息。
生活中该怎么做?不是喊口号,而是得有章法、有策略、有细节。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患有乙肝,务必接种疫苗,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饭桌上,推广公筷公勺,不是讲卫生这么简单,而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
女性朋友定期做HPV筛查,哪怕没有任何症状,也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这些做法听起来琐碎,但正是这些“琐碎”,决定了你和病毒之间的距离。
从中医角度讲,日常调护也极为关键。养肝护脾,调畅气机,是我对多数患者的基本建议。
比如肝癌高风险人群,我常推荐黄芪、柴胡、茯苓、丹参等药材合理配伍,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减少病毒在体内繁殖的机会。
而对于女性常见的HPV感染,中医讲“肾虚则胞宫失养”,必要时还会结合女贞子、枸杞、当归等药材,调经养血,提升抵抗力。这些方子不是万能,但它们能做的,是为你的身体筑起一道更坚实的防线。
我不怕说重话——癌症不是天降横祸,而是很多细节的积累。病毒就在我们身边,它们有传播路径,有致癌机制,你若不理会,它就会趁虚而入。
我见过太多人,等到确诊那一天,才追悔莫及。那时再说“早知道”,意义已经不大了。
医学不是玄学,也不是宿命。我们要做的,是把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智慧结合起来,用古人的经验和现代的手段,为身体“守关”。这一关守住了,病毒来了也不过是“有来无回”。
出诊多年,我从未见过一个“毫无征兆”的癌症。它们都曾在身体里敲过警钟,只是人们没听见,或者没当回事。我希望你不是其中一个。
参考文献:
[1]李志刚,王海燕,陈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焦虑伴失眠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4,31(10):88-91.
[2]王玉林,张志强,刘红.从肝论治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23,29(15):123-126.
[3]周丽,李建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路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5,45(03):301-305.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来源:医路同行365